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铺镇2021年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计划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1.产业发展亮点突出。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实行“六统一”全程标准化生产,完成水稻推优4.82万亩,粮食种植9.4万亩,亩产高出全区平均产量200公斤,每亩增收500元左右。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产示范片和优质稻万亩示范片。亿泽农业合作社建成集种植、加工、仓储、营销全产业链省级农头企业。成功承办全市农机工作现场会。完成油茶新造700亩,疏密低改1200亩,中幼林抚育2000亩。集体经济做强做实。打造施家陂村集“农工贸”于一体的中小企业聚集区,企业总数达23家,带动就业500多人,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为村民增收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万元。突出“一村一品”,葛藤桥村建成“云溪谷”特色油茶生产示范基地和民俗博物馆。金陵桥村种植药材玄参50亩、食用菌2万包、羊肚菌2000平方米。官桥坪村种植大棚蔬菜15亩、羊肚菌8000平方米。港中坪村果道夫农庄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全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253.4万元,同比增长49.4万元,增速24.2%。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前列。编制《鼎城区乡村振兴谢家铺示范片建设规划(2021-2023)》,投入1100万元,对桥头社区惠春路至谢杨线向家巷段和唐家铺集镇进行道路扩宽、沥青罩面、排水管网建设、村庄绿化亮化等提质改造。投入资金300万元,完成两个墟场污水管道铺装2.7公里。筹措资金3300万元,重点打造“三纵两横”美丽乡道,建成陈家冲、老屋园、白羊幸福屋场和施家陂人大代表实践站,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全域推进。成功创建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施家陂、官桥坪、雷轰山、向家巷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施家陂、鹿角坪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匡家桥获评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市级美丽乡村。
2.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年对辖区内所有涉污企业进行了50次定期巡查,40次不定期突击检查,共下达整改意见书30份,从源头上遏制了污染源外排。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全年组织巡查208天,镇本级查处违规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行为16起。治砂治超专项治理有力推进。主动配合区直主管部门,在各临时取土场、洗砂厂安装24小时监控探头,对泓春轩、旭宸养殖场实施复垦复绿近200亩。全年组织对洗砂厂、临时取土场、盗采点巡逻巡查100余次,有效遏制全境非法盗采行为。加强对超载超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设置交通劝导站,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对超载超限车辆一律劝返,配合查处超载超限车辆130余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全镇厕所革命基本完成,2980座三格化粪池已投入使用。全面落实河长制,改善了农村水体。通过强化镇村考评力度,保障垃圾高效清运,建立长效机制,发挥协会作用,引导群众参与等方式,投入使用两个垃圾中转站,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全年多次被评为全区“五佳乡镇”,其中4-9月份被评为全市“十佳乡镇”。
3.有序推进乡村治理。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按季度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对企业实行一企一档、“四级”包保、星级管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百日大会战等各项安全生产主题行动,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共排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57家,排查隐患160余项,下达整改指令80余份,关停企业9家,行政拘留1人,警示约谈企业负责人6人,治理消除重大隐患73处,综合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社会治理持续优化。持续推进无访村(社)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采用“警司+”联调机制,全面排查矛盾纠纷139起,化解133起,其中处理复杂矛盾纠纷8起。回复群众来信来访130件,收转办市长热线电话237件,处理网上投诉信访8件。深化众创平安活动,全年共组织1200人次参加反电信诈骗、非法集资宣传。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黄赌毒”违法行为,有效管控特殊人员200名,社会治理指数全市名列前茅,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获评市级平安乡镇,施家陂、葛藤桥获评市级无上访村。乡风文明有效提升。制定“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全面开展“党员示范”“五星家庭”评选等主题活动。投入15万元,持续优化农村养老模式,结合“幸福屋场”建设,对闲置村部等场所进行改造利用,打造集娱乐室、阅览室、医务室、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互助幸福屋”,每天可容纳近2000名老人用餐和休闲,获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介报道。
4.全面保障民本民生。脱贫攻坚巩固拓展。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狠抓防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安排后盾单位领导、镇骨干结对帮扶19户监测户。完成2次项目库动态调整,其中今年下达的20个项目已完成资金拨付。完成小额信贷147万元。开辟98个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29万元,申报4个乡村振兴车间,解决至少20个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落实义教阶段教育助学补助510人次,落实“雨露计划”政策102人次、15.3万元。获评市脱贫攻坚考核先进单位。民生保障全面落实。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提质增效,建好、管好、用好村级服务平台,利用区级创新研发的视联网政务服务一体机,实现企业开办、小额信贷、涉农补贴查询等60多项便民服务“不出村、刷脸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到账12187人次,特困、重残、低保等重点对象政府代缴581人。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完成摸排农村低保345户、777人,城镇低保16户、36人,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33084人,医保资助对象参保率达100%,做到应保尽保。社会事业全面加强。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市区下达的疫苗接种任务和返乡人员摸排工作。对全镇9800户房屋进行安全排查,完成了22户危房改造,发放危改补贴资金50余万元。开展房屋普查工作,全镇28700个图斑已全部完成任务。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为各村配送新书2000余本。全年投入25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奖励优秀教师10人、优秀中学生120人次、“双一流”高校录取考生18人。精心策划文体活动,组织“汇聚正能量,释放新活力”镇村干部迎新年健康跑活动,充分展现了我镇干部良好的精神风貌。
5.自身建设严抓不怠。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两个确立”。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决策部署,全力推动,一抓到底,落地见效。履职能力稳步增强。实行岗责考核制度,增强干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便民业务集中办理。提高政府服务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多部门信息互联共享,协同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处置。持续开展青年干部读书班活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干部作风有效转变。严格落实考勤打卡制度。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三公”经费逐年降低。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认真落实市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常德”部署要求,深入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弘扬扛鼎精神、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奋力书写谢家铺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聚焦质量效益,更高层次推进产业升级。做实做强主导产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双季稻推广力度,重点办好区镇村三级书记示范点。计划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1.1万亩,落实粮食生产面积9.5万亩,争取总产4.9万吨以上,杜绝耕地抛荒。发挥“常德香米”高档优质稻万亩示范片优势,以省级农头企业亿泽生态农业公司为依托,继续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化种植、加工、仓储、营销全产业链。新造、疏密低改并举,后期管护并重,重点对园区、项目区、示范区合理布局,力争完成标准化油茶新造1000亩,疏密低改1000亩。依托云溪谷油茶基地和民俗博物馆,争取1家油茶深加工企业合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引领、品牌塑造,建立完善种植、加工、销售、观赏全产业链,促进茶油产业集群发展。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大力推进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深入摸清优秀人才底子,扎实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和“筑巢引凤”行动,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乡村振兴示范片、粮食生产万亩示范片、省级田园综合体、云溪谷油茶基地、小微企业工业园等优势,充分发动乡贤及群众,挖掘潜在资源,招引优质企业及人才落户。高质量促进三产融合。发挥近郊区位优势,在现有田园采摘、农耕体验、研学度假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各村(社)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指导各村(社)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村一品”,做到“差异化布局、互补化发展”。依托施家陂小微企业工业园,优质稻、茶油两张名片和食用菌、蔬菜、药材三大基地,补齐农旅融合短板,让产业更加兴旺,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收。
2.聚焦生态宜居,更大力度推进环境改善。防范化解生态风险。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全镇范围推进乡村振兴污水治理工作。持续推进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在节能减排、大气、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及监管方面下功夫。加强土地动态巡查,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从严从重从快处理非法挖砂取土行为,确保老百姓的绿水青山不受破坏。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抓住历史机遇期,通过乡村振兴谢家铺示范片的建设,辐射带动全镇19个村(社)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林业项目,计划义务植树10000株,发动各村(社)组户行道植树20000株。激发各村(社)潜能,采取以奖代投、以创促建、观摩评比的方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重点打造“两纵七横”美丽乡道,带动各村(社)至少建设一条示范精品路线、一个高质量幸福屋场、两个生态宜居“精品小组”。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落实319国道及铁路沿线综合整治行动,对国道及铁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提质。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每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暗访,每季度一考评、一通报。坚持落实日常保洁,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加快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污粪治理,完成年度改厕任务。提升农户垃圾分类减量意识,力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实现农村积存垃圾处理全覆盖。开展“三面五清”行动,继续争创省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
3.聚焦共同富裕,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意识,以项目建设促进乡村发展。对匡家桥至官桥坪村路面进行升级改造。力争申报农业特色小镇项目。按期完成公租房配套设施建设。争取两座小II型水库除险加固,唐支渠3000米疏浚,谢家铺水厂过滤、消毒池扩建。完成庙潭水系水轮泵站至G319国道沟渠综合改造,元桂水库泄洪道至沧水河道治理项目。完成水库主干渠2500米、100座小水源山塘清淤整修。督导各村疏通防渗主干渠、水库支渠30条,30000米。突出改革驱动。巩固农村土地确权、产权改革成果,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增70万元以上收入村1个、20万元以上收入村2个,其他村(社)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5万元。推进“多规合一”,全覆盖编制示范片各村庄规划,规范农村建房,实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连片统筹安排,确保村庄规划实用、管用、好用。注重保障联动。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力争2022年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提升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和新致贫。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务工人员返岗工作,落实稳定就业,发挥乡村振兴车间的作用,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就业。
4.聚焦治理有效,更实举措推进民生保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多措并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优化医社保参保、经办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强用工信息发布,扎实做好上级部门组织的招聘会等就业服务活动,宣传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擦亮“农村互助幸福屋”品牌,探索完成“农村互助幸福屋”延伸项目,严格落实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结果分等次发放物资,增强老人的幸福感。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众创平安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网格化管理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规范镇综治中心和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室建设,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有效化解并逐步减少信访矛盾隐患。扎实开展“情暖家庭”活动。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完成施家陂村“枫桥经验”试点。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收官战。坚持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牢固树立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强力推进“两车整治”专项行动,联合派出所、交警七中队、交管站不定期对非法加装雨具,不戴头盔行为予以处罚。对全镇无牌、无证、僵尸拖拉机进行全面摸底、上报、监管、整治,力争全镇不发生一起农机安全事故。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大两严一奖”、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安全基础。
5.聚焦自身建设,全力转作风强担当。旗帜鲜明讲政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带头做到接受任务不讲价钱、执行任务不摆困难、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实干担当善作为。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事事有人抓、件件能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答好“功成必定有我”的时代答卷,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用实干见证变化,用实干推动发展。持之以恒正作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加强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处置、扶贫资金、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