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建设项目拟审批项目公告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常德市鼎城区花溪路521号 邮编:415101
联系电话:0736-7385959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建设项目 |
建设地点 | 常德市鼎城区红云街道福广社区七组 |
建设单位 | 常德市鼎城区江南三加油站 |
环评机构 | 常德市奇正环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本项目设 4 个固定地下储油罐(SF 双层钢制卧式油罐),油罐总容量 140m3(柴油罐容积折半),分别为 0#柴油罐 1 个(40m3 1 个)、40m3 双层汽油罐 1 个(40m3 的 92#汽油罐2个、40m3 的 95#汽油罐),属于二级加油站。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项目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施工噪声、施工废气、生活垃圾,但总体来说产生量不大,且项目均采取了针对性的处置措施,项目施工期间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较为可行。因此,项目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并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对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①大气环境 本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为卸油、储存、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非甲烷总烃(以 VOCs表征)、汽车尾气和柴油发电机废气、食堂油烟废气、卫生间臭气等。 本项目采用地埋式储油罐,由于该罐密闭性较好,因此储油罐罐室内气温比较稳 定,受大气环境稳定影响较小,可减少油罐小呼吸蒸发损耗,延缓油品变质。根据预测软件计算得出项目无组织排放污染物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地面浓度为0.001967mg/m3 ,排放浓度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中附录 A 中表 A.1 厂区内无组织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本加油站建设地点站址开阔,空气流动良好,自然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加油车辆进出加油站时会排放汽车尾气,汽车尾气间断性产生,尽量缩短怠慢速时间,以减少汽车尾气的产生量,同时经绿化吸收和扩散后,对周边 空气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的柴油发电机仅在停电时临时使用,且使用频率较小,因此废气产生量很少。使用时柴油发电机废气通过发电机自带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处理 后经排烟管引至屋顶排放,项目食堂油烟废气通过安装油烟净化器经处理后废气中油烟排放量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l8483-2001)要求,并通过烟道楼顶排放,则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卫生间臭气通过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卫生间定时冲洗,加强通风设施及周边绿化,保持卫生间环境清洁,则对周边影响不大。 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运营期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②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有职工生活污水、司乘人员产生的废水、车辆清洗废水和地面清洗废水。 职工生活污水和司乘人员产生的废水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尾水外排至枉水;车辆清洗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地面清洗废水隔油沉淀、漂油处理后预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尾水外排至枉水;油罐清洗废水委托有资质的清洗单位进行清洗,清洗后清洗单位运走处置;初期雨水暂存于初期雨水收集池,经厂区内隔油池处理后用于厂区洒水降尘、绿化用水。 ③地下水环境 储油罐和输油管线的泄漏或渗漏时,措施不当,将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建设单位应采用加强级防腐处理、设置液位计、地下水观测井,油罐区做环氧树脂隔油层、加油站地面做好防渗处理等措施,确保地下水环境不被污染。 ④声环境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加油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以及加油车辆在进出加油站时产生的交通噪声。对设备采取安装减震垫、消声器,对车辆采取减速、禁鸣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2 类和 4 类标准,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⑤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油罐废油渣、含油手套及抹布、隔油沉淀池油泥等。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处置;油罐废油渣交由有资质的专业油罐清洗公司直接进行处理;隔油沉淀池油泥清掏后直接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含油手套及抹布暂存于固废间的收集桶内之后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原则,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均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和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三、环评综合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基本合理,采取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污染物经处理后均能实现达标排放或妥善处理,在认真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落实“三同时”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只要建设单位强化管理、落实“三同时”制度、确保达标排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