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发展和改革局2022年新收购早籼稻质量调查报告
为加强粮食监测预警,指导粮食企业收购粮食、有效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全面掌握我区新收购粮食质量和品质状况,根据《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和《常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常德市收购中籼稻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区发改局组织开展全区2022年新收购早籼稻谷质量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样品采样情况
全区共采集新收购早籼稻质量调查样本106份,样本采集以自然村为单位,覆盖全区18个乡(镇)100多个自然村,涉及10多个品种。
采集样本显示:我区2022年早籼稻种植品种主要有87早、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45、浙福7号、中嘉早17号、中早39、中早35、中早32等。此次采集较多的早籼稻品种有87早、湘早籼系列。
二、样品检测情况
按照现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GB 1350-2009《稻谷》,对106份样品中抽取44份样本进行质量检测与判定,共获得660个检测数据。
出糙率:平均值为76.58%,检测最高值为79.3%,最低值为75.3%,达到三等及以上样本为44份,占总采集样本的100%。(见表1)
表1:质量等级情况
样品等级 | 样品数量(份) | 占比(%) |
一等(出糙率≥79%) | 1 | 2.27 |
二等(出糙率≥77%) | 15 | 34.09 |
三等(出糙率≥75%) | 28 | 63.64 |
三等以下(出糙率<75%) | 0 | 0 |
整精米率:平均值为47.82%,检测最高值为63.2%,最低值为34.3%,达到三等及以上(整精米率≥44%)样本为37份,占总采集样本的84.1%,整精米率<38%的样本为2份,占总采集样本的4.5%。(见表2)
表2:整精米率情况
样品等级 | 样品数量(份) | 占比(%) |
一等(整精米率≥50%) | 10 | 22.73 |
二等(整精米率≥47%) | 9 | 20.45 |
三等(整精米率≥44%) | 18 | 40.91 |
四等(整精米率≥41%) | 4 | 9.09 |
五等(整精米率≥38%) | 1 | 2.27 |
等外(整精米率<38%) | 2 | 4.55 |
水分:平均值为12.49%,检测最高值为14.4%,最低值为10.1%。
不完善粒总量:平均值为3.8%,检测最高值为5.6%,最低值为0.7%。
未熟粒:平均值为2.6%,检测最高值为4.6%,最低值为0.3%。
虫蚀粒:所有样本均未检出虫蚀粒。
病斑粒:平均值为0.98%,检测最高值为2.3%,最低值为0.1%。
生霉粒:所有样本均未检出生霉粒。
生芽粒:平均值为0.2%,检测最高值为1.8%,最低值为0.0%。
谷外糙米:平均值为0.4%,检测最高值为2.5%,最低值为0.0%。
黄粒米:所有样本均未检出黄粒米。
色泽气味:所有样本经检测色泽气味均为正常。
直链淀粉:平均值为24.02%,检测最高值为28.7%,检测最低值为16.1%。
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10.42%,检测最高值为11.8%,检测最低值为8.4%。
三、质量调查分析
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2022年度新收购早籼稻整体质量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出糙率平均值为76.58%,平均值与2021年相比下降0.32%;达到三等及以上样本为44份,占总采集样本的100%,同比去年占比率上升13.4%。整精米率平均值为47.82%,与2021年相比平均值下降0.48%,三等及以上达到总检测样本84.1%,与2021年相比上升4.1%。不完善粒总量占比与往年略有下降。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2021年度新收购早籼稻采集样本整体质量好于上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