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产业支撑花岩溪打造小华西
9月16日晚10点,天时已晚,但仙池山村支部书记莫正明却正和管理处从古田请来的食用菌专家包有铿等人在山路上奔走,他们要赶在9月底前,将各位农户所预定的菌种送到村民家中,签订产销合同,并进行技术指导。朦胧月色中不时飘来的阵阵桂花浓香,温暖着他们心中的梦想:通过3—4年的努力,打造美好和谐的小华西。
8月26日,花岩溪管理处组织全体班子成员、二层骨干、村场支部书记,共20多人,参加常德日报主办的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主讲的“华西之路秘笈报告会”,并展开大讨论,探讨花岩溪发展之路,进一步明确了花岩溪的发展方向:立足花岩溪实际,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楠竹笋材两用、野生蔬菜、现代林业和生态休闲旅游4大产业,通过3—4年的努力,人均增收5000元,进入全区第一方阵。
花岩溪有3万多亩楠竹林,是花岩溪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林农采取传统经营方式,效率奇低,目前产值仅为100—200元/亩。要改善民生,必须抓住楠竹这个突破口。管理处经过多方论证和长期奔走,得到了省林科院的大力支持,决定在花岩溪建设1000亩楠竹低改笋材两用林科技示范园。该项目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实行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发展楠竹笋材两用林,可将花岩溪楠竹效率提高到800元/亩,亩均增收600元以上,只要对花岩溪一半楠竹林进行改造,每年人平可增收2000元以上。
林业是花岩溪的命脉和根本。花岩溪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上,发展现代林业,实现可持续经营,是花岩溪唯一正确的选择。2010年5月,中德合作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模式研究项目落户花岩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方案编制工作,10月将进行专家评审。该项目已启动世行贷款程序,贷款到位后,将迅速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引进先进生产经营理念,推行现代林业经营模式(包括资本经营),对传统林业进行改造,发展名优特林种,发展自然林、近自然林、景观林、针阔混交林,此项目将大大提高花岩溪林业效益,每年人平可增收500元以上。
花岩溪山丰水茂,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花岩溪独有的生态资源,发展以生态食用菌为主的野生蔬菜产业,大有可为。目前已投资200万元,建立了食用菌研究所,建起了生产示范基地,发展示范户10户,培训了专业技术人员10人,前期开发了竹荪、香菇、大球盖、黑木耳等6个品种。通过2—3年努力,让50%—60%的户投入到食用菌和野生蔬菜产业,每年人均可增收1000元左右。
生态休闲旅游是花岩溪的希望和未来。这里民风淳朴,古韵悠长;这里山环水绕,空气清新,具有较大生态旅游发展空间休闲旅游业。目前,管理处配合全市大桃花源旅游圈的建设,全力建设休闲购物一条街,加大森林人家、天骄射道、生态产业园、旅游商品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花岩溪旅游将在未来3—5年内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同时成为改善花岩溪民生的一个重要途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