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愿当好领头雁 贴心为民谋发展
唐家铺乡东湖山村党支部书记,从事农村基层工作40余年,1985年担任支部书记。在担任支部书记的26年中,他扎根基层,一心向党,热心为民,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励精图治,把一个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的穷村,初步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和谐富裕的先进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东湖山村是唐家铺乡与汉寿朱家铺隔沧水相望的边境丘陵山村。地处偏僻,历史上人文闭塞、交通不便,当地群众一致过着插田吃饭、多点茶油换钱的穷日子,经济十分落后。刘桂君担任支书后始终把带领村民治穷图富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想千方设万计,努力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在他的任期里,东湖山村发展经济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大搞植树造林。东湖山村有5000亩山林,其中三分之一是荒山、低效残林。向荒山要效益,大搞植树造林,办“无烟工厂,绿色银行”,全村一干就是十多年,他们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广泛动员群众,发动村、组、户一起上,采取村组集体办,村、组、农户联合办,农户自主办的不同形式开发荒山,全村共计完成植树造林1500亩。兴办时鲜水果园470亩。其中村集体造林600亩,还有2个组有50亩以上的杉木林,有9个组有10亩以上的时鲜水果林。迄止目前,仅村集体出售木材和果园收入达110万元。初步统计,全村植树造林现有存林31万株,按每株年收入2元计算,村民每年人均增收1100元。二是狠抓油茶低改。油茶是东湖山村的拳头产品,前些年,由于管理粗放,油茶林产量效益低下。为发挥资源优势,挖掘生产潜力,该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挖,以奖代投鼓励挖,培育典型带动挖,进行茶山垦覆,实行产业开发,建成了550亩高产油茶林,每亩茶油产量由原来3-5斤提高到13-20斤。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经过几年奋斗,东湖山村粮食增产了,林业收入增加了,但村民仍不富裕,大量劳动力闲置。刘桂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几个村民在城区从事旧屋拆迁旧货交易发了财。他们就动员有门路的领头带,鼓励村民外出闯,向外拓展发展空间,并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外出创业人员山林田土承包关系不变,田土可以转让,村民待遇照样享受。同时,利用基金会货款扶持开办资金,组成了50人的专业拆迁工程队,让他们放手大干。全村先后有800余人走出村子,到城区和周边区、县从事旧建筑拆除和旧建材交易经营,每年从城市赚回劳务收入500-800万元,人均年收入1-1.5万元左右。多措并举发展经济,加快了村民致富步伐,使东湖山村从一个贫困落后村成为全乡富裕先进村,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50元。
来源:唐家铺政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