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鼎城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2017年,我区高举“抢抓新机遇,建设新江南”旗帜,加快建设“三城四区五中心”,以“四讲四比”为总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市排名第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1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45.8亿元,同比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0.7%。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比二季度当季提高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17.9:22.1:60.0。
(一)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完成全区农业总产值59.7亿元,同比增3.4%。早稻产量为349公斤/亩,比去年增加3公斤/亩,总产量28.1万吨,增1.07%。生猪出栏止跌回升,前三季度出栏59.02万头,增0.6%。
(二)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1.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在装备制造业复苏的带动下,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6.1亿元,同比增18.45%,其中新产品产值12.98亿元,同比增15.7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9.6亿元,同比增9.4%,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2.6个百分点,与8月份持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用电3.24亿千瓦时,同比增4.18%。
27个大类行业里,增加值增幅最大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117.6%,其次是金属制品业45.4%,汽车制造业38.3%,医药制造业27.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3.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2.5%。
2.规模工业效益进一步好转。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3亿元,增24.8%,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6.2亿元,增长11.8%,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扭亏为盈。利税总额9.3亿元,增长10.2%,比去年同期加快9.2个百分点。
3.工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19.34%,增速比上半年提升2.4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0.9%,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分领域统计来看,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领域分别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2.2亿元、5.6亿元、0.1亿元和0.9亿元,增速分别为54.65%、41.23%、53.58%和105.42%。
4.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9.9%,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84.1%,比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5.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能耗变动率2.1%,比1-8月份下降62.7个百分点。综合能耗18.4万吨标准煤,增11.71%,增幅比1-8月回落66.39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
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同比增2.8%,增幅比1-8月回落1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4.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2亿元,同比减0.66%。商品房新开工面积38.2万平方米,下降52.08%。商品房销售面积42.4万平方米,增62.66%;商品房销售额20.5亿元,增73.36%;商品房待售面积1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9.76%。
(四)服务业大幅增长
服务业已占我区经济的半壁江山。前三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11.6。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5.3亿元,同比增83.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72.8%,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
(五)居民收入增长平稳
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7元,增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3元,增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93元,增8.5%。
(六)财政收入质量提高
前三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亿元,同比增16.27%,增幅比1-8月提升3.47个百分点。其中非税收入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1.8%,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3.2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受环保政策影响,全区畜牧业牲猪和家禽推进退养,落实环洞庭湖养殖污染治理问题影响,石板滩、周家店、双桥坪等乡镇都有明显下降,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鸡鸭鹅)较上年下降0.54%。期末生猪存栏数下降了2.02%。
(二)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过低,核算国内生产值时,贡献率不够高,导致工业增加值增速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偏低。
(三)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少,导致投资后劲严重受阻。国家对投资项目入库资料审核严格,导致资料不齐全的项目无法入库。目前我区5000万以下项目在库数比其他县市少了近300个。前三季度全区5000万以上项目110个,5000万以下253个,房地产项目31个,从6月到9月5000万以下项目入库个数仅有13个。
(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宏观经济指标影响,评估结果导致我区居民收入增速偏低排名靠后。三季度数据40%是根据8月份宏观经济指标权重评估,评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具体权重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5,金融机构住户存款月增速10,二产业增加值4(评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此项换为一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2,GDP增速8,三产业增加值4,个人所得税2。根据8月份上述指标计算的结果显示,我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共有4项,分别是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第三产业增加值-0.4%,个人所得税-14.6%。
三、对策和建议
1. 充分发挥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优质稻产业、油茶产业、高效生态养殖业、蔬菜产业、花木产业和特色林果业,打造以谢家铺、黄土店、草坪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精为天、敬佩粮油、连丰米业、勇福米业为龙头的加工园,做好油茶低改项目。
2.切实做好投资项目入库工作,确保我区项目能够客观反映我区经济发展现状。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发展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房地产业和餐饮住宿业。提质改造桥南商圈,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建设阳明湖和临江商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改造新建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