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灌溪镇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8年度鼎城区灌溪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鼎城区灌溪镇政府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和收费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鼎城区灌溪镇政府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灌溪镇政府办公室,电话7528012。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8年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4名工作人员,设立了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开辟了政府信息查阅室。截至2018年底,灌溪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确定镇党政办具体负责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加强对专职人员的指导与帮助。全镇上下相互协作,全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进一步严格工作制度。结合实际完善各项信息公开工作相关制度。对新进或新调整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按照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办事,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进一步落实工作目标。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将工作动态、群众办事指南、项目建设最新信息及其他符合公开原则的信息及时公开,加强沟通,及时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地本单位到2018年底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9条,全文电子化率达58%。
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过程中,我镇及时通过政府简报、新闻媒体、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资料、公开栏、其他等7类公开形式进行公开。将一批涉及民生、重点项目等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和事关民情民生、社会热点等方面的信息主动向社会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度我镇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33次,其中公共查阅室接待5次,咨询电话接听23次,当面咨询5次,网上咨询0次。本地本单位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202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信息公开指南、办事服务、信息公开年报。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没有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2018年度我镇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情况。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主动公开的意识还不够强。重视程度不够,发布信息总量不够;二是个别信息公开不及时。三是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有待提升。政府机关提供的信息和群众真正想要的信息有时存在“错位”现象。
(二)改进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丰富公开形式。在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完善网站公开形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公开形式,拓展公开渠道,开辟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放相关政策宣传手册等途径,不断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保障社会公众便利获取政府信息。三是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内容。继续对全镇政务信息进行再梳理,围绕社会公众关注的经济发展的热点、重点,加强基层调研,不断充实完善政务信息,及时更新网上的信息,保证信息公开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018年度鼎城区灌溪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统计表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119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69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5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0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0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4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4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4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1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