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幼苗期病虫防治及育苗技术意见
棉花幼苗期病虫防治及播种育苗是棉花生产的第一关键,棉花苗期的多种病虫害与种子和土壤带菌及天气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搞好棉花育苗过程的病虫防治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是全年棉花生产保面积、争季节、促早发、夺高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求棉农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选苗床 苗床位置应选择无病菌的新地方做营养钵苗床。在先年冬季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和靠近棉田的地方做苗床,开沟抬高苗床防渍水,苗床面积与大田面积比例为1:15,苗床宽约1.2米。
2、培好制钵土壤 搞好土壤的“三消毒”,在备土时、制钵前、播种覆土后分别用250倍多菌灵溶液均匀施于苗床营养钵、盖土上。在制钵前15-20天,将苗床土壤挖松每10平方米苗床施优质土杂肥45公斤,腐熟人畜粪水约60公斤,氯化钾0.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或施相应养分量的复合肥棉花苗床专用肥,浅锄将肥土混匀,用薄膜覆盖备用,
3、种子处理 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品种的F1代包衣精棉种,选除空、瘪、烂、破、虫伤、霉等棉籽,播种前抢晴天晒种1天(不可在水泥地上曝晒),以达到响籽或手握棉籽摇动有响声为度,以提高种子活力。
4、适时播种及播后管理 为确保全苗,应抢在4月中旬的几天晴朗天气及时播种,采取湿钵、干籽、湿沙(细土)播种,每钵1粒籽,盖土2厘米并拍紧。播种后立即架拱覆盖薄膜,播种至出苗之前,膜内以保温保湿为主,严格密封。出苗至第一片真叶前膜内保温在20-30度,重点是保温散湿,白天揭膜两头,晴天也可昼揭夜盖,2片真叶时晴天昼揭夜盖渐至昼夜揭膜练苗,阴雨天盖膜两头通气,3片真叶后昼夜揭膜,但寒潮期要盖膜,做到苗床不见“天水”,“苗不移栽,膜不离床”。
5、药剂防治 苗床期主要防治好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出苗到齐第一片真叶期可喷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硫酸铜0.5:生石灰1:水100),现真叶后可施20%甲基立枯灵3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周1次,共2-3次。移栽前3-5天施药1次,做到带药下田,棉苗出现第一片真叶前喷1次壮苗素,移栽前一天喷一次4000倍“802”助壮素,既有利于取苗又能促进根系生长。棉苗出现蚜虫、蓟马等害虫时,用蚜虱净来防治,做到带药带肥下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