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后期对策建议
经济企稳向好,但下行压力依然巨大
—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后期对策建议
今年来,全区上下围绕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奋斗目标,科学谋划抓发展,鼓足干劲奔小康,经济运行总体态势企稳向好,但由于国际、国内形势不明,后期经济运行仍面临严峻挑战,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必须抢抓机遇,坚持推进科学跨越。
一、上半年基本情况:经济增长回升,总体形势企稳向好。
经济总量继续增大,增幅赶超省市水平。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各项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达到116.92亿元,增幅8.1%,高于省(7.6%)市(7.5%)水平。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9.86、28.92和67.84亿元,增速分别为3.0%、5.6%和10.9%。
1、农业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二季度农业总产值33.24亿元,增幅3.2%。牲猪出栏为42.01万头,同比减4.24%。水产品产量为35826吨,同比增长0.03%。
2、工业生产困境中上升,但增长速度不平稳。与去年全区工业生产上半年负增长相比,目前全区工业生产继去年下半年企稳回升后仍保持稳定增长,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拉动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4.3亿元,同比增长11.2%。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增幅5.7%.
3、商贸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商贸经济作为鼎城经济的品牌和支柱,区委政府一直紧抓在手,发展较快。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完成70亿元,增幅12%。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上半年完成8.83亿元,同比增长14.8%,位居全市首位。益丰大药房上半年不断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开张新门店,销售额同比增加30%,网络销售同比增加85.5%。
4、对接国家投资重点,城乡投资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沅澧垸河湖连通工程、常德市鼎城区湘西北机电交易中心、沅澧快速干线鼎城段改建工程、鼎城区善卷垸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的投资,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亿元,增幅16.4%。
5、居民收入持续上升。随着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51元,同比增8.4%;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938元,同比增9.7%。全体居民人均收入11642元,同比增9.2%。
二、问题:面临着大环境经济下行拖累,企稳基础尚待巩固。
(一)农业
1、据20个农业监测点100个样板框抽样调查,仅有70%左右样板种植水稻,部分样板框内几乎无双季稻或者改种了其他,可能影响全省粮食大县的位置。受低温影响,早稻减产10%左右。
2、据50个牲猪调查户初步监测,存在着无台账或不按要求上报的情况,基础工作需要进一步夯实,否则可能影响牲猪调出大县的位置。
(二)工业
1.经济持续低迷,规上工业企业盈利下降,没有新的税收增长点。受机械行业业务下滑影响,产品滞压,规上工业亏损个数有10个,造成上半年月利润总额仅31204万元,同比下降21%,同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6968万元,同比增21.3%。上半年中联重科汽车起重机亏损1871万元,特力液压亏损1362.5万元,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盈利由去年的14906万元减少到今年的9194万元,下降38.3 %。
2.能源消耗量增速较高。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为64068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7%。其中综合能耗增长较多的有洞庭纸业和南方水泥等企业,分别增加2127吨和1147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动率为4.8%。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优,上半年,全区281个在库项目中,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52个,仅占18.5%,难以支撑全年298亿元的目标任务。
(四)根据对3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的走访,服务业发展问题较多:1.经济不景气,企业经营艰难;2.税务压力大,企业不敢入规;3.政策制约多,企业发展受限;4.电商发展慢,已落后其他区县。5.服务业经济总量做大与安全生产矛盾加大。驰鑫和泰德祥两家危爆运输企业因此而迁至武陵区。
三、建议: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协同发展”的机遇,坚持推进科学跨越。
(一)努力加大个转企的工作力度,保证规上企业增加60-80家。特别是把新入规农产品加工企业做为重中之重,8月份以前建议完成20家以上(如中河口河州甲鱼,农村各个合作社,勇福农业等)保证不少统。
(二)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并确保投资方向符合国家投资方向或对GDP有贡献作用(新型材料、高新技术、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民生工程等方面);要与区委、政府“十三五”规划,与洞庭湖五个专项整治项目,与高新技术孵化器、农村清洁工程相吻合。
(三)认真搞好农业、畜禽监测点的样板培育,摸清底子,找准解决办法,做出一点一方案,并及时与国家调查队搞好衔接。农业方面,抓中稻、晚稻后期的培管,力争中稻和晚稻有较大增产。畜禽方面,加强与监测户的联系,按要求做好统计台账,做到账表一致。
(四) 城乡增收的建议。
1.继续积极引导农户以出租、代耕、入股等形式规范,有序流转土地,逐步形成专业大户路子,将土地流转成为推广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武器和重要途经,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推进器”。
2.积极扩大就业,引导居民自主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充分利用桥南市场、工业园的商贸及工业基础,加强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带动居民就业观念转变,提高自主创业积极性,优化服务,改善环境,降低创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