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岩溪帮扶留守儿童广、实、透
9月1日,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栖凤山村10岁的智障儿童唐永安在失学2年之后,重又回到了花岩溪小学,脸上写满了憨憨而又幸福的笑容。他是花岩溪管理处15名结对帮扶留守儿童之一。此前,当结对帮扶人员到他家走访时,问他是否愿意上学,他禁不住双泪长流。管理处联村干部和帮扶人员亲自找学校校长帮助联系读书事宜,学校答应把他接回教室给予特殊关照。
自今年5月,花岩溪管理处全面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活动开展中,管理处坚持以职定责,以需定帮,不留死角。除组织部在册的班子成员及科室长之外,所有二层骨干正职都结对帮扶了一名儿童,共计15名,帮扶对象除了留守儿童之外,还有孤儿、问题儿童、失学儿童,基本做到应结尽结,应帮尽帮。
帮扶工作既重物质,更重精神,润物无声。对帮扶对象的帮扶不在一时一地一事,而在长期坚持,务求实效。一是经济上关心。对所有帮扶对象由帮扶者视不同情况给予200到2000元不等的经济扶助;二是生活上关情。给帮扶对象购买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并时常打电话关注日常生活起居,视其所需,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栖凤山村8岁的小女孩雷婷,她有一个埋藏在心底很久的秘密:买一个会说英语的洋娃娃,因为家里困难,她始终不敢对爸爸和后妈说出来。今年5月,花岩溪管理处常务副主任杨友莲与她结成帮扶对子,当杨友莲得知雷婷积蓄已久的愿望后,便带着她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找到了那个洋娃娃。感情一通,小朋友家里生了一只小羊、一只小狗、一只小猪都成了汇报和交谈的话题;三是学习上关怀。给帮扶对象购买文具等学习资料,并赠送一本儿童文学名著,还建立了一个书库,学生看完后可以找管理者调换;四是精神上关爱。有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但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存在心理阴影或障碍,帮扶者对这些孩子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心灵的抚慰。仙池山村有一个小朋友,父母因多种原因,分居多年,给孩子心理造成阴影,潘文斌主任亲自结对交流沟通,鼓励她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作为的人。经过多次接触,小朋友性情变得开朗起来。最近一次,管理处领导到家后,她像小鸟一样飞进山里去叫亲人回家。
管理处通过帮扶活动,巧借支点,突破难点,凝聚了人心,推动了工作。管理处要求把帮扶活动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群众调研起来,与联系群众感情、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帮扶一个儿童,深入一个村组,解决一批难题,以此作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管理处主任潘文斌,不仅自己结了对,还亲自走访了一半以上的帮扶对象,并就生态村建设等问题同村组干部进行座谈,有力推动了此项工作开展。栖凤山村马井坳组,地处僻远,因联系沟通不够,一些群众对处村两级组织有想法,管理处常务副主任杨友莲亲自挂帅,同该组两名小朋友结对,尽最大努力解决帮扶对象和群众的实际问题,干群关系空前融洽。
来源:花岩溪
审核:罗漾
签发:罗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