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精心指导下,区卫监局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优化监督机制,依法防控新冠疫情,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夯实党建,坚持党建总揽全局
一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上级部署把个人自学、专题研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践学等措施有机融合、贯穿始终,共完成了“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增信、学史力行”四个专题的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按要求落实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夜话忆初心”、专题读书会等重点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理论读本列入学习计划,作为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学习内容;二是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组织“三会一课”、周五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支委会13次,研究了包括党建工作、人事管理、“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组织周五主题党日17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2次。三是创新手段载体,推进“学习强国”、“全国党员信息系统”、“智慧党建”等网络管理系统应用,到目前为止,“智慧党建”月评分无一扣分记录。四是统筹推进各项党建工作。深化“双述双评”、民主评议党员结果运用,完善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机关联基层、党员联贫困户”活动,今年共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3次,党员志愿者下基层服务11次,通过多种活动的有序开展,较好的落实了各项党建制度。
二、依法督导,疫情防控常态化
一是对4家区直医院、32个卫生院、4家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的设置、处置流程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控要求进行现场逐一指导,规范设置和处置流程,同时对623家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和6家民营医院关于落实区防指疫情期间不接诊发热病人和医疗废物严格规范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不间断监督检查。二是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处置。重点对第四人民医院等40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督导检查。要求各医疗机构每天做好疫情期间院内消毒工作;设置专用的口罩回收容器,医务人员与发热病人口罩装入专用的医疗废物包装袋后一律按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保障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依法依规报告传染病情况。日常监督时将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列为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对个体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培训,印发医疗废物处置所需相关记录本册,对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组织和制度的建立,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和工作人员,人员培训和个人防护,医疗废物收集、存放、转移、交接、资料归类保存等。三是对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重点检查大型旅店业、大型商场、超市、候车(机)室等人群聚集性场所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全年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共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单位458户,其中旅店业141户、美容美发214户、足浴场所87户、电影院3户、音乐厅6户、超市5户、候车(机)室2户,出动监督员人900多次,执法车辆92次,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门店责令整改。加强新冠预苗接种宣传力度。要求各公共场所门店利用电子显示屏加强新冠预苗接种宣传。还对辖区内的门店业主免费发放新冠肺炎科普小知识300多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业主对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知晓率。四是对18家学校、32家托幼机构、21家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督导。五是对全区的集中供水单位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指导疫情防控
三、强化履职,关注回应民生焦点
全区共有卫生监督单位2022户,其中公共场所539家,生活饮用水38家,职业卫生27家,放射诊疗37家,学校卫生29家,医疗卫生669家,传染病卫生670家,餐饮具消毒单位1家,妇幼健康12家。我们时刻关注群众呼声,及时解决民生诉求,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一是开展医疗机构日常监督。监督检查669家医疗机构,完善更新了医疗机构信息、人员资质情况,做到了一户一档,动态监督,对医疗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是开展公共场所监督工作。开展了公共场所通风卫生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7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台次,检查大中型公共场所通风卫生单位总数24家(影院2家、音乐厅5家、洗浴4家、超市4家、宾馆7家、室内游泳馆2家),促使各公共场所利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其空调检测,共检测中央空调单位9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1起,整改3家。在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复查迎检阶段,联合玉霞、红云、郭家铺街道卫生监督所对主要路段“四小”公共场所进行督导检查。并按照巡查、整顿、规范“三同时”的原则,在监督检查的同时,针对每户存在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边摸排边规范,并下达监督意见书,责令立即整改到位,确保“四小”公共场所全面达到复审要求。
三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对38家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了卫生监督,完成了国家“双随机”任务18家。
四是开展计划生育监督。对持有超生诊断设备的医疗单位,重点排查40家,出动车辆20次,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检查了B超设备备案台账和B超操作人员的资质情况,B超医生签订了承诺书,并对B超管理制度公示上墙检查。其中有3家单位新购B超没有备案登记,2家单位B超管理制度没有上墙。
五是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对全区32家幼儿园进行了日常监督,对18家学校进行了日常监督,学校饮用水专项执法检查10家,联合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开展近视眼、教室采光照明专项抽检15家。春季开学期间,开展了由教育局牵头带队、区食药局、区卫监局参与的“护苗行动”联合检查。5月底对“三考”住宿环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确保“三考”期间环境卫生安全。
六是开展消毒服务机构、消毒产品卫生监督。对全区2家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10家单位的消毒产品进行日常监督。并陪同市局进行了监督采样。
七是职业卫生监督。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由区平安办主办、区疾控中心、区卫监局承办。进社区、进校园、进厂矿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发放宣传折页3000份。开展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全区监督检查企业47家,其中建材行业38家、加油站9家。对2家企业正在立案调查处理。对47家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
八是开展放射诊疗卫生专项整治。对37家放射诊疗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
九是扎实开展“双随机”监督检查。全年共有14名监督员和181家单位被随机抽取,任务下发后,各监督员能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及时搞好监督检测,并按照时间节点及时上报监督检测结果,并搞好录入和处罚公开。截止到11月20日,共完成监督单位181家,关闭任务17家,任务全部完成164家,监督完成率为100%,完成率为90.61%,完结率为100%。行政处罚21家,罚款3100元。市随机抽查能够根据任务结合国家双随机任务一同共展开。
十是推行行政审批精简提速。行政许可本着“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和务实的作风来完成各项行政许可工作。全年共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184份,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22份,放射诊疗许可证9份。
十一是开展信息填报工作。根据《全国卫生计生监督调查制度(2018)版》精神要求,要对被监督单位进行经常性监督,今年根据需要,监督调查统计以双随机监督任务完成为主以日常监督为辅,为了能及时完成了监督任务,各科室能及时清理的完善底档资料。截止到11月20日监督检查录入2021户,监督覆盖率为99.4%,没有出现突击填报现象。行政处罚录入45起,其中一般程序21起,简易程序24起,罚款454390元。公共场所办案23起,生活饮用水办案2起,放射监督办案1起,消毒产品办案6起,传染病防治监督办案7起,医疗机构监督办案6起。
十二是培训工作开展有序。网络学习任务完成较好。截止到11月20日,全局10人完成50学时以上,9人完成30学时。普法培训,参加19人,19完成学习任务。
十三是提升卫生监督协管能力。我区现有卫生监督协管单位36个,卫生监督协管员70名,卫生监督协管单位816家,其中医疗机构626家,学校130家,饮用水单位67家。4月20日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举办卫生监督协管培训班,对全区36名协管员开展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实地巡查业务知识进行了强化培训。并对协管平台运用和日常协管工作进行了系统学习。
四、严格执法,加强查案办案力度
一是执法队伍注入活力。组织乡级卫监所全员参加行政执法能力培训,提高执法员素质。二是办案水平持续提高。立足于办好案、办优案的思路,采取一般程序案件与简易程序案件相结合、乡镇办案与区直办案相结合,共办理案件总数达45起。特别是对左培林未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驾驶员开展身体健康体检案的处理得到社会关注,被市卫监局推选为优秀案件参加全省卫健执法案件的评选。
五、与时俱进,稳步推进行业自律
近两年来,按照国家卫生十三.五规划要求,积极打造卫生监督行业自律亮点,在全区美容美发、文化娱乐、个体医疗、旅店、供水、消毒、牙科等7个行业领域构建起卫生监督行业卫生规范管理新格局,受到省市的高度肯定。
2022年工作思路
明年全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将以上级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和综合监督总体要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体系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卫生计生综合执法机制和工作基础,落实各项综合监督任务,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推进我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放管服”,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办证,完善并落实一次性告知、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稽查工作,强化内部稽查和对乡镇卫监所、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稽查,督促全面履行职责。创新监督执法方式,探索推行卫生计生执法监督全程记录制度和生活饮用水的在线监督工作。
二是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全面启动乡镇卫生计生监督管理所实质性工作,坚持重心下沉、职能下放、保障到位。落实综合执法监督协管巡查、信息报送和录入、工作考核等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卫生计生监督员培训规划,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分层分级培训,完成培训计划。组织卫生计生行政处罚案卷评析活动,争取办理1-2个省级优秀案卷。
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医疗服务秩序整顿,以乡镇非法游医游贩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强化乡镇卫监所,卫生院卫生监督巡查职责,加强指导服务;依法参与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认真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对涉水产品的卫生监督;依法严厉查处饮用水违法行为,及时通报违法情况。开展餐饮具及公共用品等各类用具集中清洗消毒从业单位治理整顿。继续推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加强传染病防控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落实《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开展秋季以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控为重点的综合性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和职业卫生体检机构监管。
四是打造特色亮点。把行业自律和网络化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做大做强做实,争取这两项行业在全市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