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石板滩镇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石板滩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坚决发扬“四敢”精神,打好“发展六仗”,科学谋划,真抓实干,持续攻坚,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 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全面发力,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与常德市凯政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达成投资意向,计划总投资0.54亿元,在石板滩镇兴隆桥村11组流转30亩土地用于厂房建设,目前已完成签约。
二是真抓实干突出重点。坚持“红”“绿”融合的发展思路,在石板滩镇湘联木业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门球交流赛,吸引了20多个省份、100多支球队参赛。成功协办全国第二届“赵必振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学术研讨会,湖南红烨红色文化园被评为“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石板滩镇常水社区完成土地延包“整村试点”,目前确权面积3947.23亩,确权农户765户,确权丘块2833块,顺延率达100%,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常水做法”,迎接了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农村土地承包延包骨干人员培训。
三是产业提升获得进展。扎实推进我镇粮食生产,积极落实双季早稻2853亩、中(一季)稻9812亩、晚稻2900亩种植;完成了秋冬种植2.4万亩任务,秋冬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镇建立油菜千亩示范片2个,绿肥千亩示范片1个,油菜百亩示范片9个,绿肥百亩示范片2个;油茶新造林1355亩,全部通过验收。推进耕地抛荒治理,存量“非粮化”耕地恢复超300亩。
(二)坚持干事创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我镇荷花堰社区支书周成武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兴隆桥村获评“常德市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2023-2025年),拾柴坡村获评“鼎城区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2023-2025年)。今年实施乡村振兴项目8个,庭院经济项目2个,督导两家帮扶合作社对全镇“两有”脱贫户106户和“两有”监测户11户发放产业扶贫物资64000元,同时围绕农业相关知识对种粮大户进行农技培训,共发送病虫情报7期。联系帮扶车间1个,吸纳脱贫人口5个,提供公益性岗位数量44个,脱贫人口务工人数达到目标任务数。落实本镇4户易地搬迁户收益分红,落实“雨露计划”教育资助春、秋季各25名。核实处理收入风险、大病风险等风险预警98条。顺利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迎市检、迎省检工作。
二是村级组织稳步发展。年度村集体经济入账排名位居全区前列,共有2个家庭农场评为省级家庭农场,1个合作社评为省级专业合作社,村民建房验收合格52家。持续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镇试点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入户摸底5771户。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全年任务0.8亿元,已完成报表推送1.39亿元。
三是文旅发展效果显著。充分利用本镇的三个国家级3A景区举办“石板滩精品旅游路线一日游”等地方文旅活动,五一小长假共吸引游客6000余人。组织各村(居)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进行广场健身操舞培训4次,培训文艺骨干30余名,石板滩渐安艺术团获评“湖南省优秀群众文艺团队”。鼎城区第五届运动会我镇干部职工共参加比赛项目13项,获得排舞团体第一名、门球团体第二名,团体总分(乡镇、街道、农林场组)第二名。
(三)坚持建管并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矿区管护持之以恒。持续做好石煤矿区后期复绿管护工作,2023年石板滩石煤矿区获评第二届“湖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
二是环保巡查力度加强。秸秆禁烧高峰期,紧盯小微站点,合理管控,每天通过APP及时掌握我镇的空气环境质量,每天出动巡查至少3次,共出动巡逻人员750人次,出动巡逻车150余台次。对我镇重点涉VOCs的4家家具企业、1家制砂厂,不定时下企业巡查。对本辖区范围内44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环保检测并登记上牌、建档管理。在拾柴坡村和玉皇庵村道路主干道实施125个垃圾基站台试点工作。
(四)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一是倾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回头看”,完成全镇132个问题厕所改造。发放惠农补贴61项,补贴资金超过909万元。常水社区Y237道路提质改造3.52公里,圆角楼道路白改黑1.16公里。投入50多万元,指导村社打井2口用于取水抗旱。组织103名返乡劳动力参加常德市“春风行动”大型线下招聘会,成功为企业输送人力资源6人。截至12月,我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1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190人,全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468人,办理就业登记252人,办理失业登记213人。市一体化政务平台数据录入588条,平台事项覆盖率达1.3%,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二是努力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7923人,新增扩面127人,缴费金额526万余元,完成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4835人。2023年度居民医保缴费17676人,完成了429名城乡居民医保特殊门诊待遇人员的年审工作及62名新增待遇人员的申请工作。完成了4835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及596名企业社保待遇人员的生存认证工作。对107户农村特困户和97户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入户复核,新增低保6户22人。对522位持证残疾人进行了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对84户178人农村低保、85户102个特困供养、11户19人城市低保完成复核。为59残疾人发放了医疗辅助器械,为14位精神残疾人发放了药物。采用大数据比对,对于符合的对象按时发放临时救助金,全年共救助72户,发放金额为11万。对全镇305位优抚对象进行了身份认证,为符合政策的19位退役军人申报了相应的优抚政策,为4位现役军人发放了家属优待金,为1位退役军人申报了创业扶持,为2位生大病的退役军人申报了市级的解困,为13位困难退役军人申报了区级的解困,组织了2次退役军人现场招聘会。
三是努力争取政策扶助。全年镇新生儿出生100人,死亡人口197人,走访慰问了部分特困计生家庭58人,为特扶对象申请住院护理补贴12人次,11700元。争取上级慰问资金2万余元,争取区级计生协会项目1个,省级计生协会项目1个(正在审批中),共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活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发放新型健康包和避孕药具6000余人次。全年共办理一孩准生40本、二孩准生证29本、多孩证3本;共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1439人,特扶58人;落实本年度新增计生家庭的奖励扶助政策167人,特扶对象3人;完成“女(男)性安康”保险费135000元;老年意外险32000元及计生家庭意外险13000元,老年险和女性安康险的赔付达116400元。
(五)坚持底线思维,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一是持续建设法治社会。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共成功调解纠纷并形成卷宗100余例,发放相关法制宣传资料1000余份,解答各种法律咨询近200人次。明确了干部进网格的任务划分及网格考核制度,划分网格54个,镇、村(社)干部、小组长共计171名干部参与网格工作。2023年举办禁毒知识讲座3次,分发禁毒宣传资料5000多份,悬挂横幅80条,张贴标语200余份。全镇在册吸毒人员150人(其中死亡9人),社区戒毒2人、社区康复7人。今年共开展“情暖家庭”“护安校园”“巡逻守护”等一系列活动120余次,平安创建志愿者人数达到807人。组织民辅警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490余次,检查各类重点场所240家次,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50余份,整改治安隐患30处,依法处罚单位4家,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0.4%,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23%,民生小案破案率上升到66.67%,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2.5%,已实现5个行政村电诈案零发生,盗窃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50%。调解处理消费者投诉15起;组织食用农产品和预包装食品抽样检测50批次。
二是有效化解信访积案。今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6起,化解率达100%。镇村共处理信访件58次,一次性化解率100%,满意度达100%。处理市长热线工单67件、省委第六巡视组交办的信访件3件、省委第三巡视组交办的信访件1件,开展群众工作日坐班接访30余次,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全年智慧平安平台9个月评分为100分。
三是抓严抓实安全生产。完成全镇558栋房屋排查,对174栋经营性住房张贴了湖南省经营性住房安全明白卡;完成系统录入村民自建房55户、危旧房屋38栋,农村危房监测系统录入工作全部完成。排查出有安全隐患的非经营性自建房65栋,非经营性自建房C/D级房屋6栋,现已整改销号5栋。集中开展了“春节后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整治行动72次,共出动检查执法人员183人次,排查出隐患65处,交办65处,整改验收65处。积极组织开展联企“三送三解三优”行动,协调处理企业和周边矛盾19起.区安委办交办12处企业重点隐患整改任务全部整改销号。开展了2023年春季、秋季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共检查中小学食堂及幼儿园共24次,检查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4家,责令整改1家。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经济建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以雷灌走廊及后河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平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做好“红”“绿”融合文章,激发镇域经济新活力。
二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探索招商方式,积极对接企业,突出重点抓招商,做好园区与企业的服务,加强项目跟踪,提高项目审批质量和成功率,以抓收入、保增长为目标,力争项目落户。
三是提振花木产业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引导花卉苗木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培育“名、优、特”产品,实现花木产业提质升级。
(二)兜底民生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民生福利保障。提高保障覆盖面,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托底保障,持续开展贫困户、贫困学子帮扶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统筹做好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办好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二是强化安全基础保障。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大两严一奖”专项行动,严守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红线,不断优化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是抓好社会稳定保障。加快村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持续抓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平安建设服务功能,积极创建无上访村、镇。
(三)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乡村
一是发挥矿区管护示范作用。持续对矿区及周边水系进行水质监测,全面总结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经验教训,积极打造精品亮点。
二是做好全域生态环保建设。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生态持续向好。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廉政建设。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及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法治氛围。严格落实重大决策机制,依法接受监督,提高权利运行透明度。
二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上级部门重大决策部署和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打造为民务实、办事高效的亲民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