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鼎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关于做好2024年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来源:鼎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28 16:44 浏览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4年支持畜牧业发展政策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农牧便函〔2024〕502号)、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关于做好2024现代畜牧业生产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做好我区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授粉技术推广实施工作,我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与财政局联合拟定了《常德市鼎城区2024年度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及时报送项目实施进展

各地要督促和指导所辖各项目及时做好备案资料上传、资金支出、绩效完成情况等信息填报等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将重点依托各平台系统定期跟踪项目实施进展,对资金支出进度缓慢、任务实施基础数据信息缺失较多的乡镇,将进行通报,必要时将组织开展现场督导检查。

二、注重绩效考核和总结提升

各乡镇要及时细化分解绩效指标,严格对照绩效指标,考核评估政策任务实施情况。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将根据各项政策任务评估指标,适时组织对有关政策任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年度任务安排和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成功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完善项目实施内容、实施方式等提出建议措施;要加强与区中心的沟通衔接,共同推动各项政策充分发挥引导效应,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1.常德市鼎城区2024年度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常德市鼎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2024年6月28日

常德市鼎城区2024年度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

申报单位:常德市鼎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申报时间:2024年6月28日

一、产业情况

(一)项目申请区基本情况

鼎城区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滨,被纳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沅水尾闾。介于东经111°27’至112°11’与北纬28°35’至29°23’之间,东接汉寿县;南接桃江,安化县;西邻桃源县;北抵临澧县,津市市;东北隔澧水望安乡;常德市治及常德市武陵区与鼎城区治武陵镇毗连,将鼎城区境分南北两块。全区总面积2344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内辖4个街道、18个乡镇,花岩溪林场等3个农林场村委会。常住人口为73.4万人。

获评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区、统防统治创建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区融媒体中心获评全国先进区级融媒体中心。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区级工商联"。区人武部获评省军区"先进人武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打造"常德香米"优势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等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污染防治攻坚战、商事制度改革、民生实事办理、农业农村工作、工业高质量发展、投资管理、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科技、招商引资、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社会信用建设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清欠等工作(含常德高新区)获得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二)申请单位基本情况

鼎城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作为正科级参公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在岗工作人员53名,特聘动物防疫专员25名(劳务派遣性质),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4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3人、中级11人,初级10人。中心内设股室7个,下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动监所合署办公)、渔政管理站、区畜牧兽药饲料管理站、区牲畜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要承当畜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相关技术性和事务性服务,促进我畜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我区肉源性食品安全等职责。近年来主要围绕生猪稳产保供、草食动物发展、蜂业发展、非洲猪瘟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尾水治理、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等内容开展工作。

(三)鼎城区蜂业基本情况

鼎城区是一个养蜂大区,年产蜂蜜800吨,养蜂合作社7个,意蜂饲养专业户80余户,养蜂人数350余人,中华蜂散养户达3000余户。

2023年,全区蜂群饲养量为2万余群,以意蜂和中蜂为主,向外年销售蜜蜂1万群以上,蜂蜜年产800余吨,养蜂直接产值0.95亿多元,蜂蜜产业有很好的基础。

(四)项目实施优势条件

1、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

我区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植被茂密,年平均气温17.38℃,年降水量1397.6毫米,无霜期275天,年日照1600多小时。适宜蜜粉源植物种生长。因此我区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面积大,花期长,从早春到隆冬一年四季都有植物相继开花吐粉泌蜜,有水稻、油菜、紫云英、湘莲等农作物蜜源;有柑桔、草莓、枇杷、杨梅等果茶油特色植物蜜源;有檫树、皀果、黄荆条、野桂花树等自然植被蜜源;有野菊花、益母草、杜仲、五倍子等药用蜜源。花期衔接紧密,持续时间长。鼎城区是湖南最大的油菜花基地,整个油菜花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全区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为蜂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潜力巨大。

2、蜂农众多,蜂群庞大

我区是一个养蜂大区,养蜂人数众多,全区仅登记的意蜂饲养专业户就有80余户,蜂农300多人。每户养蜂100-500群不等,全区饲养蜂群达2.2万群以上,中华蜂散养户达3000余户。年产蜂蜜800吨,向外年销售蜜蜂1万群以上,养蜂直接产值0.9亿多元,蜂蜜产业有很好的基础。

3、技术成熟,品质优良,产业链较完善

我区养蜂历史攸久,原蜜全国盛,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力,品质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经过多年发展,我区逐渐形成了包括蜂业养殖、授粉应用、技术培训、产品加工与销售在内的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常德柳阳蜂业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与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进行蜂业养殖、授粉应用、技术培训、产品加工产、学、研方面的深度合作,组建了一个由教授、博士、专家的科研、教学、蜜蜂饲养团队,开发了“太阳峰”、“柳阳”品牌,评为被2023年度常德市名优蜂产品品牌,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组织化程度较高,助力蜂旅融合发展

常德柳阳蜂业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是常德市蜂产业协会会长单位,我区已成立区级蜂业协会分会、发展养蜂合作社7个、社员500多户;全区蜂业从业人员(含加工企业职工)5000余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基地,企业与蜂农互促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目前我区充分利用整合旅游资源,强化蜂旅融合发展,融合二个高峰:一是全省最具影响力、连续九届的湖南·鼎城·十美堂油菜花节开幕暨鼎城区乡村文化旅游节,连续二届的湖南·鼎城·双堰堤油菜花节,二是传花授粉基地油菜最佳授粉期进行传花授粉,蜂产品与游客面对面,增加蜂旅内容,提升旅游消费能力,宣传蜜蜂传花授粉的效果。

建设蜂科普基地,2021年度常德柳阳蜂业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在常德市蜂产业协会指导下,筹建的常德市蜂产业示范园,将建成我区蜂产业示范、蜂知识科普、蜂技能培训、蜂业游学,中小学生蜂实践基地。

5、助力乡村振兴成效突出

结合我区自然环境优越、蜜源质优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养蜂业投入少、见效快、不占用耕地、不污染环境的优势,不断加强与贫困地区政府部门的合作,以绿色发展和产业振兴为主题,着力引导品牌优势蜂企与贫困地区养蜂业对接,强化蜂产业市场推广,在蜂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推广模式。

(五)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尽管我区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境内蜜粉源植物丰茂。蜂农众多,产蜜量大,生产加工水平滞后,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能力越来越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标准化规模生产程度,蜜蜂育种以及机械化生产水平低。

2、是蜜蜂授粉增产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较少,养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技术普及率不高。

3、缺乏养蜂人才,资金不足。我区大多以个体养蜂户养蜂为主,从业者知识水平不高,自我进取和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信息不畅、资金缺乏、技术更新缓慢、专业技术推广缓慢、缺少蜂业知识普及宣传等因素,造成养蜂户适应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非常弱,急需行业组织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帮助。

4、养蜂行业老龄化严重,蜂农及合作社组成社员等品牌意识薄弱,不利于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5、标准的养蜂和生产加工设施仍需提升和完善,蜂产品加工能力和生产技术依然有待继续创新和提高。

二、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建设思路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时,谆谆告诫我们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新时代中国新农村,务必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蜜蜂传花授粉就是农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重要通道。因此,我们将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蜂业发展理念,以提高蜂业生产能力为重点,转变蜂业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升蜂业标准化、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蜂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努力推动我区蜂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区在总结2023年度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我区蜂业的实际,建设2个推广蜂传花授粉基地,分别鼎城区十美堂镇油菜花海基础地(以十美堂镇、蒿子港镇、中河口镇主授粉区,辐射乡镇村;石公桥镇园艺场社区万亩桔桔基地(以石公桥镇、周家店镇、中河口、双桥坪镇、蔡家岗镇、镇德桥镇、十美堂镇、斗姆湖街道办事处为主授粉区,辐射乡镇村。每个基地授粉面积1500亩,授粉蜂群1600群以上,项目资金按参与授粉总群数进行分配。

蜂授粉技术推广落实及效果评估措施如下:

1.开展关键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培训教材,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2.召开现场观摩会。在技术应用关键时期,组织项目区技术人员、示范带头户等,召开现场观摩会。

3.搞好监督检查。不定期对基地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4.开展绩效评价。根据检查督导、档案资料审查、项目执行、测产验收等情况,对各授粉区油菜、柑橘的产量进行测算,将比对结果作为授粉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二)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区蜜蜂养殖大户发展到300户以上,蜂群总量增加到5万群以上。年产蜂蜜1500吨,花粉300吨,蜂蜡20吨,蜂王浆2吨,蜂胶0.5吨,每年繁蜂卖蜂2万群以上,养蜂直接年产值达1.5亿以上。3年累计带动1100余人从事养蜂产业,通过中蜂养殖使1000个家庭致富,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把中蜂养殖业发展成全区重点特色产业,把常德市鼎城区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蜂成熟蜜生产示范基地。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资金测算

(一)项目名称:鼎城区2024年度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

(二)建设主体:

1、常德华智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常德市鼎城区佑坤水稻专业合作社

(三)建设地点: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园艺场社区柑桔及果树传花授粉基地。

常德市鼎城区周家店镇瓦屋垱村油菜及经济作物传花授粉基地。

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教育村油菜及经济作物传花授粉基地。

(四)实施方式:基本建设项目以常德华智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常德市鼎城区佑坤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实施,按照“先建后补”方式一次性补贴。项目补贴资金不超过总投资额度的50%,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五)补助资金:拟申报中央投资100万元,对项目承担主体的引种、基地建设、蜂业科普、蜂业技能培训、传花授粉知识线上线下宣传、养蜂设备设施更新改造等给与补助。

(六)进度安排

1、2024年4月 编制实施方案,上报主管部门。

2、2024年5月-2025年4月 实施项目建设。

3、2025年5月 完成竣工验收。

(七)建设内容及资金测算

1.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蜂传花授粉基地3个,参加传花授粉项目的蜂农,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分片实施。实施验收的标准;蜂农必须与授粉基地的农户签订免费传花授粉合同,授粉蜂群数量必须与申报数量一致。在验收期间,发现数量不符,立即取消资格。蜂群传花授粉的面积按照行业标椎,每群暂定2亩,没有签订传花授粉协议的蜂农,不享受项目资金补贴。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蜂农购买蜂箱、蜂群,其采购发票作为自筹资金验收依据。没有自筹资金的蜂农,不享受项目政策。

2.蜂授粉技术科普基地建设:建设常德市蜂产业示范园科普基地,以此为蜂业科普、蜂业技能培训、传花授粉知识线上线下宣传阵地。

3.蜜蜂文化长廊建设:长廊建在常德市蜂产业示范园、鼎城区石公桥镇园艺场、周家店镇瓦屋垱村、十美堂镇教育村蜂授粉基地,以企业文化宣传、蜂产品展示、蜜蜂知识科普、传花授粉知识等建设内容。

4.蜂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建设。

(八)项目资金安排

1、常德华智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蜂授粉技术推广项目:a、养殖基础设施改善;b、蜂产品生产加工设施;c、蜂授粉技术推广与市场培育;d、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e、品牌培育。总投资111.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5万元,自筹资金56.25万元。

2、常德鼎城区佑坤水稻专业合作社a.蜂授粉技术推广:蜂传花授粉基地1个,b.蜂蜜品牌建设:新建一个中蜂成熟蜜生产示范基地,其规模为10群;分1个蜂场,建在本合作社,用于体验。c.蜜蜂文化阵地建设:在蜂传花授粉基地建设长廊文化,以宣传鼎城蜂业、蜜蜂知识科普、蜂传花授粉、企业文化、合作社发展历程及架构、蜂产品展示。总投资94.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5万元,自筹资金49.7万元。

四、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一)资金筹措

本方案预计总投资  205.95万元,按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湖南省财政厅办公室关于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与蜂媒授粉技术推广的通知》精神,申请中央投资资金额度100万元,实施主体自筹资金 105.95万元。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1蜜蜂传花授粉农业增产增收

世界公认的蜜蜂对农业的贡献根据的标准,水稻增产2.5%—7.1%、棉花增产38%、棉绒长度8.6%、油菜增产18.7%—37%、出油率提高10%、向日葵27.2%—34%、出仁率提高48%、湘莲增产9%、苹果增产220%。单就我区油菜一项,全区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油菜籽产量15万吨以上,传花授粉全推进,可增产3万吨。按目前平均出油率35%计算,菜油出油产量由授粉前的5.25万吨增加到6.75万吨,按目前市值油菜20元每公斤计算,增加油菜产值3亿元人民币。

1.2蜂产品加工效益。养蜂产出的蜂产品,经过标准化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质量提升,产品加工增值,产品研发转化,效用改造与提升等,可供人们在医疗保健,美容养生、餐饮食用,贸易出口,甚至工业生产等各方面运用。能够将经济效益扩大化,反向促进养蜂业的发展,进一步帮助农业增产增收。

2、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标准化生态养殖,推动蜂媒授粉。养蜂不受城乡限制,不占用耕地,没有公害,可以有效改善生态,是有百利无一害无污染的环保节约型产业。蜜蜂为植物进行授粉,维持生态平衡,维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利用蜜蜂给温室大棚的蔬菜、瓜果授粉,其增产效益更加显著,养蜂业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经济效益。

五、支持政策

常德市鼎城区政府十分支持养蜂业的发展,财政、畜牧、科技商业、扶贫办、信息等部门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聘请专家面对面的传授蜜蜂养殖和疫病防疫技术。并将我区蜂业发展列入《常德市鼎城区畜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重点支持蜂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7914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农业农村部将会同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蜜粉源植物保护力度,继续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动蜂业持续健康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建立蜂业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协调蜂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要加大基建资金和财政资金对蜂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做好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区政府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依据。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规模化蜂场建设、养蜂机械设备购置、蜜蜂授粉、蜜蜂良种培育、合作社发展等方面为重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整合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良种工程、科技推广、标准化示范创建、动物疫病防控等相关资金,适当向蜂业倾斜,发挥资金规模效应。将蜜蜂良种选育推广纳入常德市鼎城区特色畜牧业重点产业。扶持蜂业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制定完善蜂产品优质优价收购政策,尽快出台成熟蜜地方标准,鼓励蜂农从事成熟蜜生产,树立我区蜂产品良好形象。完善奖励扶持机制,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推进规划组织实施,促进产业稳步发展。

(三)转变蜂业发展方式。鼓励和支持工商业资本进入养蜂业或从事蜂产品加工,与养蜂户及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动发展能力。通过加强政府扶持、鼓励联合兼并、支持产品开发、引导企业上市等措施,做大做强蜂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连锁经营、产销直挂、农超对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养蜂大户等新型蜂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从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加快培育新型职业蜂农队伍。引导和支持蜂农建立合作社,拓展合作社服务功能,规范运行方式,提高标准化集约化养蜂水平。充分发挥供销社联系农民、熟悉市场的综合优势,引导有条件的供销社积极参与蜂业产业化经营,为生产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把更多的利润返还给农民。

(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强蜂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紧紧围绕制约蜂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展开科技攻关,重点在蜜蜂饲养、病虫害防治、授粉增产技术、蜂产品研发、良种繁育推广、蜂产品质量控制等领域进行科研与技术推广,争取实现较大突破。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加速蜂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强蜂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蜂业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制度。

(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养蜂积极性。大力宣传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和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大力宣传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大力宣传蜜蜂文化,使蜂业的经济、生态和人文效益为社会所认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