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黄土店镇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黄土店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各项重点工作安排,以“弘扬扛鼎精神,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为指引,围绕省“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市“六大专项行动”、区“四字五力文章”,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生态保护、耕地恢复等工作,全镇上下呈现出经济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指数稳步提高
1.加强弱势群体保障。推进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第三方机构,投入150多万元建成黄土店镇养老服务中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关心关爱残疾人群体,不断优化残疾人补贴管理保障水平,分别新增重度护理补贴39人、困难生活补贴16人、低保14户31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民生。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年共开展3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和在校学生“无防”教育培训,向30多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学习用品,努力为全镇青少年营造起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2.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落实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12人,先后3次组织专场招聘会,帮助136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落实政策扶持,为2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申报了创业奖补资金;申报了3家振兴车间,争取了就业奖补资金,协助16名脱贫劳动力成功就业。推广技能培训,以微信网格群为窗口,及时发布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培训工种包括中式面点师、电工、育婴师等。
3.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自年初起承担花岩溪高速和207国道黄土坡与益阳交界处两个卡口的值班任务以来,与交警、卫生院、交管、公安等多部门协同24小时值班,共查验来常车辆38184辆,来常人员40762人,查验出健康红码16人、黄码448人,摸排外地返常人员1160人,严格按防疫政策对重点人员管控到位。按照上级部署,坚持“应接尽接”原则,全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60岁以上老年针人数2532人,接种到期针人数1859人,加强针人数16893人,加快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二) 乡村振兴阔步向前,农业农村新变不断
1.抓好“大走访”,聚焦“三保障”。组织297名结对帮扶责任人开展集中走访,共走访脱贫户876户2852人,监测户41户94人,发现问题32条,并已全部整改到位。为66户监测户发放医保参保补助超2万元。为726人落实教育助学金额近65万元,为68名职业教育学生申请“雨露计划”落实助学金额近20万元,为3名残疾学生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依程序将19户存在住房安全隐患的农户纳入监测体系,落实了危房改造政策。完善项目库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项目14个,争取资金141.2万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
2.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600多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渠道防渗、防洪抗旱、节水改造、镉超标治理等工作。对全镇13座水库进行了安全鉴定,对26座骨干山塘进行了普查定位,对砂田溪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大力开展遏制耕地抛荒及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对大面积稻虾养殖田进行了复耕监管,完成了全年568亩耕地恢复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3.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每月坚持组织人员到田间地头、门店开展农产品检测4次以上,每周例行抽查检测1-2批次。扩大早稻面积,狠抓优质稻种植与示范推广,创办了2个千亩水稻绿色高效高产示范片,发展了高档优质稻3万亩,中高档优质稻生产面积占72.6%,全镇再生稻生产面积比去年增加30%。建设了3个示范片基地,共计3000亩,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3个,着力打造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抓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共举办3期农业技术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民132人次。
(三) 绿色环保多措并举,生态底色持续擦亮
1.创新载体,强化意识。充分利用微信网格群、村村响广播、横幅标语、宣传车等载体,扎实开展集中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环保意识。依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引导全镇居民自觉清扫房前屋后卫生,积极配合秸秆禁烧、垃圾处理、河塘治理等工作,主动清理废旧薄膜,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商铺“门前六包”责任制,坚持不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齐抓共管,强化监督。多次召开镇、村两级工作调度会,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重点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乱象,着力解决“脏、乱、差”等问题。辖区内形成网格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组”三级责任制,组织镇村干职在重点时段进行秸秆禁烧巡察,号召镇、村两级志愿者开展大宣传、大清洁活动4次。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措施加强监管力度,严明责任,落实奖惩。
3.有的放矢,回应关切。针对区检察院对沧山水库饮用水源地检查建议交办件,对所有饮用水保护标识标牌进行更新,对所设垃圾板桶予以拆除转移,立案处罚6人违规垂钓行为,处理16件信访投诉件。积极申报,完成了袁家冲水库退出饮用水源,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生态环保工作的开展。
(四) 强化治理筑牢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严格落实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安全生产月宣传、防灾减灾日宣传、“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制作展板10块,横幅15条,发放宣传册800余份,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意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执法,行业立案处理2起,罚款2万元;简易执法50次,罚款5400元。深化应急能力建设,以乡镇“六有”,村(社区)“三有”为标准,组建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30支共计570人,装备库1个,消防车1台,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及时掌握信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跟踪掌握信访最新动态,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06起,调解成功206起,调解成功率100%。认真执行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实行“一岗双责”。建立班子成员接访值班制度,共接待群众303人次,调处信访、矛盾纠纷16件。切实做好重点人员、重点事项、重点区域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落实社康、社戒人员管控,特殊人群分级细化管理,确保管控有效。对辖区内特殊人群建立档案,重点落实严重类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措施,建立3人以上的服务团队,每月开展服务管理一次,管控率达100%。
3.全力推进住房安全整治走深走实。精准完成了六类对象危房改造摸底排查审核工作,上半年上报危改对象78户,符合规定危改户24户,全部按照程序纳入今年改造计划,都已开工建设。查勘录入经营性房屋530户,安全评估鉴定500余户,排查出经营性房屋违规加层1栋,存在安全隐患房屋28处,针对隐患性房屋按照规定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 党建引领激发活力,固本强基共谋发展
1.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积极响应省市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的决策部署,鼓励各村社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盘活村级资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全镇24个村均已完成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收入,彻底消除经济薄弱村。
2.组织建设有效夯实。机关、事业支部召开三会一课共计七十余次,按上级要求认真完成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及“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基础,强化党员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对我镇28个党(总)支部开展党务清查工作,鼓励党组织自查和党员群众互查,现已建立长期整改机制,形成全镇整建提质综合分析报告。
3.人员管理持续强化。严格入党程序,把好“入口关”,2022年共发展党员14人,其中女性党员7人,男性党员7人,少数民族1人。完善党员信息资料,做好党员调入调出规范管理,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目前全镇已备案73名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招聘流程,经过初审、复审等5个环节新招聘2名党建联络员,流程公平公正透明,及时为村社发展注入年轻力量。重视日常培训,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全年共开展2次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会,对党建业务工作进行系统培训,现场进行疑点难点问题解答。
(六) 真督善查严守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1.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完善机制,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制定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点,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健全领导班子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确保“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科学民主。抓好理论学习,通过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大会、专题会议等定期组织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全体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开展清廉建设,修缮镇机关廉政文化墙,建设大型清廉文化宣传标语2处,设置清廉文化标语8处,并制定《2022年机关干职管理制度》,将镇机关干部廉洁制度纳入其中。
2.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将意识形态、疫情防控、粮食生产、自建房安全、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的贯彻落实作为监督重点,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强化专项整治,抓好深入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问题有关工作,11名党政领导班子均进行公开承诺,累计开展专项谈心谈话142人次,上交省纪委清风账户礼金4100元;持续开展整治违规吃喝问题专项行动,发现并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有关精神违纪行为1起,清退资金4900元。围绕信访清零目标,办结信访4件,协助区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办结信访1件,自查问题线索2起,办理问题线索4起。镇本级年内党纪立案4起(其中2起正在审理过程中),处分2人,协助区纪委办理草坪套保案件,经办立案案件6件。
3.坚持严字当头,作风建设抓紧抓实。健全督查机制,由镇纪委、镇党建办、镇党政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实行“一月一督查”,现已形成作风督查常态机制。夯实组织基础,加强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三转”,3名镇纪委干部真正做到专岗专责,规范开展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办理与审查调查工作。细化日常监督,深入开展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纠四风”督查和二十大特护期内作风督查,年内开展镇村干部作风检查5次、会议纪律检查17次、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农村环境卫生等重点工作督查13次,发现4类问题并作出处理,年内组织处理38人次。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弘扬扛鼎精神、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全面恢复常态、全力推动发展、夺回三年疫情损失、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思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镇村主导、党建引领、群众主体、乡贤赞助、协会管理”的总思路,依托本镇三山(沧山、云峰山、金霞山)三水(沧水河、枉水河、沧山水库)的资源优势,以点带线扩面,着力打造“一纵一横三环线”的全镇全域美丽乡村示范片,与草坪镇、谢家铺镇共同构建鼎城前河片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一纵:即G207国道;一横:即J49谢杨线;三环线:即北部环线、沧山环线、云峰山环线。
(三)工作重点
1.狠抓示范片建设。坚持“一村一屋场”,按照“以点串线扩面”的推进思路,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明年年底前,计划建成28个幸福屋场。配合区交通部门完成谢杨线提质升级,启动县道常安公路、乡道黄长线、桃红线提质改造工程,打通片区环线。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菜园”“最美果园”“最美沟港河渠”等创建活动。
2.狠抓集镇提质。利用“创文”有利契机,扎实开展集镇秩序整治攻坚行动。实施干部包联路段、“门前三包”等工作机制,优化调整集镇停车位,坚决整治乱停乱靠、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不文明乱象,持续推进车站、农贸市场、超市、门店等重要点位的创建管理,并形成长效机制。
3.狠抓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实施“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发展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力争完成优质稻种植3.5万亩,新造油茶林1万亩。积极与益丰大药房总部对接合作,探索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力争建成上市公司原材料种植基地。加快建设沧山竹木加工产业园,推动竹木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实施双景区提质行动,完成云峰竹海瞭望塔、竹间栈道等项目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市场主体参与景区建设、管理与运营。积极筹办第6届竹文化暨擂茶文化节。
4.狠抓工作保障。全力以赴争资争项,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破解资金瓶颈。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守住安全、稳定等工作底线。全面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