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常德市鼎城区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15-05-05 11:47 信息来源:鼎城区统计局
字号:【

2014年,区委、区政府紧密围绕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城市经济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区经济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

一、综合

据初步测算,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70元,比上年增长10.5%,总量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3.12亿元,增长9.4%,其中工业增加值70.06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03.26亿元,增长15.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9%、34.8%和43.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4%。

全年财政总收入14.19亿,比上年增长3.5%。公共财政收入9.51亿元,比上年增加1.42亿元,增长17.6%。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98亿元,增加0.34亿元,增长6.0%。公共财政支出33.92亿,增长16.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7亿,增长10.8%。

二、农业

2014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3.17亿元,增长4.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5.69万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棉花种植面积 18.56万亩,比上年增加1.72万亩;油料种植面积61.51万亩,比上年增加0.5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9.83万亩,增加0.89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66.98万吨,增长1.5%;棉花总产量1.75万吨,下降16.5%;油料总产量6.58万吨,下降0.5%,其中油菜籽6.32万吨,下降1.0%,油茶籽1.59万吨,增长4.3%。全年蔬菜产量41.75万吨,增长16.1%;柑桔产量3.36万吨,下降2.4%。

年末出栏生猪82.84万头,比上年增长2.6%;出栏肉牛2.42万头,增长2.5%;出栏肉羊11.15万头,下降6.4%;出笼家禽1238.8万羽,下降3.8%。全年肉类总产量8.15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6.13万吨,增长0.3%。

全年水产品产量7.27万吨,比上年增长2.6%。

全区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4家,新增87家。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78.01万千瓦,增长3.5%,农村用电量1.3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化肥施用量20.61万吨,比上年增长1.3%,农药使用量1482吨,增长1.1%。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10.7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4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70.06亿元,比上年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净增13家,达7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7家,同比增加6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60亿元,比上年下降15.8%,实现利润9.08亿元,下降39.2%,实现利税13.05亿元,下降39.9%。规模以上工业中,有亏损企业6家,亏损面8.0%,比上年收窄0.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170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0%,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5658万元,比上年下降22.5%。

我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有7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43亿元,下降4.5%,实现利税总额1.03亿元,较上年下降2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额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住宅销售额9.51亿元,比上年下降22.5%。2014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21.34万平方米,增长

51.3%,其中住宅98.54万平方米,增长51.1%;商品房销售面积25.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85万平方米,分别增长4.6%和3.2%。商品房待售面积21.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12万平方米,住宅待售面积18.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2万平方米。住宅销售均价每平方米3986元,比上年每平方米增加627元。

五、交通运输与邮电业

2014年年末全区社会车辆拥有量为101020台,新增7403台,其中汽车新增5779台,摩托车新增1361台。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10570万吨公里,增长0.5%,旅客周转量111085万人公里,增长9.8%。汽车总站每天发送旅客13228人次,增长0.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850万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370万元,增长16.1%;电讯业务总量7780万元,增长16.1%;移动业务总量36700万元,增长16.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3万户,减少0.97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45.2万户,新增5.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9.3%,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互联网宽带用户5.14万户,新增1.6万户。互联网宽带普及率为21.3%,比上年增加6.8个百分点。

六、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桥南市场成交额2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

全年引进外资5090万美元,比上年增加721万美元,增长16.5%;引进内资金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2.7亿元,增长31.1%。

全区有旅行社1家,旅游门市部6家,省级旅游示范点1个,花岩溪由3A景区升级为4A景区。全年各景区共接待游客52.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游客过夜22.2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27.97万元。

七、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9.42亿元,比上年增加28.72亿元,增长19.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2.87亿元,增加24.47亿元,增长2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67亿元,增加25.25亿元,增长28.2%,其中个人贷款22.81亿元,增长28.6%;企业贷款35.04亿元,增长42.2%;农业贷款57.06亿元,增长20.7%。

全年各项保费收入23713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616万元,增长27.0%;人寿保险收入15097万元,下降1.9%。保险赔付额4723万元,同比增长13.0%,其中:财产保险支付赔款4261万元,增长11.5%;人寿保险支付赔款462万元,增长30.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4年全区拥有中小学校96所,比上年减少6所,其中:普通中学42所,减少1所;普通小学54所,减少5所。在校学生49170人,比上年下降4.0%。在园幼儿13699人,下降2.9%。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3.7%,初中升学率为94.9%,高中升学率68.8%。2014年末,各类学校拥有专任教师5036人,比去年同期增长8.2%。普通中学师生比为1:8.8;普通小学师生比为1:14.8。

全年专利申请364项。专利授权13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4件。

2014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4.6亿元,比上年增长5.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01,比上年下降14.3%。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年末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场次187场,观众84150人次。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05251册件,新增3000册件;书刊文献外借册次49500册次;发放有效借书证4626个,新增383个,图书流通35100人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各1个。全年数字电视实际用户75856户,新增数字电视用户7875户。全区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8个,拥有病床2338张,卫生技术人员1779人,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813人,注册护士622人。每千人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3.1张、2.3人、1.1人和0.8人。全区有乡镇卫生院34个,拥有床位1134张,卫生技术人员86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9人。全年甲、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2857人,增长41.9%,报告死亡7人,增加4人。

2014年度参加国家级比赛,获金、银牌各1枚。参加省级比赛取得了18金12银25铜的佳绩。全区拥有各类体育场地16个,场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20万元。

十、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实有耕地77973公顷,其中旱地8768公顷,水田69205公顷,2014年完成造林面积 4113.4公顷,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3.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8%。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24.54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5.6%,单位GDP能耗下降3.05%,全区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1.4%。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5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4.8%,其中工业用电2.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0.6%,生活用电2.81亿千瓦时,增长38.5%。

城市污水处理率85%,空气质量达标率56.2%,地表水达标率100%,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45%。

全区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6人,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5人,同比下降6.2%。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0起,比上年下降11.1%,死亡33人,增长13.8%,直接财产损失44.51万元,下降309.1%。

全区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到9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6.25万人,比上年下降0.03%,其中:非农业人口10.61万人,农业人口65.64万人。全区男性人口38.93万人,占总人口的51.06%,女性人口37.32万人,占总人口的48.94%。0-18岁人口10.34万人,增长0.19%;18-35岁人口17.57万人,下降0.85%; 35-60岁人口31.72万人,下降1.37%;60岁以上人口16.60万人,增长5.60%,

2014年,全区出生人口7749人,人口出生率为10.16‰;死亡人口3773人,死亡率为4.95‰,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72‰。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85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0998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584元,增长3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36元,增长33.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13年的2.25:1缩小到2.20:1。

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4507人,比上年增长2.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7002人,增长3.8%;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744人,下降3.4%;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1055人,增长0.1%;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877人,增长10.4%。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437人,增长6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61.24万人,参保率为97.4%。今年新增就业70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全区有养老机构47所,床位2740张,年末在院1327人。救助站1个,全年救助958人次。有社会福利企业6家,安置就业职工184人,其中残疾职工77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298.8万元,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9679人,比上年末减少499人;农村居民29849人,增加6150人。农村集中五保供养人数1318人,比上年末增加114人,农村分散五保供养人数5739,增加68人。城乡医疗救助人数31316人,直接医疗救助2226人次。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款85万元,受益2080人次。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