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结果反馈>详细内容

鼎城区政府网站关于老龄群体网络防谣防骗能力的问卷调查结果

来源:鼎城区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2023-04-16 11:29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4月16日,鼎城区政府网站结束了关于老龄群体网络防谣防骗能力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老龄群体网络防谣防骗能力。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网上调查共提供8道选择题。问题主要涉及老龄群体网络防谣防骗的能力。

二、调查结果

1、您的年龄?60-64岁(59.38%);65-69(34.38%);70-74岁(6.25%)

2、性别?男(68.75%);女(31.25%)

3、居住状况?独居(9.38%);福利部门机构居住(3.12%);与爱人同住(56.25%);与子女同住(31.25%)

4、健康状况?良好(84.38%);一般(15.62%)

5、您有使用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的习惯吗,频次如何?每天都使用(40.62%);一周2-3次(43.75%);一个月2-3次(15.62%)

6、您主要从哪些途径获取网络信息?微信、QQ、微博社交类App(11.90%);抖音、快手、视频类App(71.43%);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新闻资讯类App(16.67%)

7、您认为上当受骗的原因是什么?文化水平受限,上网经验不足(25.00%);存在“宁可信其有的心态”认为造成不了损失(34.62%);认为是正规平台(21.15%);出于分享心理(3.85%);炫耀个人消息灵通、权威(15.38%)

8、当您怀疑消息不实,怎么认证?登录中央新闻网站等其它权威平台求证(34.15%);向身边人求证(46.34%);搜寻专家意见(14.63%);利用互联网常用软件自行搜索(4.88%)

三、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反馈可看出当下老年人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能力偏低,移动自媒体平台散布各类谣言,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危害更大;为加强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能力建议子女要多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给予父母关心与陪伴;告诫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对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危言恐吓,一定做到不搭讪、不轻信、不贪图小便宜、多询问。遇到问题要及时和社区居委会联系,同时也可报警或与家人、朋友证实,千万不能轻信犯罪分子的谎言。

预防诈骗小知识:

1、不轻信:增强警惕性和主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因贪图小利而受到诈骗分子的蛊惑。

2、不泄露:妥善保管个人金融信息,养成良好的金融消费习惯,不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不随意转借身份证、银行卡,不随意丢弃刷卡单、取款凭条和信用卡对账单,不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网站链接。

3、不转账:不乱转账,涉及转账至陌生公司、单位、个人的,一定要提高警惕。

4、多求证:收到陌生短信、电话时,注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如是“熟人”,要通过其他方式核实信息真伪。接到"国家机构、运营商、航空公司、兑奖单位"电话或短信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伪。涉及银行卡、网银等问题,直接向银行客服咨询,不要拨打不明来源的咨询联系方式。一旦上当受骗,要注意保留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