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花岩溪森林经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10月10日,历时一年半,由中国和德国10多名专家共同编制的《花岩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1-2020),在湖南长沙通过专家评审。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副主任王焕良说:“我国林业的巩固、发展、提升已作为历史任务纳入十二五规划,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必须抓住科学编制林业可持续经营方案这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是必须补的一课。”湖南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文振军说:此方案“顺利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里程碑。”
评审会议由王焕良副主任主持,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处长、林业经营专家崔武社担任评审专家委员会主席,来自国家林业局造林司、资源司、场圃总站、经研中心、世行中心、德国gtz公司、eco咨询集团、湖南省林业厅、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农林工业勘察设计院等部门和单位的20多名专家参加评审。
会上,德国森林经营专家文纳.辛德勒、冯.德海、斯蒂芬.曼、湖南省森林经营及GIS专家戴振华等,分别就常德花岩溪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现状、社会经济及财务资金、GIS/小班表、可持续经营方案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说明。与会专家就方案设计文本特别是森林采伐、保障措施等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方案编制遵循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和标准,目标明确,内容翔实,规划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就如何加强政策保障、资金保障、组织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中国林业经营一直遵循前苏联模式,导致地力衰竭、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留下很多历史教训。德国是世界上林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上百年的经营模式和成熟的管理方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根据中德两国政府间发展合作混合委员会2007年7月达成的协议,从2008年1月起,中德两国开始国家层面的林业合作。此项合作首先在海南、福建、湖南三省进行试点。2010年5月,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模式研究”项目正式落户常德市花岩溪国有林场,并成为湖南省唯一试点单位。
此项目落户花岩溪,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花岩溪的林业经营现状是中国林业经营的活标本。目前花岩溪的林业经营主要按照苏联传统模式进行,片砍片伐,林相、林种单一,土地退化严重,小老头林比例较大,林业经营效益畸低,且花岩溪林业产权复杂, 包括1万多亩国有林在内的4.8万亩山林,经营权全部承包到个人,在推行森林可持续经营时将遇到许多困难,但一旦实施成功后,进行全面推广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根据花岩溪的立地条件和资源生长情况,中方和德方专家预测,运用德国“近自然林业”森林经营方法,择优采伐,目标培育,多层混交,立体发展,20年后每亩至少达到材积20立方米以上(德国目前是每亩60—70立方米),年生产益效是现行经营模式的2.5倍以上。从更高层面来讲,此方案不仅立足促进花岩溪农村社区发展,还要实现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同时为建立森林碳汇框架提供标准,说得通俗一点,只要保障措施有力,有一天,花岩溪的空气可卖钱,并且形成一个中国行业标准。
据悉,目前此项目已启动世行贷款程序,2012年贷款到位后,将迅速进行生态系统恢复建设,迈开项目实施第一步。
常德市林业局副局长李世龙、鼎城区常委、副区长田大春、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潘文斌、鼎城区林业局局长刘志平等参加了评审会议。
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姚高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