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信访局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我区信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信访局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百日攻坚”、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等专项行动,严格控制来区、到市、赴省、进京访情指标,网信“五率”不断提高,信访秩序明显改观,全区信访形势平稳可控。现将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信访形势
2023年,鼎城区信访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即:信访总量同比下降,群众满意率、参评率同比上升,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二、重点工作情况
1.多措并举,建立常态化处访机制.
一是依托“四个平台”,建立常态化议事机制。依托区级领导坐班接访、信访工作联席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信访工作。今年来党政主要领导每季度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听取区信访局专题汇报,调研全区信访工作。今年来我区共召开了区4次政府常务会,10次全区联席会议,对信访重点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及时协调处理全区突出信访问题。二是坚持领导坐班接访,畅通信访渠道。大力开展区级领导干部坐班接访,每月都有区级领导轮流到区信访接待中心值班接访,今年以来共31名区级领导参与坐班接访和下访313次,接待群众124批302人次。根据重点个案,包案领导定期开展约访下访活动,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积极宣传,抓好《信访工作条例》学习。
鼎城区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
市信访局下发《条例》宣传通知后,区信访局局长黄晓英立即主持召开了局全体干部会,组织学习通知精神。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深入挖掘《条例》实施一年来,全区各单位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取得的成效经验、涌现的先进典型,推动《条例》学习贯彻常态化,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单位宣传《条例》。
5月26日上午,鼎城区信访局联合红云街道举行《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暨第六个信访法制宣传月活动。全区各单位共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份,设立咨询台40余处,悬挂各类宣传条幅100余条,制作宣传展板(栏)200余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进一步使《信访条例》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积极动员各单位参与到书写《信访工作条例》第四、五、六、七、八条活动和我与“《信访工作条例》”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全区信访干部进行培训,除了业务培训还进行了“贯彻二十大、学习新条例”主题宣讲。
6月份党校科级干部培训班上,还将专门安排《信访工作条例》主题宣讲。通过各种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宣传措施,《信访工作条例》进一步深入人心,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3.一抓到底,大力推动积案化解。
一是高位推动,一个领导包到底。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对中央、省、市交办的重复访案件,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包案,坚决落实“一岗双责”制度,今年来19名区级领导参与包案,已化解积案51件。第三批国家专项集中交办件17件,目前,已化解17件,化解率100%。市级领导包案信访件5件,已化解4件,另一件正在协商之中。区级党政领导阅办包案重点信访事项75件,已化解63件,化解率84%。
二是持续发力,一个专班跟到底。推行“一个信访件、一名包案领导、一套专班、一个方案、一个解决时限”的“五个一”专班模式。对于重点案件,实行清单化管理,挂图作战、定期会商、限期办理。
三是依法依规,一个原则办到底。在推进积案化解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依法解决合理诉求的原则,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建立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会商机制。同时加大非访打击力度,对在各信访事项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
4.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配套体制机制。
经过多方座谈、会商、征求意见建议,鼎城区制定出台了《鼎城区信访维稳考核试行办法》,进一步落实责任机制,明确化解稳控责任,强化考核责任追究,同时,按照信访考核试行办法,进行月考核年考评。
三、2024年工作安排
1.抓初信重访,坚持控增减存。
(1)围绕及时就地,办好初信初访。落实首访首办负责制,实现开门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制度常态化,推动信访问题一次性解决到位。
(2)狠抓矛盾攻坚,强化领导接访包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主动约访群众,实现信访群众“想见即见”,一批信访问题及时妥善化解。按照“五个一”工作规范,强力推进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工作。
(3)践行“浦江经验”、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实践的“四下基层”。根据湘发电[2023]4号文件《关于深入学习推广“浦江经验”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的工作方案》精神,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浦江经验”、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实践的“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的优良作风。
(3)发挥领导作用,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信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作用,健全统筹督查督办工作机制,重要信访问题直接提交给“两办”进行督查。党政主要领导不定期抽查工作责任落实、措施落地等情况,确保专班、专人、专责推进信访问题依法及时就地解决。
2.抓积案化解,坚决打好矛盾化解攻坚战。
深入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聚焦“四个重点”,提高站位、压实举措,用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实际成效,服务“十四五”发展稳定大局。一是全面深化细排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我区城建领域群体、涉众型经济群体等突出信访问题进行排查,以清仓见底为目标,全面梳理重信重访和重复投诉,坚决把陈年老案化解在本地。二是标本兼治真化解。对已排查出来的问题,实行项目管理、建立台账、挂图作战,推动化解,以领导包案、督查督办、考察调研的方式强化责任,督促问题解决,确保群众“心事双解”。三是巩固成果抓长效。定期总结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开展情况,深入分析典型案例,提炼化解经验做法,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宣传和推广,确保攻坚战取得预期效果。
3.抓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信访工作基础。
主动对接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求,深入推进信访矛盾源头预防、前端治理、多元化解,切实减少问题累计,杜绝矛盾上行。一是进一步提高信访干部的自身素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广实践经验,加大理论学习培训力度。提升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相适应,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为民便民服务员”“信息化操作员”。二是大力推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坚持主要领导是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负直接责任,落实领导接访下访制,同时做好公示宣传和化解跟进,确保接访下访效果,努力把问题吸附在本地。三是建立一支多元调解队伍。进一步加强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联动,完善资源整合、科学分流、结论对接机制。大力发展“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员、网格员、“五老”等社会组织力量,不断提高信访矛盾化解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4.抓服务优化,积极争创“人民满意窗口”。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增强服务本领,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推进一站式受理模式。加强业务代办建设,落实“首办负责制”,着力打造“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受理,“一揽子”解决工作模式。二是优化便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接待环境,配置网上查询终端、老花镜、充电器、饮水机等便民设施;优化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分配“一室四区”:休息区、候访区、登记区、接谈区。三是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干部队伍培训,转变工作作风,通过信访业务培训班、业务轮训,业务骨干当场指导的方式,培养“四有”“四不”“四清楚”的信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