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文旅广体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一、全年工作及亮点
(一)抓精品工程,夯实“文化强区”之基。基层设施逐步完善。深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完成了2022年本区公共文化服务目录的制定,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推荐草坪镇文化站参加全省2022年“最美潇湘文化阵地”评选活动。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围绕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等重点题材累计创作常德丝弦《醉美家乡》等作品近百个。常德丝弦《一张站票的故事》成为湖南省唯一获得全国牡丹奖(曲艺最高奖)“节目提名奖”作品。汉剧《出发之前》获第七届省艺节“田汉小剧目”奖。文化惠民扎实推进。举办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为主题的惠民演出89场,依托区内民间职业剧团开展演出活动7000多场次。文化馆、图书馆常态化开展免费开放活动,区文化馆开展戏曲表演、舞蹈、声乐等文化培训教学500余场,累计培训万余人次;区图书馆组织开展“过年就是这个味儿”、“不忘初心强党性,学习强国增本领”以及“悦读、悦美、悦成长”读书月等活动,线上活动总点击量达24335次。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2712场。遗产保护措施得力。落实索县城址保护利用相关工作,索县汉代城址大城东北段城垣护城河河岸遗址保护修缮工程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上级项目资金预计约1125万元。安全防护工程项目被纳入省2023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实施计划,并进行了试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较为完整的实用器。发掘整理灌溪镇黄土山村古墓群墓葬90座,出土珍贵的青铜镜、青铜剑等器物300余件。完成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庄王墓安全防范工程,落实上级保护资金60万元。尧天坪镇潘振武故居、文甲起义纪念碑、草坪镇枫林口村文甲起义策源地和镇德桥镇的中共常德中心县委机关踏水桥支部遗址成功申报为市级文保单位。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剧目《游龟山》、《打苍救主》等传统剧目的恢复排练。结合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区文化中心举办“乡村振兴 非遗同行”系列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抓品牌建设,筑牢“旅游强区”之本。加大政策扶持。积极对接各职能部门,加大对区内相关景点、旅游企业支持保障力度,争取到鼎城区全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债2.32亿元。指导草坪三角堆村,枫林口村申报省乡村文化旅游重点村;推荐供港蔬菜董事长李小玲成功申报湖南省文化旅游带头人;指导红烨景区申报 “赵必振研究基地红色文创及红色资源转化项目”和十美堂政府申报的“十美堂镇‘农业+旅游’新业态项目”将获得本年度湖南省文化和旅游项目资金支持。狠抓项目建设。成功申报常德市唯一1个省五星级民宿—花溪湾民宿;积极开展常德画墙国家AAA级景区、花岩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五溪谷农庄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点创建,着力协调青山沟度假村项目建设。狠抓产品营销。积极组织区内景区、企业参加省旅博会,中国旅游日、省旅发大会、湖南人游常德等旅游推介活动。协办湖南省第三届油菜花节、“钜惠江南•嗨购鼎城”、常德沅澧丰收节等文旅活动,以此扩宽营销渠道。
(三)狠抓体育发展,建强“体育强区”之源。夯实体育活动阵地。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复检,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街道完成现有体育器材的维护和更换并实行常态化管理。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承办2022年湖南省“常德江南房产杯”乒乓球公开赛、2022年湖南省第三届油菜花节“我健康、我快乐”赏花健步走活动和常德市第六届“新苗杯”少儿乒乓球比赛暨省十四届运动会乒乓球选拔赛。举办鼎城区首届区乒乓球联赛。参加市“三八妇女节”门球赛、市门协“会员杯”团体赛、三人赛,取得优异成绩。积极备战湖南省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指导马拉松协会举办“十不我待”特跑族全国10K排位赛常德分会预选赛。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积极备战湖南省第十四届体育运动会,斩获金牌4.8枚。围绕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强化选拔、培养、输送等,配合市体校在全区开展游泳、射击、体操、举重、摔跤、柔道、田径等项目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全年向上输送运动员23名。拉动体彩销量。努力提升体彩公益形象,科学谋划站点布局,多种方式推进网点建设,开拓销售渠道,全年新增销售网点12个,完成体彩销量6240万元。
(四)抓行业管理,稳固“幸福鼎城”之根。提升服务质量。完成设立游艺娱乐场所行政许可事项19个,延续、变更行政许可事项10个,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准确率、服务对象满意率均达100%。加强日常管理。围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多次与市文化综合执法支队、区公安局联合执法,出动人员300多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70家(次),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搞好安全播出。严格落实安全播出要求,组织开展广播电视行业各项安全大检查,指导、协调广播电视对党的二十大以及全区性重大宣传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应急播报,确保了特护期安全播出。
(五)抓产业发展,拓宽“产业强区”之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上报3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金额6.1亿元,超额完成5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加强文化企业管理。做好入规企业摸排,完成2家拟入规企业申报,待上级批复。鼓励文化入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全区26家规上企业前三季度完成营业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35.7%,增速排名第三。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龙弟源房车项目,签订意向协议。做好专项债发行。围绕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专项债发行各项工作,成功发行专项债2.32亿元。
二、存在的短板不足
受疫情影响,近几年,全区各行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尤其是文旅广体行业,一是旅游景区游客人数数量锐减,旅游收入不理想。二是文化相关企业营业规模逐年缩减,产值逐年萎缩。三是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不正常,如百团大赛、气排球联赛等群众性活动因疫情原因不得不暂缓或停办。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2023年,我局将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坚持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以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促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为重点,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阵地,进一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乡村服务点建设。抓好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坚持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大戏与小戏、戏曲与书法、高雅与通俗“四个并重”,围绕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等题材开展主题创作。举办好2023年“鼎城区百团大赛”,力争多出新创精品节目。坚持做好演艺惠民,深入开展广场惠民演出、“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40场以上,组织大型文艺演出3场。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做好索县城址保护规划(2021-2035年)申请省政府公布和相关项目实施,做好常德花鼓戏传承保护,坚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二)着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抓好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创建1-2个高质量旅游品牌,组织相关旅游企业开展2-3次旅游营销推广,让鼎城旅游品牌做大做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举办1次旅游节事活动,争取部分周边以及中长距离游客来鼎旅游。
(三)着力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体育基础建设,对接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全民健身路径建设政策与资金向我区倾斜。抓好鼎城区第五届体育运动会等重点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等。抓好青少年竞技发展,配合市体校开展摔跤、柔道、田径、射击、游泳等项目的体育后备人才选拔。抓好体彩发行工作,把体彩发行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在渠道形式上进行创新,扩大体彩销量。
(四)着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计划上报稻作源文旅融合项目、常德锋泰文化艺术综合项目、索县城址遗址维修与保护项目三个亿元项目,总投资5.2亿元。同时计划引进一家亿元产业项目落户鼎城。狠抓入规企业管理,2023年拟申报湖南国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常德稻作源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龙弟源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花溪鹭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入规,进一步扩大文旅产业规模。狠抓争资争项和专项债发行,进一步挖掘资源,落实鼎城区全民健身补短板建设项目(2亿元)、索县汉代城址文化遗产公园建设项目(1.9亿元)两个项目的专项债发行工作。积极与省发改委衔接,继续做好鼎城区江南体育公园建设项目资金申报工作,同时积极向中央、省主管部门汇报,力争争取上级补助与专项资金600万-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