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花岩溪过年
“春节回家”,“回家过年”,是所有从乡村融入城市的人或漂泊的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期许。假定你已“遗失”了你的老家,或者因公务缠身而客居在外,暂时无法回家看看你倚门而望的老妈妈,或者你的双亲、家人从乡里来城里一起与你过年,而你又想品味一下乡村的年氛,那么花岩溪是你温暖的“老家”。从常德沿斗姆湖、许家桥、丁家港、尧天坪一路行来,只是一个小时的车程。
记忆中的春节是响声若雷的无数爆竹,是挂在屋檐的几只红灯笼,是家人围坐的一坑火塘,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温馨而甜蜜,酣畅而熏烈。花岩溪的农家保持着最传统的过年风习:从进牌楼起,沿途每个农家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张扬着幸福、和美的年氛;你一进门,主人会在火塘里为你准备一“闹”大火,驱除你风尘中的寒意,烤得你浑身发烫,通体暖畅;火塘中间吊着一只炉锅,扑扑的冒着热气,也许是一只土鸡,也许是黑山羊,也许是家养野猪。坐在火塘边,你可以吃着烤红薯,或者烧烤糍粑,与家人或主人话家常,忆往昔,谈来年,聊着张家的孩子读博了,李家的女儿结婚了,王家的婆婆添孙子了。如果爸妈或主人一高兴,他们或许把最隐秘的情感故事和盘托出,其坚强和隐忍,宽容和豁达,奉献和牺牲,让你心头涌起一种幸福洋溢、直想掉泪的感动。
吃年饭的时候到了,花岩溪的老妈妈早早的为你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年饭,六个或者十个寓意吉祥的火锅,腾腾的开着地道的农家腊味,品着自制的桂花米酒,就着原生态的农家小菜,和着三十年老坛腌制的脆中带绵、酸中带甜的佛手瓜。这一顿,你会抛掉所有的斯文礼节和节食禁忌,饕餮大嚼,大块朵颐。
吃得“亨饱”的你,还在一边打着饱嗝,一边品味着年饭的满足,热情的主人又会给你献上一桌带有浓郁的花岩溪特色的擂茶。花岩溪人豪饮擂茶,有“擂钵一搁、擂茶槌几多(谐音)、坛子菜几坨、一喝喝到半夜过”之谓。而花岩溪擂茶的制作和饮用备极纷繁,共十一个环节:备场选料、擂茶、摆茶、冲茶、上茶、请茶、敬茶、逗茶、唱茶、满茶、撤茶。每一个环节都大有讲究:擂茶槌是山苍子木棒,水是花岩溪的山泉水;在敬茶过程中,“首先敬三碗祝天地人和、第四碗祝四季滔顺、第五碗祝五子登科、第六碗祝六合同春、第七碗祝七姊妹团圆、第八碗祝八大神仙、第九碗祝久久长寿、第十碗祝十全十美”,“喝3碗是常礼、喝18碗是常事,只说喝好了、不要说喝饱了,否则有人会提议大家对你进行检验”;又将擂茶以事为名,分成四类:准姑爷茶、新娘子茶、尊贵客人茶、家常白话茶;而新娘子茶“不知是出于路途怕易损,还是为喝新娘子茶添特色,油炸类大都半生不熟”,简直就是一副秦时明月图哩。
吃完年饭,喝完擂茶,你可以踩踩高跷,踢踢毽子,打打陀螺,推鸡公车,打糍粑,满足你不泯的童心:也可以沿着山间小径访古寻幽,去仙池古寺、栖凤古寺祈福还愿,去怪石沟、狮子岩探险揽胜;还可以专门走访农家,竹林掩映中,曲溪洄涧边,常有飞檐青瓦小木屋斜逸而出,秦时楚邑风韵,恍若世外仙源。每一户农家都可能收藏有让你心仪的宝物:罗汉竹做成的炉锅吊钩筒,全然就是一件艺术品;百年老衣橱,油漆着灵动的喜鹊;龙凤坐桶,记录着几代人安逸的梦想。
带上家人,在古意盎然的红尘净土——花岩溪过年,让人生的阳光洒满胸怀,给力新年,它将是你生命中永远无法割舍的“老家”。
来源: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姚高峰
花岩溪雪景
花岩溪雪景
花岩溪雪景
花岩溪雪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