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鼎城区政府办:扶贫攻坚办实事 点村旧貌焕新颜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26 09:02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改变贫困落后地区的面貌,2013,鼎城区派出了98个单位分赴全区38个点村,开展新一轮的扶贫工作,坚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如今两年时间过去了,扶贫点村发生了哪些变化?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扶贫雨露润点村》,带您感受扶贫点村发生的可喜变化。自联系蒿子港镇仁和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 鼎城区政府办带着感情下乡,立足村情扶贫,为点村发展搭桥铺路,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仁和村位于蒿子港镇北边,临澧水,面积1600亩,辖8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987人,其中党员34人,特困户29户。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是全镇的困难村。2013年,仁和村被确定为区政府办联系扶贫点村,区政府办牵头,和编办、地税局三家单位组成扶贫工作组进驻点村后,全体成员深入村组,走访老干部、老党员、种养大户、普通群众等,全面了解点村村情村貌、产业状况,倾听群众呼声。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完善的村级工作规划。

    村支两委是引导村民致富的“火车头”。针对村里经济基础薄弱,村级组织公信力不高的实际,扶贫工作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村级干部、党员进行了培训,并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先进村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增强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四议两公开”,设立了村民服务中心,通过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真正做到了村里事事有人管,干部处处有监督。

    结合点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扶贫工作组配合党委政府多方呼吁,通过引进项目等多种形式,共筹集各项资金900多万元,用于路、桥、村部、旧房改造、卫生改厕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6万元修建了2.2公里村级公路,投入35万元完成了村部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集办公室、卫生室、会议室、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对青茅港进行了综合整治,修建了集村民娱乐、观光于一体的休闲长廊,形成了协调统一“路”“水”“园”景观。

    只有增强技能,发展产业,才能让百姓真正摆脱贫穷,走上致富路。扶贫工作组把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帮助村里制定了“传统产业不能丢、创新产业保增收”的产业调整思路,实行棉花套种、发展特色种植、引导外出务工和壮大村级经济的方式,想方设法助村民奔小康。目前依托两个专业合作社,土地有效流转达200亩,引进的小型玻璃加工建成即将投产运行。道路平坦了、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裕了,在工作组进驻点村的一年中,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村里的发展变化。

    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工作组扶贫攻坚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2015年政府办将继续立足村情,与村民一道,共谋点村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