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归档时间:2022年01月10日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专题>历史专题>党史学习>详细内容

党史:进驻延安

来源:鼎级传媒 发布时间:2021-06-07 10:26 浏览次数: 【字体:

1937年1月10日,一支身穿黑色棉衣、头顶红星的队伍,迎着凛冽的寒风,翻山越岭、风尘仆仆地从保安奔赴延安。这支队伍就是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率领的中央机关工作人员.....

时间倒退到一个月前,“西安事变”后,东北军撤离延安向西安一带集中。按照与东北军达成的协议,由工农红军接管延安。但这时,延安还是由国民党地方民团和县府保安队等千余人据守着。周恩来在1936年12月15日赴西安商谈国事的前一天,指示有关同志与国民党县府官员谈判,争取尽可能和平解放延安,如果不行,再由部队解决。12月17日,江华率领红一团进驻延安,接管了县府,并很快组成以王观澜、江华为首的工作委员会,王观澜任书记,江华任延安城防司令兼政治委员。1937年1月初,中央警卫团团长黄霖带领警卫部队到延安,为党中央进驻延安做准备。

这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还在保安。12月底的一天晚上,毛泽东写好了《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刚搁下笔,见警卫员进来送开水,就嘱咐他说:“你们几个都把东西收拾好,借老乡的东西要还清,损坏的要赔偿,我们再过几天就要搬家了。”警卫员问:“主席,往哪里搬呀?”毛泽东说:“往陕北最大的城市搬,那里有汽车、飞机场、商店,总比保安大多了,好多了。”警卫员猜出来了,问毛泽东:“我们是不是要搬到延安去?”毛泽东笑着说:“你猜对了,我们就是要搬到延安去。”

1937年1月10日,保安的乡亲们都来给毛泽东送行,毛泽东亲切地对乡亲们说:“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离开这里,迁到延安去。到延安去,是为了迎接新的战斗。”这一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前来欢送的乡亲们,离开住了6个月的保安,向延安出发了......

毛泽东等经过4天的长途行军,1月13日到达延安。快要进城的时候,毛泽东对周围的同志们说:“延安,在陕北来说,是个大地方,是陕北的大城市。过去延安一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现在刚刚解放不久,群众还不了解我们,我们一定要很好地联系群众,要注意群众纪律,要对群众多做宣传工作。”

这一天,延安人民听说毛主席来了,都纷纷聚到大路两旁,有红军指战员、机关干部、学生、城乡群众,还有从四乡赶来的赤卫军和甘泉、富县的群众代表。欢迎的人群从北门一直排到数里外的大砭沟口。大家高举着五颜六色的三角形旗帜,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中国共产党万岁”“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下午2点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经延安西北川,沿杨家湾、兰家坪、杨家岭小路而下。各界代表立即跑向前去迎接。毛泽东同代表们一一握手问好!这时,有一位代表牵来一匹头扎红布大花球、脖子上系着锃光发亮的铜铃铛的高头大马,请毛主席骑马过河。毛泽东感谢延安人民的盛情,谢绝了骑马,同代表们一起走下河岸,踏着坚冰,走过河去。他和蔼亲切地和代表们肩并着肩,边走边谈。他关切地询问了延安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又问到各革命团体开展工作的情况。当毛泽东等走到大砭沟口时,沿路两旁响起了锣鼓声、唢呐声和鞭炮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微笑着,频频向群众点头挥手。欢迎的群众见毛泽东走来,沸腾了,个个欢腾雀跃,欢呼声、口号声和歌唱声响成一片。在延安人民的欢呼声中,在延安各界代表的簇拥下,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从北门跨进了延安城。

从此,延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心、照耀中华民族前进的灯塔,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在延安期间,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的土窑洞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延安土窑洞的灯火如同擎天火炬映红了大江南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