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草坪歌舞”品牌 做强民间文化产业
近年来,鼎城区草坪镇30多家民间艺术团体,瞄准农村文化市场,共同唱响“草坪歌舞”品牌,形成了地域民间文化产业,每年带来1000多万元的演出收益,既丰富了农村文化精神生活,又形成了农村新型文化产业经济。
草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坪民间剧团的发展,每年拿出十多万元作为文化引导资金,除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民剧团进行培训外,每逢七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还组织大型文艺汇演。遇上省市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党委政府还出资买门票请农民剧团骨干前去观摩学习。此外,镇里还创新思路,提高民间剧团市场竞争力,保持持续发展。
在政府给予扶持的同时,草坪镇民间剧团还加强了业务合作和行业自律。草坪镇所有农民剧团的招牌上,都有着“草坪镇民间艺术联合会”的醒目字样。草坪镇民间艺术联合会会长陈刚告诉记者,对全镇30多个农民剧团来说,这个标志就意味着共同品牌和自我约束,各剧团外出表演时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低俗之风和恶性竞争得到了很好的遏制。
通过“党委主导、政府引导、自我管理”的模式,鼎城区草坪镇的农民剧团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草坪歌舞”的名头更加响亮,“草根艺人”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这些年草坪剧团不仅在洞庭湖畔的鼎城、桃源、安乡等地演出,在湖北、江西等省也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只要听说“草坪剧团”来表演,周边十几里地的农民群众都会自发赶来观看,场面比赶集还要热闹。现在,草坪30多家剧团每年演出的收益可达1000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