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鼎城区统计分析第六期(综合)
1-4月我区经济呈现“三好一强”的特点今年来,在区委政府“开放强区,产业立区”战略部署指导下,我区大力推进“三城四区五中心”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一季度以来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呈现“三好一强”的特点。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亮点
(一)产业运行好。农业生产形势好。为深入推进粮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鼎城区以提品质、转方式、增效益为目的,全区大面积推广高档优质稻生产,把高档优质稻生产作为产业立区三五行动计划的重点产业之一,高档优质稻生产只适应于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今年以来气温日照条件总体有利,中稻中的优质稻面积进一步扩大,预计中稻优质稻播种面积增长79.17%,早稻中稻生产势头好。牛羊家禽生产向好。工业经济运行好。1-4月,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9%,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通用设备制造产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贡献。4月份,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3.6。服务业增长势头快。财政金融增长好。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为25.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4%和28.3%。
(二)发展质量好。新兴动能蓄力成长。1-4月,全区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3.1%,占全区投资的比重为32.3%,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2倍。1-4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6.5%,比一季度加快1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7.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72%,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86%。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1-4月,财政民生领域支出中,城乡社区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49.7%和27.8%。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5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5%。
(三)经济效益好。降成本增效益成效明显。1-4月,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2.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21%,同比提高2.58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35元,同比减少1.87元。财税收入质量趋好。1-4月,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1%,比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长53.3%,同比加快76.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减少7.2%,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6.9%,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
(四)增长动力强。产业投资活力增强。1-4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比一季度高0.8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75%,高于全部投资59.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分别增长40.2%和170.4%。消费市场平稳增长。1-4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比一季度低0.3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平稳较快增长。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81.5%,同比加快376.5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24.2%,同比加快9.1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长7.9%,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加快崛起。1-4月,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468万美元,增长4.24倍。其中,出口增长6.28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28%,实际利用内资增长7.93%。
二、需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待优化,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下降。近年来,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中与人们生活、交通出行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速。今年以来,按照三大攻坚战的要求,全区全面开展了规范清理PPP项目和严控地方债务的举措,再加上银根收紧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基础设施投资快速下滑。1-4月,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仅增长0.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21%缩小至18.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18.4%。民生工程投资同比下降78.2%,生态环境投资同比下降31.2%。
目前我区固定投资工作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家、省对上报有了新的最严格的入库要求,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数据必须要有项目现场、视频和在线监管平台截图,所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求有国家的计划批文投资项目代码,方可入库。
2、部门项目、责任落实不彻底,没有专门人员组织项目上报和项目入库,政令不通,我们找不到人给我们提供数据和基层报表(包括5000万以下进度报表),截止到4月份,5000万以下项目入库6个,5000万以上项目入库4个。
3、各上报项目单位不配合统计部门。截止到2018年4月的报表,所有在库项目还有十几个单位未上报进度数据,其它都是我们在无上报单位无上报表的情况下评估上报的(如现状不能得到改变6月份我区固定资产数据将为负增长),存在很大的统计责任风险。
(二)工业经济尚未摆脱困境。今年以来,我区工业经济增长主要源于部分传统产业的拉动,但部分行业或因市场需求不足,或因经营不善,或因环保不过关,导致停产企业比重依然高达7.4%,比一季度回落2.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和效益指标增速均有所下滑。主要表现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增速回落,同比分别回落0.8%、3.76%、9.91%;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79.9%,亏损企业个数增加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7.1%,同比下降1.32%。1-4月份,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5.5%,造纸和纸制品同比下降77.7%,纺织业同比下降67%,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同比下降52.8%,金属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5.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6%。此外,随着安全生产、环保治理的力度加大,我区部分区域支柱产业承压较大,后期保持平稳增长还需多下功夫。
(三)我区商贸地位逐步下滑。受电子商务严重冲击和转型升级缓慢等原因影响,桥南商圈聚散功能弱化。表现在桥南商贸市场退化为“三道贩子”,批发地位丧失,人气、财气不旺,昔日人成海,货成山,钱成捆的繁荣景象现在少见,同时,年销售额由原来的上70亿,下降至现在的20多亿元。大型的知名业态较少。一直以来,江南城区像江北城区“万达”、“友阿国际商城”一样的大型知名商业综合体较少,人气、财气很难提升。1-4月,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全市排名从长期以来的第2名下滑到第5名.
三、对策建议
(一)稳定投资带动效应,促进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加大项目入库力度,按照投资制度改革后的要求,备齐入库所需资料,动工项目一定要入库,才能做到应统尽统。
(二)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我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继续深化企业改革、节能降耗;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轻工业企业。经营不善和业务量不足无法延续生产的企业就要根据市场情况,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环保检测不过关的企业就要改革企业生产技术,争取达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我区工业生产才能继续稳中向好发展。抓好桥南工业园搬迁前期工作,尽量减少因搬迁而造成企业的停产。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当前,全国经济增长已经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我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持我区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推动服务业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促进我区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二是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以适应和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为最新要求,聚焦服务消费、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六大领域,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开发新型服务,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三是做好金融、保险、电信、邮政、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衔接,在每季度数据分割时尽量倾向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