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审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鼎城区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和“六大专项行动”、区“四力五字文章”,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严肃组织生活,筑牢坚强堡垒
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1.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党员大会3次、支委会12次,上党课4次,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联合鼎城区主要领导异地交叉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讲活动,进一步坚定了审计初心,深化了“支部建在审计点、党建促审抓融合”品牌打造。
2.着力打造清廉审计机关。充分发挥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组监督责任,将廉政责任压实在审计第一线并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紧扣作风建设,着力打造清廉审计机关,开展了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筑牢了廉洁底线。
3.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师徒结对传帮带制度,给年轻干部“开小灶”,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抽调2名干部参加区委巡视巡察工作,3名业务骨干参加审计署和省市审计机关的重点项目审计,汲取审计前沿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积极参与全市审计系统“五四杯”审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并获二等奖,在全市审计系统第二届“金审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优秀集体”“优秀审计能手”等多项集体及个人奖项,充分展现了鼎城审计干部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
(二)强化审计监督,依法履职尽责
全年完成审计项目25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8.15亿元,其中违规金额0.18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7.97亿元。完成工程竣工结算审计项目158个。提出审计建议106条,提交审计信息34篇;审计移送事项11起;提交审计要情3篇;获评全市优秀审计项目2个。具体情况如下:
1.创新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积极配合参与全省首次省、市、县三级联动,突出“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落实、政府债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存量资金及库款保障、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等六个重点内容,充分发挥大数据审计效能,一体推进预算执行审计。
2.扎实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聚焦领导干部权利运行和责任落实,如实反映问题,准确界定责任,客观做出评价,激励干部更好地履职担当作为。今年已完成对区林业局、科技局、工信局、公路养护中心、环卫中心、发改局等6个单位及十美堂镇、蔡家岗镇等2个乡镇经责审计。
3.全力做好政府投资审计。进一步防范政府投资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完成工程造价结算审计项目158个,送审金额15.5亿元,审减1.74亿元,审减率11.2%。有效遏制了工程领域的高估冒算,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4.切实开展民生项目审计。紧跟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备粮轮换、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粮食安全重点领域,对湖南常德国家粮食储备库购销存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项目进行了决算审计,守护了粮食安全底线。对产业扶贫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后盾单位支持贫困村发展产业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促进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
5.强化审计整改及结果运用。一是加大移送查处。全年共向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1起、移送处理人员1人;移送处理金额1284万元;审计监督利剑作用进一步发挥。二是强化督促整改。不定期联合区人大财经委、区政府督查室等开展整改落实情况督查,推动各类问题“清零销号”。三是提升建言献策水平。加大审计成果提炼和报送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认真配合人大监督工作,跟踪督促审计查出问题整改。
(三)服务中心大局,发挥审计力量
积极履职尽责,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1.积极落实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工作,选派了1名驻村干部到中河口镇东北湾村、中河口村开展帮扶工作。夯实联系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集体经济,全体班子成员结对帮扶东北湾村脱贫户10户22人,千方百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2.工会、妇联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成效突出,被评为全区工会工作、妇女工作先进单位,获得鼎城区“五一劳动奖状”,并被评为常德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3.以党建为引领,用心参与文明创建、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干部主动作为助力文明创建,充分展现了省级文明单位的良好精神风貌。积极响应号召,始终冲锋在抗疫第一线,舍身忘我、甘于奉献,用心用情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平安。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鼎城区审计局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开展好研究型审计,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加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维护安全稳定、促进自我革命等重点领域,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确保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一)紧扣重大政策措施落实
加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关注各单位各部门落实“六稳”“六保”情况以及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情况,重点跟进六大强农”行动、乡村振兴、“五好”园区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着力揭示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二)紧抓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着力规范区本级预算执行,重点关注“四本预算”编制执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政府重大投资落地、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存量资金和闲置资产盘活、一般性支出压减、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情况,把公共资金看护好,推动财政收支提质增效,促进防范化解风险。
(三)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紧扣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风险防范,以及廉洁从政从业等情况,着力揭示和查处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决策不当、失职渎职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为建设清廉鼎城贡献审计力量。
(四)夯实民生实事审计
重点关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等各类民生政策的落实、民生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及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等情况,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各项政策更加惠及和保障民生、民生资金更好发挥效益、民生工程安全高效建设和运营。
(五)加强政府投资审计
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投资绩效和项目建设质量为目标,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重点关注立项建设程序履行、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等情况。
(六)做深做实审计整改
进一步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查机制,促进审计成果与反腐倡廉、巡视巡察、干部考核有效结合。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人大监督贯通协同,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促进及时整改、堵塞漏洞、完善管理,着力破解“屡审屡犯”问题。
(七)深化大数据审计运用
不断完善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型,推深做实研究型审计工作,深化大数据审计运用,全力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八)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抓好能力建设,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着力抓好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八不准”工作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