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鼎城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商务局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商务工作职能,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以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为目标,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商务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主要工作
(一)努力完成商务及开放型经济指标
1.内联引资情况。内联引资全年目标任务124.48亿元(其中鼎城区49.48亿元、高新区75亿元)全年完成133.6亿元,增长19%。
2.利用外资情况。利用外资全年目标任务300万美元,尚未破零。
3.外经外贸指标情况。外贸进出口全年任务50000万美元(其中鼎城区7200万美元、高新区42800万美元)全年完成40312万美元,对外实际投资全年任务为180万美元(其中鼎城区30万美元、高新区150万美元),尚未破零。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目标237.4亿元,新增限上企业10家,全年完成社零总额222.4亿,新增限上企业15家,累计增速2.6%。排名全市第二 。
(二)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
1.加快江南现代商贸流通业布局。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现代江南、建设幸福鼎城”战略目标,高标准制定“十四五”商贸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吾悦广场、长安九里等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鼎级商城、源宏米粉、精为天、亲零嘴等电商平台农特产品销售,组织企业参加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博览会及电商大会。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扩大消费的决策部署,制定了2022年鼎城消费促进活动实施方案和举办鼎城美食季活动,促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节庆消费加速增长,全面激活商贸流通、繁荣消费市场。同时推进项目招商和建设,抓紧对接洽谈大龙网络集团跨境电商,推动已签约的华星物流园、丰彩好润家智慧物流园项目报批报建尽早开工,吾悦广场、长安九里等重点项目正抓紧建设。另外,盘活仙女湖步行街、义乌小商品市场等闲置商业加快招商,推进城市社区新型商业零售网点建设,引进名品名牌和连锁经营,全力打造现代江南。
2.推动商贸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区电子商务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2022年电商销售农产品达2.13亿元。我区电商企业湖南巨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拟以桥南副食轻纺城商贸实体为依托,在华邦国际建设直播电商平台,实现商品展示、交易、服务的数字化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同时,我们正在引进大龙网跨境电商集团,为我区搭建境外销售电商平台。
3.促进消费提振经济。通过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激活消费,提振经济复苏。2022年我区举办了年味鼎城·新春购物季、江南城区百店嗨购季、线上线下年货节及主播带货大赛、踏青让利促销、玩转“五一”优惠促销活动及龙虾节,7月份启动“鼎城好礼·惠聚江南”主题消费节活动,活动涵盖餐饮、零售、文化、旅游、房产等多个领域,时间一直持续到今年底,引导市民“住江南”、“进商场”、“进影院”、“进馆子”,掀起江南消费热潮,带动鼎城商贸业发展。
(三)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
1.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在坚决贯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面对11月份发生的全市疫情,全局干部职工以局为家,日夜不休,全部参与到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商场、大型生活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的疫情防控,全力开展居民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工作,积极联系安排人员隔离酒店,协助区防指做好疫情研判与分析,与全市、全区人民一道共同守望、共克时艰,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2.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三年行动。高位推动、部门联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商贸行业监管主体责任,2022年共检查企业381家,完成安全隐患整改116处,开展全区商贸流通领域房屋安全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房屋712栋,发现隐患122栋,向所属乡镇、街道进行了交办,确保商贸行业安全运行零事故。
3.全面完成文明创建工作。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局承担了农贸市场、商超企业、建新路-善卷路至德安路段包联、加油站等创建整治任务,这些都是全区问题最突出、创建整治难度最大的硬骨头,而我局人员少、经费不足,局党委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合理调配、全面兼顾,甚至发动了部分退休的老同志参与,全力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全面高标准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创建任务。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外资增长困难。在当前疫情影响、国际形势趋紧的大背景下,外商企业投资放缓,项目引进难度加大,而且我区外资企业不多,直接利用外资增长困难。
2.对外经贸基础薄弱。境外疫情反复,对外经贸工作影响持续,全区体现外贸业绩的不足10家,而且总体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融资难、境外市场萎缩,而在我区运营外贸业绩大的企业,业绩大多没有在我区申报。区内企业走出去的不多,对外投资尚未破零。
3.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消费促进和拉动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我区发展相对滞后,与江南主城区的地位不匹配,对我区传统产业的拉动作用发挥不足,需要加快发展。
三、 2023年工作思路和安排
2023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为指引,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市、区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加快全区商务及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1.全面完成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一是加强外资引进利用。加强与台商刘兰兰、大龙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的联系洽谈,年内成立2到3家外资贸易公司,加快已落户外资项目用地手续的申报出让,争取外资尽快到位,超额完成全年外资任务。二是扩大外贸进出口。对出口量较大的弘富源、环融商贸等企业搞好服务,扩大外贸业绩,将有条件的内贸企业发展为外贸企业,壮大外贸企业队伍,争取金标粮油、辰州锑品等企业业绩回流,扩大外贸总量。三是鼓励境外投资。协助弘富源在香港开设境外投资公司,鼓励精为天尽快在香港上市,支持常德环融贸易有限公司在安哥拉新设公司或海外并购,完成我区对外直接投资。 四是加强社零数据衔接报送,与区统计、税务、市场监管部门联系配合,筛选更多合适的批发零售企业争取入规入限。
2.加快发展现代江南商贸产业。按照“五块一轴”布局打造现代商贸流通新格局。一是加大商贸业引进优惠力度,争取出台全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激励政策,突出对商贸业项目引进中的土地价格、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加快现代商贸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吾悦广场、长安九里项目建设,打造功能完善、风格明显、充满活力的城市商贸新地标;加快副食城、轻纺城等地块招商和升级改造,引进适合江南城区发展的产业和品牌参与经营;积极发展阳明湖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吸引一批优质企业集团总部和商业会展中心入驻。三是与全区各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现代商贸产业发展服务,为江南城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激活消费加快商贸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争取尽快出台扶持电商发展的奖励政策,继续推动桥南市场电商平台和巨头网络直播电商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大龙网跨境电商集团对接洽谈,实现我区商贸流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提振经济复苏。利用节庆假日全面开展主题消费节活动,引导房产、餐饮、旅游、零售等全领域优惠促销,激发居民消费,掀起消费热潮,带动全区商贸业发展。
4.持续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工作。克服人员少、力量不足的困难,全力做好生活超市、农贸市场、加油站、专业市场、商场等商贸流通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严格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安排专人专班,做好巡查值守,持续推进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等工作,确保全区商贸流通行业不发生一起疫情感染和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一方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