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谢家铺镇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谢家铺镇不断突破、勇闯新难关的一年。我镇按照“创新突破、产业突围”的要求,铆足干劲打硬仗,精准发力破难关,全镇经济社会呈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我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乡村振兴建设卓有成效
1.集体经济做大做强。鹿角坪村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建成电商基地。匡家桥村利用30亩水塘养殖甲鱼。东湖山村利用“能人+土地流转”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精心打造750亩蔬菜种植基地专供广东地区。金陵桥村通过发动农户种植杨梅、黄金贡柚发展庭院经济。截止10月底,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388万余元,相比去年增长12.47%。
2.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根据区委提出的打造“三个基地”目标,鼎城区乡村振兴学校于7月21日在我镇向家巷村正式开班。学校布局多个教学场地,聘请全区“三农”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校教师等22名作为兼职教员,开发了促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课程。通过“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的运营模式,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为培养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三农”干部队伍和乡村建设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3.乡风文明有效提升。不断完善“农村互助幸福屋”功能建设,现已实现每天接纳近2000名老人用餐和休闲,多家单位前来参观学习,同时获得省市各级媒体推介报道。加强本镇文化队伍建设,挑选出广场舞队伍19支,军鼓腰鼓队19支,演出乐队18支,各类文艺演出场次达280场,收入近100万元。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个,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各类培训讲座达百余次。举办“幸福鼎城 舞比精彩”广场舞大赛,组织两场市区文化惠民活动的演出,服务人数近1000人。鼎城区丰收节暨农民趣味运动会、全区广场舞总决赛在我镇举行。
4.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推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域内,开展集镇管理、319国道沿线庭院整治、黄赵路改造等工作。今年以来,改造农户庭院230余户,新建幸福屋场5处。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对全镇3996户进行摸排,其中问题厕所720户,已全部整改完毕。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今年一季度被评为全市“五佳乡镇”,区考评第一名。
5.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3年已核实清理防返贫监测与风险管理平台系统风险预警49条。今年5月开展全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新纳入监测5户16人,消除风险13户17人。现已成功申报6个就业帮扶车间。组织全镇80名脱贫户参加了养殖鸡鸭的实用技术培训。2023年9月申报交通补贴28人,共计8200元。为脱贫人员、监测人员、低保人员开发了96个(含人社局)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430900元。加快落实小额信贷政策,2023年共新增小额贷款31笔,共计155万元。高效开发利用庭院资源,开展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扶持资金达134.75万元。2023年春季共有68人符合雨露计划补助,涉及补助金额102000元。2023年秋季雨露计划正在摸底排查。
(二)民本民生持续保障
1.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对辖区内所有涉污企业开展了不少于50次定期巡查,45次不定期突击检查。省环保督察组交办3个投诉件都已销号处理。在6.5世界环境日,发放了宣传手册1000余份,制作了环保宣传标语10条,制定宣传盾牌20余个,在中元节期间,大力宣传禁烧禁炮工作共签订了500份承诺书,有效的控制了大气污染。今年1月份空气质量为全市第一名。
2.严格保障住房安全。对全镇951户脱贫与监测户房屋进行摸排,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对全镇经营性自建房269户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防隐患销号99户。经营户结构安全隐患销号撤除4户。对全镇非经营性自建房排查10265户,其中非经营自建房排查隐患53户,对C/D级非经营性自建房进行撤除销号5户。全镇重点区域经营户排查30户。六类对象进行危房改造7户,争取上级资金17.85万元。对全镇农村自建房建房过程中进行安全巡查240余次。在燃气整治方面,对610户使用燃气的居民、餐馆、学校、酒店、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食堂,人员密集型场所进行了安全排查。
3.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对辖区63家企业进行了“复工复产安全第一课的培训活动”。对26家企业进行复工复产前的安全体检。结合“5.12”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翻身仗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27份,开展演练活动4次。加强辖区内校车和农用运输车辆的日常监管,适时开展“两车”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违章行为1986起。农产品安全方面,发放张贴畜禽,禽蛋,水产品标准化养殖资料1200余份,全年组织巡查养殖场(户)32次,督促完善养殖档案,全年完成瘦肉精检测17600头份,鱼、肉检测样品90个。10月底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
4.有序推进乡村治理。社会治理持续优化。900多人次村(社区)组干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每月19日“众创平安志愿者活动”,大力宣传“反电信诈骗”“打击非法集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到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日”“禁毒戒毒”等法制宣传活动。排查矛盾纠94起,成功调解92起,其中婚家庭纠纷10起,均成功调解,无民转刑和群体性事件发生。村级化解矛盾纠纷100多起。共受理12345(市长)热线电话158件,接网上信访6件。幸福屋场积分管理制度试点有序推进。以幸福屋场为单位,全镇19个村(社)均建立起至少一个“幸福屋场管理协会”。并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为试点,大力推行各有特色的“幸福屋场公约”和“幸福屋场积分量化标准”,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码”的形式将农户积分与党员积分管理、集体经济分红挂钩,力争在2024年实现全镇推广。2023年成功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推荐。
5.全面保障民本民生。完善农村低保368户、800人,城镇低保14户、33人。临时救助71人,救助金额1013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缴人数16481人(不含补缴),特困、重残、低保等政府代缴676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达99%,手机认证率达99%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人数32215人,完成任务数的90%,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截止日前已完成12607人,特困、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残等医保全额资助对象参保率达100%;2022年度第三类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待遇我镇有3人成功申报,共获救助金43213.37元。成功组织多次招聘会,共签约50多人。
(三)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1.稳住农业基本盘。2023年全镇落实粮食生产面积9.45万亩,比上年增加0.21万亩,其中:早稻面积4.25万亩,比上年增0.14万亩。开展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1.51万亩。4月15日我镇承办全省农业现场会。7月6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区县交叉测产,我镇省级粮食万亩综合示范片早稻产量达565.5公斤。省委书记沈晓明、分管副省长张迎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吴宏耀先后来镇调研。
2.完善产业体系树品牌。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以亿泽、天和、下陈湾三家合作社为主,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花稻米”等8个稻米品牌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注重油茶产业发展,以云溪谷油茶小镇为特色产业园,以施家陂村田园综合体为示范带,大力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和抚育。2023年完成疏密低改1500亩,新造550亩,后期管护3000亩,中幼林油茶抚育1000亩。
(四)基础建设提质升级
全年组织山塘清淤扩容40口,衬砌栗树湾干渠1200米,谢家铺河孙家湾清淤4.5KM,组织移民项目工程资金239.48万元,工程已完工验收合格。争取两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000万元,工程正在施工中。投入资金30万元维修庙谭河坝,进行了六扇翻转闸门新建以及庙潭灌溉渠首闸、沿途三处泄洪闸、木闸更换钢板闸。积极争取省级水库标准化建设资金73万元,为七座水库维修配套。完成渠道清淤、除杂37KM。大汛之年大备防汛物资,共备编织袋1.5万条,防汛砾石500方,彩条布25条,商储物资铁丝500KG、马钉500KG、麻袋5000条,为我镇农业生产做好保驾护航。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镇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总揽,以经济建设为抓手,开启乡村振兴新局面。
1.乡村振兴建设更上一层楼。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和要求。加强乡村振兴项目管理,推广庭院经济项目。在建设省级全域美丽乡村创建示范镇的基础上,争取全国乡村振兴建设示范镇申报成功。利用好鼎城区乡村振兴学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丰富课程内容、扩大学校知名度及影响力,在为乡村振兴建设培育更多乡土人才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
2.继续擦亮优质稻和油茶两张名片。提高耕地综合效益,推广一季稻与油菜种植有机集合。利用第二期高标准农田继续培育“花间稻”“花颜稻”品牌。加强全镇农产品生产链条的建设,利用亿泽精米加工线、油脂加工线带来的便利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继续以油茶绿色为底色,新造疏密低改并举,力争标准化完成油茶新造1200亩,疏密低改2000亩,义务植树5000株,自费行道植树8000株,非油茶造林500亩。主动招商引资,让业主、老板投身到油茶产业发展进程中。坚持“一村一品”,打造更多的产业亮点,增加农民收入。
3.持续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提质镇综治中心建设,完善“雪亮工程”监控探头智能化提质扩容。建立维稳情报信息体系,化解积案,确保无三访人员,争创2024年市级无上访镇。巩固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和市级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力争争创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加强房屋安全管理,确保农户居住有保障。
4.基础工程踏上新台阶。完成25座水库保养及水库三次除杂。积极争取省投奖补资金,对70口山塘进行维修、清淤、扩容,督促各村完成渠道清淤除杂50KM。搞好谢家铺2024以工代赈、谢家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对接,进一步优化全镇老年互助幸福屋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5.乡风文明提升新层次。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幸福屋场公约、住户积分量化标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的氛围,打造谢家铺镇社会治理的新亮点。深入调查我镇传统特色文化,将其升华到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层次上来。举办一次全镇范围的才艺大赛,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新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