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通知

字号:【

常鼎政办发〔2018〕28号

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切实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农林场,区直及驻区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开放强区、产业立区”战略部署,切实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帮助企业有效缓解技术工种短缺和用工紧缺问题,结合我区实际,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台账。认真摸排常德高新区企业和区内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建好动态信息台账。每月更新一次,按月统一对外发布重点企业招聘信息。

二、建立劳动力资源状况信息台账。认真摸排全区劳动力资源状况,建好劳动力、技术工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三本信息台账。每季度更新一次,进一步完善全区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

三、加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平台建设。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常人社发〔2017〕51号)要求,建立1家符合标准、功能完备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切实保障各类人力资源高效有序流动。

四、开展公益性招聘服务活动。以返乡农民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军队退役人员等群体为重点,开展春季招聘会、扶贫帮困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服务活动。针对重点企业紧缺性用工需求,适时举办专场招聘会或组织企业赴外地开展招聘活动。

五、大力开展网上招聘。利用省e就业服务平台、市用工服务微信群和QQ群、全区用工服务微信群等各种优质网络平台,不断提升招聘求职服务质量和效益。主动对接知名网络求职平台,探索建立用工服务合作关系。

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由区政府搭建平台,鼓励企业积极与本市各类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大力开展联合办校(班),订单式输送技术工种。

七、鼓励新型人力资源业态发展。根据我区劳动力市场资源状况,在乡镇(街道)中择优设立2-3个企业用工服务代办点。逐步培育1-2家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订单式职介服务。积极引进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导其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八、建立劳务经纪人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全区各行政村、社区至少开发1名经验丰富的劳务经纪人,引导其合法有序开展劳务中介服务活动。

九、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开展企业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定向培训,不断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水平。全年培训500人次,其中初级工150人、中级工150人、高级工180人、技师及高级技师20人。2018年重点培训车工、钳工、焊工、维修电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6个工种。对培训获证人员给予相应培训补贴:初级工1320元/人、中级工1500元/人、高级工1980元/人。

十、给予各项用工服务补贴和奖励。依据《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常人社发〔2017〕51号)、《关于认真落实人社系统行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常人社函〔2018〕33号),对以下用工服务项目予以补贴:

1.具有合法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协作基地或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400元/人的标准给予工作经费补贴(现场、专场招聘会人员除外),其中高级工按800元/人的标准给予工作经费补贴;

2.院校向企业输送应届毕业生,单次输送10名以上或全年累计输送20名以上,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400元/人的标准给予生源输送奖励;

3.市内外高校、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毕业年度内到本区企业工作,且在同一企业稳定就业1年以上,对毕业生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岗位补贴;

4.本市各类院校积极组织本市学生到缺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经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一次性向缺工企业输送实习人员10人以上,且稳定实习满3个月,对院校按200元/人标准给予奖励;

5.本区户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且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按400元/人的标准给予就业补贴,高级工按800元/人的标准给予就业补贴;

6.对实行市场化运作且具有合法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农村劳务经纪人,成功介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按200元/人的标准给予服务补贴(介绍到常德高新区企业和区内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本意见第十条第一款明确的标准予以补贴);

7.对用人单位吸纳本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实际在岗12个月以上,凭相关材料按程序给予用人单位1000元/人/年的岗位补贴。

本通知所称“企业”具体指常德高新区企业和区内其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企业须认真遵守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且年度内未出现批量减员情况。

本通知明确的各类用工服务补贴和奖励从区级就业资金中列支。

本通知自2018年11月1日起实行。

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1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