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 鼎城巾帼志愿者贡献“半边天力量”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鼎城区各级妇联的广泛发动和精心组织下,全区区、乡、村三级300多支巾帼志愿者近1500名巾帼志愿者,在宣传引导、组织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主动作为,在鼎城城乡各个角落都留下她们忙碌的身影和坚实的脚印,为抗击疫情贡献“半边天”力量。
发出倡议,组织动员
面对疫情,鼎城区妇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在第一时间1月25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各基层妇联执委微信群、张贴宣传海报等平台或方式,向全区广大家庭和妇女姐妹们发出倡议,号召全区广大家庭和妇女上下一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鉴于全区医疗等物资库存紧张的现状,区妇联还发动广大女性和女性社团组织积极行动,奉献爱心、捐款赠物。区旗袍文化协会志愿者近800名会员踊跃捐款,共募集资金31010元捐助一线;区优秀女企业家、市第七次妇代会代表、源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总经理李红,为防疫志愿者们送上400盒自热米粉; 区最美创业女性、市第七次妇代会代表李丹为一线医护代表及家属捐赠200斤蔬菜;区妇联执委彭菊华为医护人员及家属捐赠米油等慰问物资;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永安小学校长陈慧为全校师生发送了题为《让我们赴一场春暖花开的约会》,给予广大家庭及儿童给予正能量,达到从小家做起,从孩子做起,正视疫情,从容面对,心理疏导的目的……
上门宣传,坚守一线
面对疫情,鼎城巾帼志愿者们积极行动,用巾帼力量为鼎城疫情防控阻击战撑起了“半边天”。全区各级“妇联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真正做到了冲锋在前。她们抛下妻子、女儿、妈妈的身份,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上门到户发放宣传资料、为群众测体温、在村口路口守卡劝导都有她们孜孜不倦的身影。镇德桥镇妇联主席吴虹青、郭家铺街道妇联主席彭艳芬、花岩溪镇妇联副主席熊瑛,只能每天抽空和孩子们视频寥寥数语,她们既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是大家的“妈妈”,更是干群眼中的“暖心人”“巾帼英雄”。石板滩镇妇联发挥志愿者特长,组建疫情防控心理咨询行动小组,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居家隔离的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心理疏导、缓解情绪压力。周家店镇妇联、石板滩镇妇联发挥本土文化特色,编写原创文艺作品,助力疫情防控,起到良好寓教于乐、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
众志成城,志愿抗疫
面对疫情,全区各行各业的巾帼志愿者们团结起来,尽己所能,全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战场。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廖玫芬,积极响应区妇联组织的“抗疫护心驿站”活动,担任心理支持热线的咨询师,自2月每天以朋友圈为载体,通过“鼎城姐妹”微信公众号每天发布一个心理减压方法,帮助民众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健康的心态、戴上预防疫情的“心理口罩”。“要用自己所长、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说。在她的主导下,1月28日,花岩溪管理处疫情防控心理咨询室挂牌成立,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约定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为咨询服务时间,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在韩公渡镇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老妈妈巾帼志愿者”服务队,65岁的李腊春、70岁的宋力群、65岁的唐九妹……她们是一群女村医,每天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忙碌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她们每天接触高危人群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唯一的“武器”是一面口罩。中河口镇各个村社的巾帼志愿者们组成“妇女先锋队”,自发加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们有的是自愿取消休假的村组干部、有的是退休离职的老党员、有的是放假在家的大学生,有的是务工返乡的年轻妈妈,她们一同构成了这支活跃在防疫一线的巾帼志愿者队伍,坚守在交通路口替来往行人检测体温,劝返来往车辆,或是走村串户宣传排查,提醒群众在疫情期间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勤洗手、多通风,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区“三八”红旗集体石板滩镇渐安艺术团在团长黄爱华的带领下14名成员向镇党委、政府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到农商行设岗为办理业务的群众义务测体温、做宣传,她们用温暖人心的志愿服务传递真诚、善意和美德。为助力复工复产,常德三美生态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迫切希望把基地滞销的蔬菜全部捐赠企业。得知这一信息后,区妇联、韩公渡镇妇联、常德三美生态种植有限公司很快达成一致,把蔬菜捐赠给常德高新区,但疫情期间,用人用工成为难题,为了将新鲜的蔬菜送到高新区,韩公渡镇妇联迅速组织20个村(社)妇联100余名巾帼志愿者帮助采摘蔬菜。经过志愿者的辛勤劳动,6个多小时,30000余斤(17.5吨)蔬菜装车完毕,当日运往常德高新区,同时带去企业和志愿者的爱和温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