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 “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问题整改情况公示
根据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现对“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公示。
反馈问题(第8号)
主体责任单位: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监管责任单位: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整改目标:加大政策引导和行业指导,及时查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薄弱环节,推动农村生产生活垃圾、污水规范处理处置,持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整改措施:
1.完善付费机制。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付费服务模式,将 其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三统一、两公开”机制,对付费收入和支出定期公示。引导协会工作,目前,本区260个村(居)均已成立、组建了村级爱卫协会,截止2022年8月底通过爱卫协会筹集保洁经费639.05万元,开展农户家庭卫生评比,宣传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等。
2.加大督导力度。将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等结合,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开展督导考核。区、镇、村三级每月开展一次考核,每季评出“五好五差”乡镇、每月评出“十佳十差”村居,考核成果运用充分。
3.加强宣传引导。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公益宣传,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长 效机制。一是利用“村村响”广播要响起来,要让党委书记讲、村支部书记讲,做到人居环境整治家喻户晓。二是开展“敲门行动”,上门入户逐一进行宣传发动,督促农户主动搞好房前屋后卫生清洁,对最清洁户、最不清洁户张贴“红黑榜”,“村村响”广播点名,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搞“敲锣行动”,敲锣打鼓送去“最不清洁户”牌匾。三是结合创文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里带头,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要讲卫生、讲文明。四是开展乡镇党委书记“打擂台”。
4.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以“三面五清”为抓手,认真推动地面清扫、墙面清理、水面清洁、垃圾清运。一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清运工作,做到全区无存量垃圾,大面清洁干净。至8月下旬,我区今年已累计转运并通过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7.1万吨左右。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通过沤肥池处理厨余等可降解垃圾。
5、沟渠塘坝治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秋冬修,全面清理村内河塘沟渠等各类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堤岸堆积的各类垃圾。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农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得到有效治理,村庄水环境持续向好。至今天已累计出动挖机等工程机械设备500余台次进行治理。
6.治理房前屋后的死角死面。发动农户积极参与,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搞好房前屋后垃圾清理,杂物、草垛、农资器具堆码摆放整齐。规范村内畜禽散养行为,做到饲养布局合理、人畜分离,及时清理畜禽粪污,保持村庄环境常态整洁。至今已累计清理死角死面6300余处。
7.治理田间地头农药包装废弃物。规范处置农业投入品包装、废旧农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
8.治理集镇秩序。以集镇“六乱”整治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集镇墟场、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废品收购站、车辆维修点等门店经营,整治私拉乱接、空中飞线、车辆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生活污水直排、乱贴乱画等影响集镇面貌的问题,不断改善集镇秩序,提升文明程度。
9.保常态长效。通过完善保洁机制、优选保洁队伍、落实保洁费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村级卫生协会普及率要达到100%。鼓励探索农村垃圾处理社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常态化监督机制,推动实现村庄保洁、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一体化。
整改完成情况:
各村成立村级环卫协会,实现群众自治,增强了群众对垃圾、污水,减量、担责、付费的意识,并形成了长效机制。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2年9月29日-10月15日(7个工作日)
受理部门: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736-7701783
联系地址:常德市武陵区紫菱路1099号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