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农机局:让支部建在村里 把党员带到田里
“机子都有,就是师傅真的忙,都排到29号了……”近几天里,站在水稻直播大田的田坎上,把水稻机播首次带到鼎城的“引路人”——鼎城区中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肖中有一脸焦急。
理事长肖中友是鼎城区农机协会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此刻,他看着一台水稻直播机在平整的大田里来回穿梭,身后留下一行行排列整齐、播撒均匀的种谷,欣慰的说:“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党员尤其要带好这个头。这一台水稻机械直播机一个小时就可以直播10亩以上,不仅省去了育秧、运秧环节,技术操作得当的话,还能高产稳产。”今年,他的合作社机播了760亩的中稻,另外周边农户还有上千亩的“订单”请他帮忙。肖中友还十分注重创建品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优质有机大米通过包装和市场宣传远销香港等地,价格是普通大米5倍,甚至更高。
“党员光想着自己不行,要带动老百姓一起致富才算本事”。石公桥镇益民合作社理事长方明华同样也是协会的一名党员。早在2016年,他的合作社就吸纳了10户贫困户手中的50万扶贫贷款,每年按照8%到10%为贫困户进行保底分红,不让贫困户承担任何风险。贫困户还可以优先到合作社务工创收,当年就帮助29个贫困户成功脱贫。
“连收带种,农机合作社都给我管完啦?双抢时再阴天下雨也不害怕啦”、“自从我家参加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不仅使我丈夫能安心在外打工,而且我家也分到了红利,真是一举两得。”在韩公渡镇英湖村,我们常常听到这样掏心摸肺的话,村民都一口同声感谢他们的“带头人”——鼎城区农机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金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国教。“今年开春,我们提前与群众签订代收、代种、代耕、代管作业合同500余份4000多亩,实行耕种收一体化作业,这样避免了机手找不到地块,农民找不到机械的矛盾,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而且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再不用打工、种田两头忙,更安心、更放心在外打工,增加了打工收入。”
“协会+支部,让支部建在了村里,把党员带到了田里”。目前,鼎城区农机协会已经吸纳全区11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入会,其支部更是吸收了56名农村党员活跃在全区的每一片土地上。他们不仅掌握了适合农村新形势的示范、引导、服务的工作方法,还不断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群众感觉“跟着协会干,农民有钱赚”,“紧跟支部走,致富不用愁”,对党组织的理解增加了,信任增强了,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带动力不断提高。
来源:鼎城区农机局 胡伟
审核:罗漾
签发:罗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