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岩溪20多人聆听华西之声 探寻花溪之路
“华西村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村,主要在于他们有良好的地利条件。”“不完全如此,我认为他们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有,最重要的是他们起步早,眼光超前。”“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埋头苦干,是华西精神的核心。我们学华西,也要走自己的路。”8月26日11:30,一群农民一从常德桃花源剧场走出,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是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四村三场的支部书记,与他们一同并肩而行的还有管理处全体班子成员和二层骨干,共有20多人(这应是在全市所有乡镇中唯一这样做的),他们刚刚听完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主讲的“华西之路秘笈报告会”。
花岩溪的发展一波三折,曾经遇到不少困难,四年前,管理处提出了建设“美好和谐花岩溪”的奋斗目标,强基础、引项目,干部职工觉得有前途,有奔头,有劲头,但仍然时时感到困难很压头。当得知常德日报接请华西村党委书记作解密华西发展之路的主题报告之后,管理处觉得是一次难得的洗礼和充电的机会,便精心组织了这次集体活动。
为避免活动流于形式,管理处在报告会后立即组织了一场讨论会。管理处退休老干部、鼎城区人大代表陈伯仕说:“华西村是干出来的。我20多年来,去过华西三次,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样。看他们的发展历程展,就深感艰苦奋斗的价值,花岩溪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苦干的精神。”花岩溪森源野生蔬菜农民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唐紫初深有感触地说:“华西村的发展关键在于善于抓住机遇,巧抓机遇。属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机遇不多,花岩溪要发展必须抓住现在难得的和谐局面,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比如发展好林下经济等等。”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杨友莲情深意切地说:“家和万事兴,我们最需要的是上下一心,特别是各个村场的支部书记要象吴仁宝一样爱百姓,把各自的人团结好,共同向一个目标努力。”
管理处主任潘文斌在讨论会上作总结发言,他说:“华西村的经验有很多条,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应该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心中就有老百姓,在老百姓最需要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儿子送给别人;坚持以人为本,就会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在组织和百姓需要的时候打退堂鼓。”
与会干部纷纷表示用实际行动学华西。花岩溪村支书周正长说:“现在管理处要进行棚户区改造,建设我们自己的步行街,对花岩溪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征地、建设有很多矛盾和困难,我们一定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遇。”
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姚高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