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牛鼻滩镇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9-03-29 09:37 信息来源:牛鼻滩镇
字号:【

2018年度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9年3月11日

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由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人民政府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其他相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网站和牛鼻滩镇人民政府网站上下载。如对本年度报告有疑问,请联系:0736-7558041。

一、概述

根据《条例》要求,2018年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3名(兼职)工作人员,截止2018年底,牛鼻滩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和答复工作顺利开展。

(一)工作机构

1.牛鼻滩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牛鼻滩镇政务公开办公室

单位地址:牛鼻滩镇党政办公室

联系电话:0736-7558041

牛鼻滩镇政务公开工作班子

组长:谈红光(党委委员)

成员:宋娜(党政办主任)

刘小雄(党政办副主任)

费 聪(党政办秘书)

朱春红(党政办秘书)

李树志(党政办秘书)

(二)制度规范建设及落实情况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如下制度规范:

1.《牛鼻滩镇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2.《公开工作考核制度以及牛鼻滩镇政务公开制度》

3.《牛鼻滩镇建立和实行政务公开负面清单制度》

要求全镇干部及时、主动将最近的法律法规、工作动态、简报信息等编写,认真处理群众投诉,并给予及时答复和处理。做到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规范,运转有序。

(三)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

全年主要围绕秸秆禁烧,脱贫攻坚、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农业产业化及社会事业等开展工作,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重点和敏感工作,均能严格落实公示、公开、透明的要求。

(四)主要做法和经验

1.领导重视,加强协调。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政务公开日常工作由办公室信息办负责。为切实提高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效率,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日常事务。

2.突出重点,明确形式。根据镇的实际,突出重点,明确形式,紧紧围绕便于群众知情、办事、监督原则,利用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政务公开栏、广播村村响等形式,对公开内容、公开形式严格把关,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政务公开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确保信息公开的完整、及时、准确。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7条,全文电子化率100%。

1.强化信息公开。我镇主动对外公布了机构职能、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相关政策、咨询和投诉等方式。实时公开各个审批环节及数据,方便群众及时了解办事流程。

2.指定专人负责。安排专人负责政务公开政务系统,按照职责权限和规定期限,及时回复群众的咨询,一年来,各项咨询均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完结。

3.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与集中专项检查相结合,对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完整、公开事项不齐全的进行监督指导,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牛鼻滩镇没有接到单位和个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本单位2018年度共接受群众咨询412次,其中咨询电话接听108次,当面咨询242次,网上咨询62次。本单位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为1286次,其中按点击率排序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依次是:综合动态、政务公开、办事服务、互动交流。

五、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牛鼻滩镇在2018年度没有发生针对牛鼻滩镇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栏公开了牛鼻滩镇行政部门、站所部门和财政部门2018年预算编制说明。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无。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认识不够。部分站所、村居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更新不及时。政务公开更新不够及时,部分办事程序更改后没及时更新在公开栏上,牛鼻滩镇网站信息有一些也没能及时更新。

改进具体措施:

1.统一认识,规范工作流程。结合我镇的实际,进一步梳理镇政府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对原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进行补充完善,及时提供,定期维护,紧紧围绕行政管理职能,提高公开实效,真正立足于服务群众,立足于接受群众监督,立足于解决问题,在办实事、见实效上下足功夫。

2.扩大范围,拓宽公开渠道。逐步扩大公开内容,积极扩大提高政务公开面,多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拓宽政务公开宣传渠道,真正做到全面、彻底的公开。同时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