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人社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1-03-25 16:08 信息来源:鼎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获得荣誉

鼎城区稳就业保用工工作相继被人民日报(3月4日.13版社会.服务贴着心 踏实出家门)、央视17频道(巧打时间差“共享员工”破解用工荒)、央视新闻频道(4月11日新闻直播间.线上线下联动助力贫困劳动力复工就业)、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新闻客户端、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湖南民生网、常德日报(3月30日头版头条.鼎城区“点对点”稳就业保用工)等各级各类媒体推介。

(二)目标完成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593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47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展各类培训5369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1 %,其中岗位技能提升636人、新型学徒60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3780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两后生”30人)、创业培训 458人,开展创业培训后续服务63人。其他人员培训372人。参加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86732人、15594人、32312人、4902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6.77万人,分别征缴基金8.23亿元、2.26亿元、957.09万元、3595万元、1.06亿元,目标任务完成率100%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43家,征缴职业年金9599万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率83%,劳动人事争议到期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均达100%。

(三)重点工作情况

1.坚持就业优先,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一是精准“输出”农民工。疫情期间,成立了由人社、卫健、交通、交警等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工作专班。精准摸排辖区内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人信息、就业情况等,累计摸排登记区外务工人员就业信息近4000条。积极与长沙、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人社部门及用工企业对接,开通“返岗复工直通车”,分五批次将200多名工人送至长沙、深圳等地用人单位门口。联合交通、卫健等部门指导协助1500多名务工人员赴省外返岗复工。组建2支小分队深入乡镇协助蓝思科技、长沙比亚迪等省重点企业招工100余人。二是全力做好企业用工服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状况,全方位摸排就业意向信息,把现场招聘会开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建立了“三免费三保障”的招聘会举办机制,为参会企业免费印制招聘资料、免费提供车辆接送、免费提供工作餐。三是积极举办招聘活动。组织“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园区重点企业专场、贫困劳动力专场、退捕渔民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送岗下乡”、“点对点”供需见面会等现场招聘活动26场次。邀请企业419家,提供岗位22981个,进场求职15077人次,求职登记8513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733人次。联合知名微信公众号“鼎级传媒”举办线上招聘会13场次,参与单位379家,提供岗位23766个,收集线上求职简历1513份,约有1141人次初步达成求职意向。四是主动帮扶重点群体就业。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不断激发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的活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实现城镇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建立就业扶贫车间22个、补贴资金110万元。开发就业扶贫车间岗位623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46人,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专岗”1401个(人社部门出资的政策性公益性岗位83个,补贴118.784万),对未脱贫有就业意愿人员100%托底安置到位。申报交通补助3511人,补贴金额78.57万;贫困劳动力一次性就业创业求职补贴3711人,补贴资金111.33万元。按照相关政策对我区退捕渔民家庭困难对象进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目前牛鼻滩镇已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35个,蒿子港镇已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5个,贺家山农场作已开发退捕渔民公益性岗位3个。

2.坚持民生为本,大力实施社保“安民工程”。一是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报道、重点企业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力争将社会保险减费降负政策宣传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0年,共计减免各项社会保险9434万元,其中养老7558万元、工伤1488万元、失业388万元。二是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持续推进全民参保扩面专项行动,加大宣传力度,成立专班认真开展数据核实,全区共计导入数据177702条,新增登记9508人,总参保人数46.77万人,实现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顺利完成了全覆盖工作任务。三是优化社会保险经办工作。办理退休审批3425人,受理工伤认定申请444件、报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178人,建立社保卡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点,不断拓展社保卡的各项服务功能。四是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我区退捕渔民共计571人,截至12月15日,退捕渔民557人已全部参保,当年落实到人的社保补贴资金1236.28万元,参保补贴率为100%。

3.坚持服务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支撑工程”。一是做好人事管理服务工作。今年度共完成办理事业单位调入人员聘用手续537人、抽借调人员手续181人次、流动调配手续145人次,全年度共审核报批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3次,共发布23家单位、333个岗位计划(含公办高中14名,城区学校、农村学校173名)。组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11场,笔试参考考生5165人次,面试参考考生626人次。积极培养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新聘任高级职称72人,中级160人,初级209人。完成了2020年度120名高级职称、217名中级职称申报人员的资格初审及呈报工作。二是积极开展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做好“校企合作”引才文章,实行按需招生、订单培训。疫情期间,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做好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三是大力培养专技人才队伍。积极为我区专家及高层次人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全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信息进行核查及上报。

4.坚持公平正义,大力实施劳动“保障工程”。一是健全劳动关系监管机制。摸清全区劳动关系风险点,及时处置,避免出现不稳定因素。不定期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情况进行排查,对非法用工情况、工资集体协商、特殊工时制等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促进企业规范劳动用工管理。二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劳动用工执法专项检查,落实劳动保障常态化巡查机制,累计缴存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2061万元。2020年以来,劳动仲裁院接待群众咨询1038余人次,立案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9起,其仲裁决结案13起,调解结案107起,其他9起。劳动监察受理日常举报投诉38件,涉及金额达272万余元,向区法院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4起,立案查处2起,向公安机关移交案件1起。三是抓好依法行政工作。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全年共参与行政诉讼案件2件,民事诉讼案件1件,均已结案。受理、承办信访事项276件。其中,办理省、市交办案件1件;处理上级交办信访案件12件,有关部门转送信访件5件;处理个人来信8件;直接接待来访人员18人次;市长热线199件;区长热线、区长信箱、业务咨询、网上投诉共33件。全年无重大群体上访事件,圆满完成特别防护期的维稳工作,没有发生赴省进京上访。

5.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服务“提升工程”。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举办了每周主题党日活动、每月党员志愿服务、每季度在职党员进社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上党课,从严从实抓好党员党性教育,搞好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和微权力治理,严格执行党中央八项规定,加强财务收支和内控管理,开展人社服务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人社模式”。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攻坚、文明创建、招商引资、征收征迁等中心工作,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四)创新经验做法

1.着力构建疫情防控保障机制。面对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区人社局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善抓落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上级部门的各项政策,编印了《鼎城区疫情期间人社部门助力复产复工政策咨询问答》,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联合交通、卫健等部门成立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工作专班,分五批次将200多名工人送至长沙、深圳等地用人单位门口,指导协助1500多名务工人员赴省外返岗复工。组织“点对点用工服务活动”,极大地保障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需求。通过减免企业社保费、发放稳岗补贴、服务企业用工、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等一系列举措,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一系列组合拳有效纾解企业困难,为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2.着力打造稳就业的“鼎城品牌”。以“花岩溪”命名的月嫂、护工两个培训专业,于2020年7月2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成功。我们对这两个专业分别制定了《鼎城区职业技能品牌培训工作方案》,设计了品牌long,认定了常德市鼎城区兰芷职业培训学校、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常德市鼎城区小背篓职业培训学校等3家“鼎城区职业技能品牌培训基地”,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区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走上了品牌化道路,至11月20日,全区培训“花岩溪月嫂”531人就业396 人,培训“花岩溪护工”115人就业 84人,对合格结业的人员颁发《专项技能品牌合格证书》,就业率分别达到79%和73%;两项培训共发放培训补贴资金 138.8万元。

3.着力营造创业带动就业鼎城氛围。近年来,先后两次对创业孵化基地进行提质升级,孵化定位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文旅融合为重点,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创业孵化平台。同时,引入社会专业团队进行基地运营管理,对入驻项目从最初的提供免费办公入驻逐步发展延伸到创业培训、专家指导、政策咨询、项目推广、融资服务等全方位创业服务。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创新,创业创新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成果展、创业者赴高校研修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形成长效机制,以此营造创业氛围,吸引创业参与,提振创业信心。一大批青年人才通过参与创业活动走上创业之路,一大批创业实体通过展示推介得到成长。我区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常年保持在40家左右,滚动孵化创业项目100余个,入驻企业总产值从最初的1000余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5亿,带动就业人数达到1200多人。2019年被评定为市级示范基地,今年有望创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4.着力加强服务便民手段创新。围绕“最多跑一趟,一次不用跑”目标,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不断简化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积极推行“互联网+人社”,真正实现服务便民化、信息化。建立社保卡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点,全面推进“资金进卡”工作,在各合作银行支行均配备了制卡机,依个人意愿可随时完成社保卡的制作和申领;全面实现新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通过社保卡发放。

虽然,当前人社工作有序推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问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经济下行给就业带来较大压力,企业用工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加大,部分行业稳岗压力上升。二是我区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才政策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人才总量不足,留才机制不强。三是新生力量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劳资矛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易发频发。四是资源信息系统不能共享,各行业政策、证明材料、办理流程相互形成壁垒,“互联网+”发展有待进一步融合。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围绕就业抓创新,全面服务企业用工。全面落实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举措。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发挥好稳就业补贴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积极帮助企业渡难关。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工作,抓好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大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二)围绕社保抓规范,积极保障基层民生。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重点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全民参保计划”,加强预防工伤宣传,加大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最大限度减少多领冒领的风险,切实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三)围绕人事抓活力,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着力加强考试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成人事招聘和选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事业编管理岗晋升工作。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和监管。不断健全人才服务政策,开展校企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四)围绕维权抓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格落实行业监管和属地责任,紧盯建设领域工程项目欠薪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等违法行为。加强基层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养老保险退休审批程序和重大疑难工伤认定案件与法律顾问、法院、公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加大信访维稳工作协调力度。

鼎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