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8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谋划,坚强应对,围绕“三城四区五中心”这一主线抓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保持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综合
据初步测算,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8.1%,总量居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7亿元,增长3.4 %;第二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7.7%,其中工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190.1亿元,增长9.8%。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7:27.9:56.4,一产、二产占比分别减少0.9和0.2个百分点,三产占比提升1.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增12.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3.8亿元,增长1.6%;上划收入完成8.7亿元,增加2.3亿元,增长35.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8.5亿元,增加3.9亿元,增长26.6%。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8亿,增加3.8亿元,增长7.9%。
二、农业
201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7亿元,增长3.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1.65万亩,比上年减少6.86万亩;棉花种植面积10.97万亩,比上年增加0.06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2.01万亩,比上年增加0.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76万亩,增加0.25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61.88万吨,比上年减2.3%;棉花总产量0.86万吨,增3.92%;油料总产量7.63万吨,增3.06%,其中油菜籽7.39万吨,增长3.03%,油茶籽13669吨,减产16.39%。全年蔬菜产量51.53万吨,增长4.11%;柑桔产量3.02万吨,和上年持平。
年末出栏生猪59.8万头,比上年增4%;出栏肉牛2.15万头,增3.36%;出栏肉羊11.56万头,增长2.75%;出笼家禽1069.62万羽,增长2.55%。全年肉类总产量6.18万吨,增2.64%;禽蛋产量5.73万吨,增长2.67%。
全年水产品产量6.3万吨,比上年增3.8%。
全区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50家,新增106家。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91.71万千瓦,增长3%,农村用电量1.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6%,化肥施用量19.05万吨,比上年减少0.73%,农药使用量1421吨,减1.11%。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7449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净增14家,达126家,产值过亿元企业73家,同比增加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6%,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润16.9亿元,增长116.6%,实现利税21.1亿元,增长82.7%。规模以上工业中,有亏损企业18家,亏损面14.3%,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867万元,比上年减少3.8%。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新产品产值21.2亿元,同比减少19.4%。规模工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9%,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元,同比减少2.5元。
全区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有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03亿元,增长7.5%。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5.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减少0.2%,非国有投资增长21.5%,民间投资增长28.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4.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7.4%。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43.9%,工业技改投资下降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5.2%,民生投资下降48%,生态投资增长40.8%,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5.6%。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5.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商品房销售额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住宅销售额38.3亿元,比上年增长39.8%。2018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84.1万平方米,减22.4%,其中住宅120.7万平方米,比上年减23.9%;商品房销售面积73.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3%。商品房待售面积7.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8万平方米,减34.1%,住宅待售面积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万平方米,增67.1%。商品房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5739元,比上年每平方米增加952.3元;住宅销售均价每平方米5481元,比上年每平方米增加1157.4元。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2018年年末全区社会车辆拥有量为131882台,增加20840台,其中汽车新增6529台。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2015万吨公里,下降7.8%,旅客周转量13100万人公里,减少6.4%。汽车总站每天发送旅客3560人次,减少55.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040.75万元,比上年增14.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359.63万元,增长18.12%;电信业务总量12217万元,增长17.1%;移动业务总量24581.72万元,增长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51万户,减少0.14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66.38万户,增加9.4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6%;互联网宽带用户13.18万户,新增2.26万户。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为60.4%,比上年增加14.7个百分点。
六、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桥南市场成交额33.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新兴业态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1.37亿元,同比增长9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0.7%,比上年提高个0.3个百分点。
全年引进外资130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引进内资金83.5亿元,比上年增加7.4亿元,增长9.7%。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599万美元,同比增43.7%。
全区有旅行社1家,旅游门市部11家,湖南省5星级乡村旅游服务点10家,3A景区3个,4A景区1个,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床位数12625张。全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687.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3%,游客过夜173.64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75亿元,其中一日游收入28.13亿元。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2亿元,比上年减少1亿元,减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1亿元,增加3亿元,减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3亿元,增加57亿元,增长27.69%,其中农业贷款69亿元,下降8%;工业贷款29亿,下降2%。。
全年各项保费收入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13亿元,减少33.5%;人寿保险收入2.14亿元,增长1.4%。保险赔付额7733万元,同比减少21.4%,其中:财产保险支付赔款6570万元,减少24.5%;人寿保险支付赔款1163万元,增长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8年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08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学前教育124所,比上年增加7所;义务教育77所,其中小学45所(含点校11所),初中20所,九年一贯制12所。高中阶段教育6所(含淮阳、朗高两所民办)。共有在校学生49905人,其中高中7057人、初中12552人,小学30296人。在园幼儿20020人。共有在职教职工4088人,其中专任教师3724人(不含幼儿园)。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100%,初中升学率为98.73%,高中升学率90.36%。普通中学师生比为1:10.9;普通小学师生比为1:5.2。
全年专利申请803项。专利授权4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件。
2018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1.8亿元,比上年增加49.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4%,比上年增加2.9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年末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1个,演出场次6006场,观众58万人次。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16251册件,新增5000册件;书刊文献外借册次25000册次;发放有效借书证7030个,新增130个,图书流通26000人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3个。全年数字电视实际用户达39150户。全区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8个,拥有病床4597张,卫生技术人员2946人,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551人,注册护士982人。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6.06张、3.89人、2.05人和1.3人。全区有乡镇卫生院36个,拥有床位2747张,卫生技术人员1494人。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3人。全年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2988人,上升18.8%,报告死亡11人。
2018年度参加国家级比赛取得了1金1银,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了8金8银10铜的佳绩。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187个,场地面积252.76万平方米。全年销售体育彩票6908万元。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实有耕地78030公顷,其中旱地11877公顷,水田66124公顷。2018年完成造林面积4867公顷,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4.01%。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38%。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12.95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5.96%,单位GDP能耗下降2%。规模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全年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4.1万吨,同比下降4.8%,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动率为-12.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3.04%。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86%,其中工业用电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19%,生活用电4.2亿千瓦时,增长10.67%。
城市污水处理率75%,空气质量达标率81.1%,地表水达标率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100%。
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人,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05人,同比下降0.1%。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起,比上年增加24起,死亡23人,死亡人数增加22人.直接财产损失1.7万元,比去年下降75.7%。
全区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8.5%。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5.68万人,比上年减少5.8%,其中:城镇人口18.42万人,乡村人口57.26万人。全区男性人口38.51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37.17万人,占总人口的49.1%。0-17岁人口11.01万人,增长1.6%;18-34岁人口16.42万人,下降2.2%; 35-59岁人口30.59万人,下降0.1%;60岁以上人口17.67万人,增长1.1%.
2018年,全区出生人口6587人,人口出生率为8.7‰;死亡人口4815人,死亡率为6.4‰,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全年共迁入1842人,迁出4748人,净迁出2906人。
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11元,增长8.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47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500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208元,减少3.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17年的2.15:1缩小到2.13:1。
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72769人,比上年增长6.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31050人,增0.1%;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081人,比上年减少0.3%;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0087人,减少0.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8019人,增长1%。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02人,减少25.8%。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73.87万人,参保率为100%。今年城镇新增就业59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
全区有养老机构29所,床位5632张,年末在院1862人。救助站1个,全年救助1563人次。有社会福利企业2家,安置就业职工43人,其中残疾职工20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81.2万元,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4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0人;农村居民9835人,增加460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5872人,比上年末减少369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合医疗人数36995人,直接医疗救助16385人次。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款175.28万元,受益453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