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桥镇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石公桥镇党委、政府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全力以赴,抢抓机遇,全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显著加强,有力推进了全镇经济持续迅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防线
加强领导,提高政治能力。镇党委将抓好党的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程,用严格的态度,抓落实的决心,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制度,进一步夯实支部“五化”成效,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使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强化督办,抓实重点工作。扎实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针,全镇共发展预备党员18名。在此基础上,由各基层单位推荐,评选石公桥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党员向心力,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干结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个主题每月开展专题学习与读书分享。通过组织镇村党员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基地等实践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使组织生活有人抓、有人管、有人促;积极发动镇村党员参与“鼎级传媒”APP线上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党员对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
从严治党,持续正风肃纪。加强村级财务监督,完成好财务审计。对全镇各村(居)2020年的村级财务进行了审计,坚持“互联网+监督”,每季度对各村(居)的财务在互联网上阳光公开;认真搞好124个农村集体资产(含资源)问题整改销号工作。
(二)、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防线
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我镇共有2个垃圾中转站,集中平台3处,74个板桶,80升垃圾桶6080个,共配有保洁员72名。我镇对各村(社区)组织开展多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检查,镇生态环保办以明察方式对村(社区)进行考核,加上市、区整治办的不定期明察暗访,各村(社区)人居环境工作有很大改善;我镇“爱卫协会”加强了对环境卫生的宣传推广力度,卫生费收取覆盖率均为90%以上,组织开展户与户、组与组互评共计30余次,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得到提高;成立巡查小组,党政骨干带队,切实做好农作物秸秆、垃圾禁烧巡查工作,有效防止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着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今年春季,我镇义务植树800多株,区直单位来我镇义务植树1250株。在森林防火期内,我镇在公路沿线重点林区等醒目地点共书写了永久性标语20条,临时性标语70条,张贴标语190多张。对中、小学生认真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共上防火课30节,发出公开信200封。今年,我镇生态环保办完成巡查20余次,接受处理投诉事件6起,下达整改通知书3次。我镇生态环保办共完成日常巡查30余次,接受处理投诉事件16起,下达整改通知书8次。其中处理中央环保组交办件1起,配合完成王家桥村镉污染农田治理与修复项目竣工验收。处理私采滥挖矿石案件1起,有效的制止了乱挖、采卵事件的发生。
(三)、坚持安全治理,筑牢稳定防线
抓矛盾化解,促大局稳定。我镇进一步落实信访领导包案,加强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化解,推进社会治理网格综合管理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加强重点人员的管理,上半年我镇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2起,成功调处52起,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多场次开展“6.19”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
抓专项行动,促工作成效。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主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了乡镇各村(社区)网格长及联网格干部“千名干警大走访、法律知识进万家”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介绍政法部门工作、征求群众意见、收集涉黑涉恶线索、积极解答群众疑问。严格把控食品安全,积极开展毒蘑菇、白板肉等宣传,定期进行食品抽样检测,开展“护脑”行动、“护苗”行动;大力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问题,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
抓普法教育,促依法治理。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普法教育相结合,与创建无上访村村相结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媒体,如网格微信群、朋友圈等传播媒介,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诈骗的宣传,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四) 、坚持保障民生,筑牢幸福防线
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石公桥镇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加强信息摸排,细化防控措施,一线查漏补缺,及时协调调度,分解防控任务,有效指导了各村居、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各级疫情防控管理办法,积极动员群众接种疫苗,充分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宣传展板等多方式、多渠道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村民提高防护意识,知晓防控知识,做好防护措施。每月对全镇理发店,水厂,学校,幼儿园进行防疫宣传检查。
扎实推进卫计专项工作。全年共办理发放一孩、二孩、多孩生育服务证205本;完成400多人次的流动人口协查及管理服务;新增上报失独人员11人,城镇奖扶23人,农村奖扶75人,对全镇奖扶、特扶、手术并发症人员逐一进行了年检;优生优育随访1200人次、药具发放3400人次;积极宣传卫生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结合“5.29”组织慰问特殊家庭近20余次,计生系列保险理赔金额4万余元。
扎实推进就业服务工作。镇劳动保障站组织辖区内有就业意愿的务工人员,参加鼎城区委区政府组织、人社局主办的各种专场招聘会,200余人参加;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0人,辖区内新增劳动力转移350人,组织辖区内劳动力参加培训15人;对辖区内的18000多名(男16-60岁,女16-55岁)劳动力信息和务工信息进行了全面核实。
扎实推进“两保”征缴工作。城乡居保全镇全年完成12465人参保缴费,缴费总金额6438600元,参保率完成率97.6%,基金征缴完成率117.68%,新增参保扩面68人;政府代缴人员578人;城居保征缴按上级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今年,根据上级政府部门的安排,对辖区内的16岁以上34943人进行了社保待遇“回头看”专项核查。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辖区内的社保待遇人员违规领取待遇的人员进行稽核,稽核人员493人,涉及金额490781.21元,确保了基金的安全。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筹资10386560元参保人员32458人。完成率91%。2021年对辖区内的城乡居民医保特殊门诊进行审核认定496人、新申报183人,颁发新证90本,涉及金额近30万元。
扎实推进农机安全工作。加强农机安全执法,严厉打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并与拖拉机驾驶员交通安全集中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解决农机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推进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防止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拖拉机挂牌率、持证率、检验率和驾驶人持证率,降低事故率,构筑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源头管理、安全监管三大防线。
扎实推进特困救助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启动全镇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专项治理工作。目前特困人员最高保障标准为520元/月/人,低保最高保障标准为400元/月/人。积极开展了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核对各类信息850余条。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发展”,以“抓党建、夯基础、凝合力、谋发展”的思路,抓好党建工作,学习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乡村振兴。
1、 建强组织,打造阵地。以各党支部为基础,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支部“五化”提质工程,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创建“五星支部”、党群服务中心。
2、 建强队伍,加强培训。不断优化村(社区)支部书记队伍,全面推行“一肩挑”,进一步巩固党组织核心。持续挖掘村(社区)优秀青年人才,建立后备干部库,壮大青年后备力量队伍,保证能及时有效输送新鲜血液;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现场观摩等形式,把新时代青年力量聚焦到我镇各项事业发展中来。
(二)、发展休闲农业,推动农旅融合。
1、做强老牌产业,保障“米袋子”。石公桥作为农业大镇,将以精为天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全镇五大稻谷种植合作社为依托,逐步建成“一带多基地”的万亩产香米业布局。
2、培育新兴产业,丰富“果盘子、菜篮子”。积极培育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突出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实现先富带后富,产业促就业。
3、促进农旅融合,充实“钱袋子”。积极打造以冲天湖水域为依托的垂钓休闲基地、三堰口片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园艺场片区水果采摘生态游等旅游景点,以农兴旅,以旅富农,把农产品变成旅游观光体验的消费品,把果园打造成乡村旅游的景点。
(三)、立足乡土文化,推动文化振兴。
因地制宜,挖掘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以乡村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1、 立足“文化+”,留住乡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是促进乡村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创新“文化+”模式,推动民间创意与现代科技融合,将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全过程,打造特色村镇。用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挖掘我镇红色资源,利用“不忘国耻”纪念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文化建设,形成发展合力。
2、 培育乡风,引领群众。以乡风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开展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老百姓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加强文明镇村创建,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摒弃落后习俗,移风易俗,敦风化俗。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整治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涵养文明乡风,营造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四)、做好人才规划,推动镇村发展。
人才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 拓宽育才渠道。优化人才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氛围,引导电商从业者回乡发展,完善基层农技人员培育、服务保障、激励考核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引导农业大户、大学生、企业家回乡创业、投资。
2、 打造育才平台。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人才培养,逐步设立综合培育基地,布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组织做好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村合作社和农民的培训工作。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越是深入基层一线,越要砥砺担当作为、矢志增强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谱写石公桥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