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司法局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区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常德市鼎城区司法局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常德市鼎城区司法局办公室;联系电话:7382667。
一、概述
鼎城区司法局位于武陵镇临沅路459号,现有在编干部职工75人,其中班子成员5人。机关内设政工室、办公室、行财装备股、社区矫正工作局(副科级)、政策法规股(律师公证管理股、司法鉴定管理股)、法制宣传股、基层司法管理股、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调处指挥中心等9个股室(中心),下辖23个基层司法所、1个公证处、2个律师事务所、6个法律服务所、1个司法鉴定所。
根据《条例》要求,2017年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配备了2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鼎城区司法局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和1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截止2017年底,鼎城区司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2017年,鼎城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根据上级提出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区司法行政工作实际,逐步加大司法行政公开力度,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在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逐步加大司法行政公开力度,司法行政公开工作取得新突破。2017年,本局办在局党组的强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强 “鼎城区司法局网站”建设,确定了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及时将有关文件、信息发布在网上,2017年,网页信息达63条,网页访问量达8000余人次,方便了群众和本系统工作人员查阅,对群众、网民提出的问题、咨询一一进行了回复,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作为政府部门网站,我们也及时与区政府门户网加强联系,建立链接,加强信息的互通。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2017年,本局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年度工作重点,制定了本机关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根据《条例》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规范的新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鼎城区司法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分表》、《鼎城区司法局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重新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图,着力推进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加强基础工作,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根据要求,本局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积极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维护、更新和报送工作;认真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按规范编制并及时报送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做好重大决定草案公开情况、公文类政府信息目录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类目的备案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本单位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截至2017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3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其中,工作动态类信息43条,占68%。
(二)公开形式
我局运用新闻媒体发布、公开栏、专项工作简讯和现场公示等多种方式同时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未收到市民咨询。本单位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2679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人事信息、政策文件。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7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本单位未发生因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而产生的费用收取情况。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我局2017年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真正做到了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推行政务公开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自身职责以行政服务、行政处罚为重点内容,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全方位推行政务公开。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7年,本局虽然在加大司法行政公开力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司法行政公开的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界定还有待规范、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均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为此,下一步本局将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司法行政公开力度。根据要求,继续加大司法行政公开的探索力度。二是继续推进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审核和目录编制工作。根据本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工作规范和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管理办法,做好本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属性审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