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传承革命精神 耕耘红色沃土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鼎城区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党员干部近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忠诚信仰和磅礴伟力,同时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实践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鼎城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中国译介马克思主义第一人赵必振纪念馆,“湘西北地区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常德地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踏水桥支部等。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鼎城区利用全区6600个“村村响”广播,将党史知识传播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和生产生活两不误;创作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常德丝弦、花鼓戏、渔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在全区各个乡镇展演;全区4万名党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送农资、送技术、送服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助力全区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鼎城区草坪镇作为湘鄂西“文甲起义”的策源地,吸引了不少党员前来瞻仰、学习。为响应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9月10日,常德文甲区农民发动起义,在戴修文、徐炳初、潘振武等共产党员的带领下,300多名青壮年农民组成农民起义军,一举捣毁了反动区公所,击毙了团防大队长,没收了当地土豪劣绅的财产。这次起义打响了湘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湘西北革命斗争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坪镇枫林口村村部旁的近百亩田地,是全村地势最高、灌溉条件最差的地方,同村其他地方可以种上双季稻,到这里种一季稻收成都不如人意,前些年甚至出现了抛荒的情况。当地村支两委曾带来客商考察,想在这里种植中草药材,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但不少村民对此表示怀疑。
草坪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往田间地头,与周边村民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担忧和顾虑;以“屋场会”的形式,不断与村民沟通交流,给出合理化建议。并与村民签订合同,确保村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和产业分红,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和机耕道建设投入,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现在,这片田地种上了决明子、玄参、葛根等中草药材。全村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新栽了油茶林1400多亩,黄桃100多亩,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