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镇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草坪镇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弘扬扛鼎精神、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总目标,坚持“文化立镇、产业兴镇”指导方针,全面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社会经济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认真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乡村面貌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6月22日,草坪镇作为全省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观摩现场之一,得到省委副书记乌兰等领导的高度肯定。7月,全国政协调研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相关领导先后到草坪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给予高度评价。10月,湖南省全域美丽乡村“一市十县百镇”示范创建培训学员先后两批来到草坪进行现场考察交流,得到各方充分认可。11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莲玉调研人大代表实践站助力乡村振兴,给予充分肯定。今年,枫林口村党总支部书记刘慧获得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个人,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枫林口村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三角堆村党总支部书记陈良凯荣获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基层党建由“打基础”向“强作风”提升
1.加强党的基础建设。今年以来,草坪镇大力实施村(社区)“123”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一支以年轻支部书记、党建联络员、后备干部、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为主体的人才队伍,为草坪镇的乡村振兴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增添了活力,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一是注重现有乡镇人才培养。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区级党校集中轮训、研讨及个别学习,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二是配强一个班子。今年初在村支两委换届中,我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目前草坪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5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0.6岁,较上届下降近10岁。三是筑巢引凤聚人才。利用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先后多次召开乡贤座谈会,介绍草坪发展现状、当前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为乡村优秀人才回归搭平台、供舞台。今年,已筹集、落实乡贤回乡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重学习、树榜样引领党风新风向。今年以来,草坪镇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夜话忆初心”、“百名少先队员讲党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20余次,党委书记开展集体谈心谈话8次;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30人次。
3.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草坪镇坚持厉行节约、倡俭治奢,全面整治庸政懒政怠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镇纪委在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国庆期间对镇、村领导干部出勤情况、公车使用、请客送礼、公费旅游、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洁自律转变作风方面进行了抽查和明察暗访。在区乡两级换届过程中,把严明纪律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格局中去认识、理解和把握,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换届换出心齐气顺的好面貌、干事创业的好环境,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乡村振兴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迈进
草坪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全域美丽乡村创建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镇村主导、群众主体、乡贤赞助、协会管理”,充分发挥本地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摸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草坪模式”,呈现出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新局面。
1.主导产业促发展。狠抓粮食稳产工作,全面落实“1511”办点示范行动,按照“纵向到户、横向到丘块”的工作要求,完成双早任务3.7万亩,全年发展优质稻3.8万亩,实现总产量3.35万吨以上,打好了今年乡村振兴第一仗。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指导各村发展集体经济,“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各村集体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三角堆村发展优质稻、黄花菜和火龙果等产业,实现村级集体收入50万元。枫林口村建立千亩油茶新造示范基地,同时种植黄桃、中药材、优质稻,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20万。
2.环境整治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2018年开始,草坪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按照党员带头、示范引领、全域推进的思路,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并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乡贤赞助,3年来,社会资金投入近3000万元。全镇10个村社都已完成村庄规划,建成幸福屋场10个,3个村获评全国森林乡村,4个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1个村获评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
3.基层治理促共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这几年,我们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三角堆村、枫林口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村民自治、以村为主”的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发挥智慧党建和协会组织的作用,充分激发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用智慧党建聚民心。通过智慧党建引领,将38项涉百姓民生的政务下沉到村,每个村都建起了标准化的智慧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大力推广一门式服务,破解了“百姓办事跑断腿”现象。用爱卫协会管村貌。全镇所有村(社区)均组建了爱卫协会,负责筹集人居环境整治经费、开展农户卫生评比,村庄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得以建立。
(三)精神文明由“鼓钱袋”向“富脑袋”转变
1.民间文化持续升温。草坪民间歌舞剧团从31个发展到37个,成立了三家演艺集团,从业人员从600多人增加到900多人,全镇演出总收入达到5000多万元,形成村村有剧团,组组有演员的繁荣局面。刘云山、杜家毫等领导同志来草坪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了“草坪文化现象”。
2.喜讯连连捷报传。4月草坪镇被授予“中国楹联文化乡镇”荣誉称号,至此我镇成为全国唯一集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乡镇”三块国字号招牌的乡镇。7月25日,草坪镇枫林口村村民自排自演的节目《英雄归来》参加常德市百团大赛,获得三等奖。9月23日,草坪演艺集团编排《幸福屋场》是唯一一个全市选派的节目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参加全国农民文化艺术展演。11月,放羊坪村荣获湖南省最美潇湘文化阵地。
(四)环境质变由“要生存”向“要环保”推进
草坪镇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重点村建设为契机,以“五改五清四化”为目标,加强农村村容村貌、改水改厕、院落美化、道路硬化和自来水普及等工作,有效果提升了农村的环境质量。
1.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工作。加强卫生死角的整治,从人们普遍关注卫生环境的机遇,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开展农村卫生打击整治和创建绿色人居环境活动,对全镇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全镇共清运处理生活垃圾达10余吨,有效净化了农村环境。三角堆村、放羊坪村、陡惠渠社区居委会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放羊坪村获得湖南省精品乡村、湖南省美丽乡村; 兴隆街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常德市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草坪镇8月、9月、10月连续3个月网格化单元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入全市前6名。
2.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河流及各支流沟道及周边环境排查工作,梳理辖区内河、坝、渠、滩、沟管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初步建立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河道巡查制度、工作督察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等长效机制,定期通报河流管理保护情况,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
(五)民生改善由“补短板”向“增福祉”跨越
1.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草坪镇多次组织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强大合力,对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采取严厉措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期间,草坪镇安监站联合食药监、派出所、镇城管队、农综站对辖区范围内的企业、商场、商店、小作坊、集会场所、马路市场共检查68余次。开展“两车”集中整治行动。拆除加装伞具的摩托车、电动车189台,对交通顽瘴痼疾隐患电动车非法拼装、驾驶员未戴头盔行为,现场教育累计1289余人,拆除非法拼装电动车859余台,打击拘留无证驾驶妨碍公务油摩司机32名。开展整治集镇马路市场。草坪镇带领安监站、城管大队、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执法,重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位等行为,对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的39台流动摊贩车钥匙现场予以收缴,并对司机现场警示谈话。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全年共组织消防安全培训二次,涉及全镇高危企业如加油站、液化气中转店、烟花鞭炮、工贸企业等。也包括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等部门,并组织了三次消防演练、一次学校紧急疏散抗震演练。通过培训和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及各行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2. 民生保障有温度。水利建设工作。对兴垸大堤进行除险加固,同时多方筹集资金,修建基耕道6公里、修复和改造受损的灌渠5公里、整修山塘10座,基部维修12处。兴修沟渠40公里,毛渠清淤23.5公里。道路建设工作。完成了草坪北路、杜鹃湖旅游资源产业路、草坪中路、教门冲Y669线资源产业路等道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镇美化乡道35余公里。卫健工作。草坪镇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不松劲,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自2021年3月20日开始至今共接种15197人,31507针次。其中第一针14153针,第二针13447针,第三针3907针。民政残联工作。清理26户不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新增18户低保户,现草坪镇城乡低保共238户,537人,五保户共297人,发放临时救助25万元。完成76人残疾人辅具器的发放,42名重度精神病患者药品发放。
(六)社会治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回归
做好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工作,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鼎城区草坪镇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任组长的镇、村“无上访村(社)”建设、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草坪镇还探索推行了警司联调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第三方社会力量资源,进一步丰富了警司联调和三调联动的内涵。
1.党建引领,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动”起来。草坪镇三角堆村曾经是一个各类矛盾纠纷频发,越级上访常发的“上访村”、“落后村”、“贫困村”。 这几年,村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委会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村“两委”班子从源头出发,实行综治网格信息化管理,成立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室,对矛盾纠纷做到早介入、早化解,确保解决纠纷不出村,现在的三角堆不仅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还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2.文化聚力,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活”起来。发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优势,精心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如《会熄火的麻将馆》、《劝赌歌》、《除陋习树新风》等,让广大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学习。同时通过幸福屋场建设弘扬宣传正能量,如枫林口村的娄家冲幸福屋场弘扬革命传统,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来。
3.村民自治,信访矛盾多元化调解“宽”起来。要真正做到矛盾不出村,村民自治很关键。草坪镇注重把村级协会打造成协助监督、协作村务、协调矛盾的管用渠道。草坪镇各村协会以“屋场会”“堂屋会”等形式,不定期召集村民在大树底下共商发展、共议村务。积极组织引导村级协会带领群众参与自我服务,有效拓展村级服务功能。如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生活单调等问题,部分村(社区)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邀请一些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牵头建立互助养老协会,将闲置学校、旧村部改造为娱乐室、阅览室、医务室等,打造一应俱全的“幸福屋”。
二、存在的不足
“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指合作社)运行欠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虽有改善但与全域美丽乡村仍有一段距离;乡村人才资源匮乏,基层组织还需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党员干部推进工作习惯于传统思维、惯性思维,创新不够,运用市场化、多样化手段不足;民生领域还有短板,生态环保、安全稳定任务繁重,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三、2022年工作思路
草坪镇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围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动“建设现代会常德”,“弘扬扛鼎精神、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草坪镇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聚力攻坚,砥砺奋进,全力完成各项工作。
(一)紧盯党建引领抓落实。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稻作源文化公司,打造了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稻田文化产业园。
(二)紧盯产业发展抓落实。继续抓好优质稻、茶油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搞好火龙果、孔雀、稻虾、稻蛙特色养殖扶持,重点支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形成1个万亩优质稻基地、1个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形成“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格局。
(三)紧盯保障和改善民生抓落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工作,依法整治安全隐患。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 领导包案、干部下访活动,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好脱贫攻坚成功,通过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帮扶人责任,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加大民政救助力度,落实大病救助、贫困助学、涉军补贴、低保等各项补助的发放,保证社会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