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3-03-29 16:11 信息来源:鼎城区乡村振兴局
字号:【

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三落实一巩固”,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今年工作开展情况

1.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紧盯返贫红线、筑牢巩固防线、兜住民生底线,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一是强化动态监测帮扶。围绕收入支出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核心指标,定期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防返贫防致贫全面排查,对全区18万多个农村家庭逐户开展拉网式普查,核准每一个农户的真实情况,进行精准画像,严格落实收入、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十纳十不纳标准,重点落实“五必纳”的要求,排查确定监测对象。截至目前,全区共纳入监测对象1611户3599人,其中未消除风险790户1571人,已消除风险821户2028人。二是持续提升保障水平。区分监测对象风险类别,进行精准施策。对老弱病残等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以“帮”为主,及时落实医保、低保救助、特困供养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以“扶”为主,重点抓好稳岗就业、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消费帮扶,确保家庭稳收增收。对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监测对象,以“引”为主,加强扶志扶智,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支持鼓励通过就业产业勤劳致富。坚持“标准不降低、政策不断档、帮扶不打折”的原则,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到应纳尽纳、应兜尽兜。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大病救治应治尽治。全面落实教育助学政策,实现应学尽学、应助尽助。全面排查解决困难群众危房问题。全区所有监测户都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达到户均3条,所有措施精准落地,无一人返贫致贫。三是多举措进行帮扶。①改厕工作方面。我局自6月接手改厕工作以来,我区户厕1000座的任务全部在谢家铺镇7村连片进行试点,2022年省、市下达我区改厕任务为户厕1000户,公厕21座。我局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于10月下旬全面完成。目前,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无害化处理达95%。②小额信贷方面。为帮助脱贫群众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助力发展产业,我区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发挥小额信贷“造血”功能,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只需要申请人提供相应的资料,由村申报,镇审核,区审批,银行对申请人的征信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予以放贷。全区小额贷款无逾期贷款、无不良还款记录,截至11月,今年新增发放贷款767户3807.5万元,放贷率达79.15%,处于全市前列。③雨露计划方面。我区6月底已完成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资料收集,完成审核公示并发放补助资金,享受对象达到781人117.15万,补助资金通过“一卡(折)通”直接发放到户,秋季雨露计划补助学生正积极收集中。④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方面。致富带头人是村域经济的先行者、探索者,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力军。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农业知识,致富带头人培训内容包括种植养殖技能知识、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等,村级进行宣传,收集上报有意愿参加的人员,区级组织前往岳阳培训,吃住全免,提供免费的培训服务。今年,我区于8月、11月、12月共已组织了三期培训班共计62人外出培训。⑤产业帮扶方面。对产业帮扶对象中有产业发展能力、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户实施开发式帮扶,鼓励“两有”监测户适度规模发展产业,使用衔接资金200万与龙头企业震坤农林公司合作,通过入股分红的收益为监测“两有”人员给予产业奖补,严格落实帮扶资金(含农资物资)总额不低于1000元。⑥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今年各级共下达衔接资金共851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86万元,省级3343万元,市级205万元,区级配套2781.8万元,截至11月,已安排项目276个,项目支出进度达83%,其中中央资金项目支出进度达90%。项目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项目入库时按照村申报、镇审核、区审定的程序,项目验收时派专人进行把关,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和项目资金的使用依规合法。目前,我区项目系统数据质量位列省市第一方阵,为“0”问题;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今年为45个村投入940万,以村集体的名义投入到45个企业,收益率为8%、10%、20%不等,通过产业的收益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持续关注脱贫户、监测户中收入偏低家庭较困难户,充分运用运营中的项目资产区级光伏电站的收益,由村上报、镇把关、区级统一发放,已为2001户每户发放3000元光伏分红,想方设法增加其收入。

2.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严明要求,以最坚决的态度促推进。区委区政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区头等大事,6月以来,先后召开20余次区级会议安排部署工作,通过高频次、高规格的调度和部署,全区上下迅速形成“干部精力一边倒、全员出动大走访、全力以赴促落实”的氛围。一是压实各级责任。精细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调度和督导检查,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并对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以严谨务实的作风强力推进工作的落实。坚持责任领导牵头,责任人、责任单位各司其职、统筹结合,对标对表,齐心协力抓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调度,对接和传达省市精神,及时督促各乡镇(街道)和行业部门工作落细落实。行业部门主动担当作为,对照考核要求及时调度督导,确保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调度、全过程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后盾单位对驻村工作队各项保障给予实质性支持,并对本单位帮扶责任人进行培训,完成帮扶任务。村支两委和工作队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和各类资料台账完善。帮扶干部对所帮扶户负责,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帮扶对象家庭情况、享受政策情况清清楚楚。二是多渠道全面排查。通过乡村建立台账自清自查、各行业部门专项排查、全面入户调查等多个渠道全面“自清自查”清理存在的问题。三是从严从实加强整改工作。按照省、市整改工作部署,对市局下发的方案制定了我区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和责任单位及时间节点。明确各级各单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任务。四是全面下沉开展督查指导。6月以来,我局组织干部全部下沉到乡村两级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两轮业务指导,采取集中全镇各村资料,指导各村专干交叉检查,逐项检查逐户过的形式,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通报,督促其整改。同时,区委组织部组织专班对全区所有的帮扶责任人进行电话抽查,对抽查中不熟悉情况的帮扶责任人进行通报;两办督查室牵头,对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进行综合督导,持续传导压力。

3.全面创新工作方法。我区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在如何推动巩固成果工作总结了几点做法。一是全员出动“大走访”。今年开展两次集中走访周活动,四千多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面对面沟通交流,全面掌握帮扶对象情况,制定“户情卡”,动态完善“一户一策”,进一步算准收入。二是空城行动“大排查”。对照考核标准,组织镇村和行业部门深入开展自清自查,形成重点、难点问题清单,逐户研判、逐一销号。后盾单位帮扶责任人集中精力“一边倒”,全面核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兜底保障等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推动各类问题“村村清零、户户清零、事事清零”。三是模拟演练“大阅卷”。按照位置相近、规模对等的原则,把22个乡镇(街道、场)分成11个互查小组,开展交叉阅卷。我局对每个互查小组各派出1名指导员,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每个镇街抽调5-8人,重点检查14本台账、帮扶手册、帮扶口袋、自清自查资料,逐村、逐户、逐项“过筛子”。四是部门联合“大联动”。乡村振兴局定期会同医保、住建、民政、应急、公安等部门数据共享融合,通过共享数据进行风险分析、预警、核实,以更好地对疑似困难群体进行动态监测。

二、下段工作思路

下阶段,将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认识要再深化、重点要再聚焦、责任要再压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导,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抓责任落实。继续坚持“四个不摘”要求,建立统一高效地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紧盯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衔接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根据工作需要予以延续、优化和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

2.抓长效机制。完善集监测、预警、扶持、保障为一体的防返贫监测帮扶长效机制,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机制,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骤增或骤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综合保障兜底等方面重点任务,坚持实地查补与数据比对相结合,持续查找损失、漏洞、短板和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3.抓举措保障。合理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重点调整支持培育增收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精准建立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清单,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持续加大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建立提前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产业合作、强化特色产业扶贫协作,形成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