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区长信箱 > 信件内容

信件内容

来信情况
信件标题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生活饮水保障的建议
来信人 李** 来信日期 2022-11-14
信件索引号 202200039
信件内容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尽管城镇化进程推动中国农村人口大批涌进城市,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虽然鼎城区部分乡镇大多实现集中供水,但是,水源大多来源于农村简易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配水管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水质达不到或很难达到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水质亟待提高。
公开状态 已公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办理结果
回复部门 区水利局 回复日期 2022-11-14
办理结果

李翠华委员:

您好!来件收悉,现将反映的情况回复如下:

我区农村饮水安全从2005年开始,经历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阶段,农村饮水安全从简单取水、供水到水处理工艺流程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2014年至2015年,市委、市政府把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作为“一号工程”来推进,区委、区政府更是作为“一号任务”来落实,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实现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十三五”阶段,我区共投入资金21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41处,35.03万人的饮水水质、水量、水压明显改善。 

当前,我区虽然实现了城乡饮水安全全覆盖,但受水源水质变化、早期投入不足、建设标准偏低等因素影响,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积极探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全面改善农村水厂设施落后、水质不稳定、供水不正常等一系列问题。我区因地制宜,努力打破城乡供水二元结构,尽可能地缩小农村饮用水管辖范围,对市城区规划范围500平方公里内的农村人口,全部纳入城市供水范围。2015年以来,我区江南城郊的斗姆湖街道、红云街道、郭家铺街道已经接入了鼎城区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供水,江北城郊的灌溪镇溪沿社区、岗市村、汤家坪村、中心桥村、兴发村也已陆续接入了常德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另外,为了解决西洞庭管理区、西湖管理区、鼎城区“三区”范围内乡镇地下水铁、锰、氨氮含量超标等水源性饮水不安全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三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由常德市自来水公司负责,采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模式,从市城区铺设供水专管向“三区”配给生活用水。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市直部门对接,请求将鼎城更多的区域纳入受益范围,最终确定鼎城区牛鼻滩、韩公渡等七个乡镇23万人受益。目前,“三区”农村供水工程已经完成招投标,正在由相关单位按程序推进,完工后鼎城区湖区乡镇将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提升供水水质。 

2.积极完善维修养护机制。2014年,我区通过公开竞选的方式组建了区振沁农村饮水维养站,按照“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方式承担全区农村水厂的维修养护与技术指导。2017年起,每年由区级财政和农村水厂各按照1.5元/人的标准落实维修养护资金(每年共217.48万元),用于水厂的维修养护。每年还向上级争取了一定数额的维修养护资金。目前,我区农村水厂基本解决了有人修、有钱修的问题。 

3.积极编制规划争取项目。根据全区供水工程现状、水源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我局编制了《鼎城区“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确定了“三区”安全饮水工程、沧山大水厂、城乡供水一体化、独立集中供水、小型或分散供水等五大供水片区规划思路。规划先对现有水厂进行改扩建,再分期分批推进大水厂建设,最终分片实行大小水厂并网运行,确保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管理专业化”的目标。我们已将鼎城区“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逐级上报至国家水利部,主动与省厅、市局对接,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待国家下达投资后可分期分批实施水厂扩容提质,改造升级。2020-2022年连续三年将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向上申报了政府专项债项目,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至今未获批,我局再次申报了2023年政府专项债项目。 

感谢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愿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鼎城区水利局

2022年11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