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乡镇快讯>详细内容

山林伐木工:用汗水收获幸福

作者: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22 20:36 浏览次数: 【字体:

    鼎城区港二口镇林业资源丰富,随着国家林权改革的实施,村民们养山护林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一根根楠竹、杉树成为了山里人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由于山地多,劳动力少,许多村民把自己家成材的林木卖给当地的伐木工人进行砍伐。

    雷终远是鼎城区港二口镇新屋嘴村的一名村民,大伙都爱叫他雷老板。雷终远说,雷老板这个称号其实缘于这漫山遍野的树木和竹林。2000年,靠着在外做小生意所积累成本,回到村里开始了伐木生涯。平常有什么活,就招呼一下工头,再由工头组织人手,往往一片10亩大小的林地,7到8人花上一个星期的功夫便完工了。
 
    这些天,由于气温较高,大伙往往是6点多钟就上山了伐木了,中午再休息一会,等下午天气转凉后再干活。以前,他们伐木都是使用传统的斧头等工具,效益慢,且工人干活累。从2006年开始,轻巧便捷的油矩便替代了斧头,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虽然,有了机械化设备伐木设备,但伐木这个活还是比较辛苦,往往有些木材生长在山坳里,需要人工才能背上来。
 
    雷终远告诉区电视台记者,他一年毛收入有12万元在右,除了开给工人的工资和其它成本,一年下来,有6万元纯收入,另外,他还承包了100多亩山地,全部种上杉树和楠竹。他所雇佣的都是本地村民,最大的年纪己有60多岁,大伙除了一个月三千元的工资,家里人平还有3至4亩的山林,这些山林好比绿色银行,是山里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鼎城区港二口镇共有山林面积48000多亩,全镇共有100名村民从事林木吹伐,山里生长的各种林木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目前还有很多林道和村道未硬化,木材运输问题一直是村民心中的“伤病”。
 
    据了解,随着国家林权改革的实施,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村民们养山护林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以前的荒地如今也成了香饽饽'。镇里在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相关政策的同时,还由镇财政拿钱,对楠竹新造一亩给予30至5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引进加工企业,解决林木销售问题。前不久,雷终远还和他的伐木伙计一同参加了镇里举办的“幸福奔小康”趣味体育比赛活动。“靠山吃山”不仅富了村民,也吸引了大批白路来此迁居。

来源:区电视台

审核:罗漾

签发:罗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