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召开2015归侨侨眷中秋座谈会(问题稿件)
9月25日,鼎城区归侨侨眷迎中秋座谈会,在区政府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由区侨联主席周茜主持,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刘运华、副区长熊辉、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董宏志、区政协相关负责人、区侨办老领导、老前辈、归侨侨眷及侨资企业家代表等50余人参会。
副区长熊辉代表区委、区政府致辞,全面介绍了2015年上半年鼎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向鼎城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致以节日的祝福。
熊辉特别介绍了鼎城区委区政府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民生、保发展的有关情况:工资、福利有保障;教育硬件投入过亿元,医疗设施大幅改善,将从根本上解决80万人民就医难、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区外侨办主任杨友莲详细介绍了外侨旅办2015年以来在外事、侨务和旅游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她说,外事、侨务和旅游工作有地位、有成效,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委统战部的关心支持分不开,与侨务工作老前辈打下的基础分不开,也与广大归侨侨眷的出色表现分不开。像爱尔兰归国留学生曾义的茶叶走出了国门;胡仕刚的管桩建材在常德唯此一家,引领建筑技术革命;张惟鹏的张家山庄,是鼎城最好的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点,把西方的餐饮与中国的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常德吹起了一阵新风。
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刘运华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侨联是广大归侨侨眷的家,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大家聚集在一起,共话家常,倍觉亲切。特别是会前交谈,大家对区里的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干部作风都很关心,非常难得。他对广大归侨侨眷和侨务工作提了四条建议:一要多提建议。多接触亲朋,多深入小区调查研究,给区委、政府、侨办提一些合理化建议。二要多引荐。大家都有海外关系,要发挥所能,引进人才、外资、项目,包括国外先进的管理、建设、发展经验,也可供鼎城参考、借鉴。三要常联系,要将归侨侨眷组织起来,多开展一些活动,体现组织温暖。四要养好生、养好身、养好心、顾好家,让年轻的事业有成,年老的健康长寿。
刘运华的讲话,引起了在座者的热烈共鸣。区外侨办原主任老前辈康国初动情地说:他说:“昨天接了三个邀请,诗词学会、老年大学、侨联,都是今天有活动,但我选择了这里,因为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是鼎城的一个老侨务工作者。”康国初对外侨旅办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外侨旅办的工作有几点值得肯定。一是方向明确。侨务,为鼎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扣住了鼎城发展的战略方向。二是敢于担当。三块牌子,一套人马,5个人,除了侨务之外,还要让‘五朵金花’灿烂地开放,不付出辛劳,没有担当是不可能的。三是善于创新。不仅改造了乡村的客观世界,还创造了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四是根基扎得牢。牢牢地把根扎在了乡村,扎进了农家。”
老侨眷姚启勋深有感触地说:“每参加一次娘家的会,都得到一次温暖,受到一次教育。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都如此,社会会更好。”
老归侨张光国以自己一生的经历以及近年多次出国的感受,讲述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共鸣:“国家强大了,走出去都扬眉吐气。”
侨资企业家胡仕刚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办企业的酸甜苦辣,副区长熊辉以《大清相国》的故事,让胡仕刚辩证的看待一些困难和问题,并相信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与会归侨侨眷代表还就建立归侨侨眷联络平台、优化侨务服务等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区外侨办主任杨友莲表示,所有建议都打收条,并将逐项落实,努力让外事侨务旅游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审核:罗漾
签发:罗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