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关于“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问题(省编号28)整改情况公示
根据湖南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湘突环改办函〔2019〕16号)和常德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中央、省级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的有关要求,现对“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反馈问题(省编号28):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指出: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产量居全国前列,农药、化肥施用量大,面源污染突出。其中,洞庭湖区岳阳、常德、益阳三市种植业总氮、总磷排放量分别占湖区排放总量的19.5%、25.8%,是洞庭湖水质总磷浓度超出规划水质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市布置化肥减量年度工作时,不严不实,敷衍了事,为应对国家有关要求,仅做表面文章,在编造数据上下功夫。三市农业农村部门普遍默认市场流通的复合肥即为配方肥,鲜有开展按需配方工作。常德市汉寿县甚至临时编造虚假台账应付督察组。益阳沅江市上报称,通过减少水稻、油菜等种植面积,实现减量2200吨,但现场核查发现,实际种植面积不降反增,水稻和油菜种植面积各增加约5万亩。
整改目标:
完成《2021年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和农业农村部下达的2021年化肥减量目标任务,洞庭湖区三市补充完成化肥使用总量2020年比2015年减少10%的目标任务。完成农药减量0.8%的目标任务。洞庭湖区三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其他市州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建立健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台账。
整改措施:
1.制定印发农药、化肥减量工作方案。制定印发2021年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细化各项措施,完成《2021年湖南省深入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方案》和农业农村部下达的2021年度农药、化肥减量目标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化肥使用总量2020年比2015年减少的相关目标任务。
2.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统防统治,2021年全区实施面积106.0万亩。支持3家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应急防控,实施面积4.2万亩。新建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4个,带动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能力和水平。
3.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结合我区产业布局,开展“水稻病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整合整区推进示范”项目建设,示范推广农业防治(翻耕深水灭蛹、统一种植模式等)、二化螟性诱、灯诱防控、食诱和科学用药等5项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带动全区绿色防控,促进农药减量。
4.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抓好测土、配方等基础性工作,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与施肥推荐配方,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地。2021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220万亩次。
5.开展农企合作,引导肥料生产企业生产当地主要作物专用配方肥。鼓励支持肥料生产企业开展农企合作,为种植者提供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引导农民在水稻上开展机械精量施肥,在果菜茶上开展化肥条施沟施和水肥一体化,减少种植业总氮、总磷的排放。
6.开展宣传培训。举办农技大讲堂,培训绿色防控、农药、化肥减量等技术和措施。全区分级分期分批开展对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训,大力推广农药、化肥减量技术措施。强化种植者科学施肥理念,重点培训对象是监测点农户、三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资经销商等。 大力推广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提升科学施肥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咨询服务。
7.全面核查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建立种植结构调整统计调查台账。
8.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创建。创建2个示范片,大力推进配方肥推广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机械精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畜禽粪污堆沤等化肥减量技术措施落地。
9.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大田监测点的土样采集分析化验、施肥情况调查、样本点信息采集等工作任务。
10.加强田间试验。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要求,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肥效、化肥利用率及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为优化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提供支撑。2021年完成田间试验5个。
11.开展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每年年底,围绕水稻、油菜、水果、蔬菜、茶叶等主要农作物,调查不少于45户,即随机调查3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3个村,每个村调查5个农户,调查表格及时整理归档,全面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情况和农户满意度情况,为优化科学施肥,优化肥料配方奠定基础。
12.配合开展责任追究调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主体责任单位: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
牵头督导单位: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督导单位: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整改完成情况:
1.制定工作方案,强化行政推动。鼎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化肥减量问题整改工作,区委书记朱金平亲自调度部署,要求正视问题、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组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学习。2021年4月30日,区政府召开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化肥减量整改工作,区政府成立了化肥农药减量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化肥减量整改方案;区政府陈远区长、杨成副区长多次组织各乡镇长召开化肥减量整改工作会议,落实和加强乡镇工作责任。2021年6月10日,鼎城区委、区政府发布了《常德市鼎城区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洞庭湖区化肥减量数据虚假失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同时成立了区落实中央环保督查化肥减量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朱金平,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陈远任组长,区委副书记王时雨,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雷建国任常务副组长,各乡镇(街道)相应成立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7月21日,区农业农村局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落实各项工作。2022年2月18日,按照上级要求,鼎城区委、区政府制定了《鼎城区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鼎城区将化肥减量问题整改纳入全区重点工作督查内容。2021年5月中旬,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化肥减量问题整改情况督导。10月中旬,区委督查室联合区政府督查室、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区统计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化肥减量问题整改情况督导。2022年3月,区农业农村局印发《2022年常德市鼎城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2022年鼎城区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区农业农村局分组开展化肥减量和绿肥生产考评。
2.完成化肥、农药减量目标任务。2021年5月1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乡镇农经站长召开化肥减量整改工作推进会,并进行施肥调查和统计技术培训。全区建立160个监测点,树立监测点标志牌。对监测点农户进施肥跟踪调查,并以此为基础设立若干个样点农户,调查全区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情况,建立化肥施用台账。6月17日和7月16日,区政府分别召开了乡镇长化肥减量工作推进会议。8月6日,区农业农村局制定了《2021年度常德市鼎城区化肥减量工作方案》。各方案均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8月25日,区委农办下达秋冬农业生产实施方案,明确绿肥生产任务。8月27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乡镇召开化肥减量工作推进会议,布置绿肥生产工作。9月6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鼎城区2021年度绿肥生产实施方案》的通知,分解落实绿肥播种面积24万亩。9月14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绿肥生产的通知》,压实乡镇责任。10月19日,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了乡镇化肥减量整改工作和绿肥生产督查工作部署会议。10月20日,区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区主要农资经营主体化肥减量技术培训班。10月28日,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了各乡镇农综站统计调查人员化肥减量统计培训和工作调度会议。11月20日-11月24日,区农业和统计部门联合开展了监测点和样本点农户施肥调查情况核查。2021年12月,统计部门已完成化肥、农药使用量数据统计,2020年、2021年全区化肥使用实物量分别为20.0609万吨、18.9594万吨,2020年、2021年化肥使用折纯量分别为5.6485、5.3241万吨,2021年比2020年减少化肥使用折纯量0.3244万吨,已完成下达的化肥减量目标任务。2021年全区已完成农药减量0.8%的目标任务。
3.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2021年全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6.8万亩,较2020年(103.5万亩)增长3.3万亩,增长幅度3.19%。支持3家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应急防控,计划实施4.2万亩,实际完成4.83万亩。新建石公桥、周家店、谢家铺、韩公渡立新4个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4个,并通过省植保植检站验收。
4.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为引领,实施了“水稻病虫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整合整区推进示范”项目,以石公桥镇、镇德桥镇2个核心示范区为重点,落实绿色防控技术示范5项:农业防治(翻耕深水灭蛹、统一种植模式等)、二化螟性诱、灯诱防控、食诱和科学用药等。
5.扎实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地。2021年按照每年600至1000亩一个土样的标准采集土样,在完成省定计划土样的基础上,不足部分由“三调”耕地质量评价土样、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评价土样和大田监测点土样等补充完善,完成土样采样检测1590个,充实更新基础数据库。做实按需配方工作。优化作物施肥配方。2021年3月,根据上年的土壤化验、田间肥效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等数据,区农业农村局分区域、分作物研究分析和调整施肥配方,优化施肥方案,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与施肥推荐配方。2021年10月18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油菜配方肥配方专家会议,开展农作物专用配方肥配方工作。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乡镇组织100名技术人员,成立化肥减量技术服务指导组,技术人员在农作物施肥关键时节多次下乡指导乡镇、农户合理施肥。通过向大户群发技术短信微信等多种宣传手段,指导农户查询科学施肥方案。2021年向种植户全面发放“鼎城区化肥减量技术明白卡16.1万份,累计向1.3万个种植主体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施肥建议卡2.23万份,推广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5413台次,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246.13万亩次,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
6.开展农企合作。2021年10月24日鼎城区农业农村局遴选油菜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1家,全区累计有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3家,签订配方肥销售协议企业1家,通过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销售将配方肥推广至全区。区农业农村局通过开展农资经营主体培训,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和宣传挂图,配方肥生产和销售企业在全区各配方肥供应点树立配方肥服务农企合作标牌,张贴和发放技术资料,指导农户和肥料经销商安装使用“湖南配方施肥”手机APP,指导农户按方购肥,科学施肥。引导农民在水稻上开展机械精量施肥试验,在水果蔬菜上开展化肥条施沟施和水肥一体化,减少种植业化肥施用量。
7.开展宣传培训。全区通过举办集中培训班,培训绿色防控、农药、化肥减量等技术和措施。2021年区级对乡镇农技人员开展了多次技术培训。区农业农村局委托第三方对每个乡镇施肥监测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资经营主体开展化肥减量技术培训21场次,累计培训1650人次。向种植户全面发放“鼎城区化肥减量技术明白卡16.1万份,发布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病虫情报》10期30余万份。在所有乡镇和农业行政村张贴“鼎城区化肥减量技术信息公示栏”,宣传测土配施肥等化肥减量技术,公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向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大户推广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公布技术咨询电话, 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咨询服务。
8.全面核查种植结构调整情况。通过分乡镇开展种植结构调整调查,对双季水稻改为“稻+”等主要种植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对全区2021年与202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面积进行了统计,建立了2021年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台账。
9.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2021年,鼎城区创建了晚稻和油菜2个化肥减量示范片,制定了化肥减量示范方案,设置了对比丘,进行了测产验收。督促各乡镇结合粮棉油高产创建,同步创建乡镇化肥减量示范点。通过指导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大力推进配方肥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机械精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畜禽粪污堆沤等化肥减量技术措施落地和示范工作。
10.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大田监测点的土样采集分析化验、施肥情况调查、样本点信息采集等工作任务。区农业农村局采购第三方公司开展采样检测,乡镇开展施肥情况调查、样本点信息采集,已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11.加强田间试验。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要求,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肥效、化肥利用率及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为优化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提供支撑。2021年布置并完成田间试验5个。
12.开展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2021年12月已按要求开展45户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格及时整理归档,全面掌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情况和农户满意度情况,为优化科学施肥,优化肥料配方奠定基础。
13.配合开展责任追究调查。配合开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鼎城区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印发的《常德市鼎城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和《区直及驻区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责任,通报情况,年度内没有问责、追责的情况。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区农业农村局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2年4月7日- 4月11日
受理部门: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736-7701783
联系地址:常德市武陵区紫菱路1099号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4月7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