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镇德桥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3-30 10:56 信息来源:镇德桥镇
字号:【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促发展、增后劲,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1.核心产业稳固发展。全面落实市委副书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万亩示范片1.112万亩,创建千亩示范片3个,百亩示范片8个,大力推广优质稻品种,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35万亩,一季稻面积0.2万亩,晚稻面积2.5万亩,早稻亩产550公斤、中稻亩产700公斤、晚稻亩产530公斤。现拥有50亩以上大户125户,农机专业合作社8家,专业植保公司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先进家庭农场1家,常德香米品牌2个,农业产业发展力量更加坚实有力。

2.跑项争资把握主动。我镇多次赴北京、上海、南昌、昆山、杭州等地考察学习,积极联络优秀儿女,共享发展机遇。大力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完成项目包装3个,总金额达1.25亿元;夹巷口社区公租房项目已进入立项审批阶段;落陂堰撇流整修提质项目获国家级投资430万元;利用海乘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常德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契机,引入新增资本5000万元,启动学校二期争资项目。

3.资源配置精准优化。实施二轮土地延包试点工作以来,全镇土地承包率达98%以上,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网签工作稳步推进,线下签字农户4640户,完成网签4313户,网签完成率达97.77%。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农户将小田改大田,全镇土地流转率70%以上。创新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乔家岗村扎实创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50亩,种植白丝瓜产量11万多斤,销售34万元,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二)固成果、稳衔接,乡村振兴纵深推进

1.脱贫攻坚巩固拓展。全面摸排脱贫户485户1461人,监测户48户109人,“六类对象”4户危改全部完成,发放“雨露计划”教育补助5.7万元;开展“311”就业服务,安排公益性岗位53人,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9.79万元;“两有人员”发放物资38.44万元,帮扶车间吸纳脱贫人口24人,稳岗补贴资金4.8万元,小额贷款审批110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成功申报基础设施项目15个,共118万元,目前9个已完成,5个在建。共完成沟渠建设980米,硬化600米,铺设涵管30根,拓宽村组道路400米,硬化300米,安装路灯115盏,机耕道整修6520米,朱家桥村堤坝水毁项目、乔家岗村17组机埠维修项目验收通过并投入使用,全年清淤、疏浚渠道及机耕路整修铺装碎石19.5公里,山塘整修扩容7口,更新改造泵站2处,维修泵站9处,修复水毁工程3处,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3.环境整治成效显著。重点领域严防严管,开展马家吉河生态环境管控巡查28次,建成农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处。对珍珠养殖场发放问题整改通知书5份,均已完成整改。出动保洁人员540人次进行重点攻坚,年清理垃圾总量2550余吨,堰塘93个,沟渠142条,垃圾池9个,2024年人居环境整治位居全区前列。

(三)抓实事、惠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1.民生保障有效力。全镇低保户104户,195人,新增低保4人,特困户128户,143人,新增特困3人,临时救助88人,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增6人,办理居保补缴117人,为4012位居民完成资格认证工作。帮助企业社保人员年审500余人。办理医疗救助11人。

2.便民服务解民忧。坚持就业优先。登记城镇新增劳动力150人,贫困劳动力就业系统处理76条,贫困劳动力就业推送360余次。落实残疾人保障。精神残疾人发药26人,发放残疾人辅具16人次。截至目前全镇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40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187人。

3.社会事业增福祉。集中组织3次“两癌”免费筛查,农村妇女参与人数达210人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2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申请资金帮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镇德桥镇文化艺术节、送戏下乡等活动。组织队伍群众参加工会运动会、广场舞大赛,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镇综合文化站定级评为省级一级站。卫生院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基本体格检查,服务群众1900人次,增加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四)守底线、保安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烟花鞭炮专项整治、燃气安全整治、房屋治理等专项行动。检查相关单位262家次,查出42条安全隐患,行政处罚6次,整改率100%,有效打击了安全生产违章违法行为和违法企业。排查非经营性C/D级自建房97栋,其中76栋为空心房、闲置房,警示标志均已张贴到位,整改销号21栋,销号率100%。完成重点区域隐患排查任务84户均已完成。强化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全年进行消防演练3次、拉练7次,接警出动8次,出动指战员近300余人次。夏季汛期,镇村两级出动巡查抢险队伍近800余人次,对李家坝间堤、彭家桥间堤、迎丰河白太平段进行了有效抢护,并派出镇村两级组成的60人救援队伍支援红云机埠抢险任务,修护涵闸6处,对三百三排灌渠疏通900米,确保了全镇安全度汛,打赢了防汛主动仗。

2.社会治安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基层治理。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镇德桥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件,将重点管控、社会面吸毒、社区戒毒康复、易肇事肇祸、在册信访人员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并按要求建立“一人一档”。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受理12345市长热线工单56件,办结率达100%;“雪亮工程”治安监控视频维护,更换摄像头90个,实时监控重要卡口和区域,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做实人民武装工作,兵役登记率达100%,全面掌握兵源情况,报名参军入伍7人的意愿,合格走兵4人。

(五)严纪律、转作风,作风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视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多次邀请上级单位、各级党组织书记到镇作专题辅导,集中研讨4次,参学人数达600余人,营造学纪守纪的浓厚氛围。二是法治建设稳定有序。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乡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决策范围、程序和责任,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本年度共审查政府合同5份,有效避免了合同纠纷的发生。办结“12345”便民服务平台诉求件180余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真正做到处处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三是廉政建设务实有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区实施办法。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加强预算管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受理问题线索5条,立案7人,党内警告7人,诫勉谈话1人,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制定《2024年镇德桥镇清廉机关建设方案》,开展作风检查4次,早稻生产专项监督检查3次,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2个,坚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镇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主导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推进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公共服务存在短板,政府职能转变还需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开拓创新,推动镇域经济行稳致远。

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深与农业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打造1200亩“试验田”,推动湖南农业大学二化螟可持续防控模式构建与示范项目顺利实施。2025年重点推行种植低镉水稻种植,目标面积早中晚稻共3700亩。建立产业链党组织,结合《2024—2026镇德桥镇农业发展三年规划》目标,以五谷丰水稻专业合作社为“链主”,将镇域范围内的水稻生产全过程全领域相关的企业、合作社纳入“链上”企业,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抱团式发展。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将继续做好配套支持服务,培育智诚农业、五谷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涉农企业,加强鸭稻香米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致力将本土宏瑞奇植保服务公司,打造成湘西北地区最大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区域应急防控暨统防统治服务中心。三是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潜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促进红色旅游与生态休闲游有机融合,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二)坚持因地制宜,构建和谐美丽乡村。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继续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养护管理,完善水利灌溉和防洪减灾体系,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强通信网络建设,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强对污染领域的监管,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镇。

(三)坚持为民服务,聚力民生福祉提标。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跟踪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拓宽脱贫人口增收渠道,进一步提高脱贫人口收入水平。二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保率和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统筹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坚持共建共享,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一是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先。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以及宣传劝导等工作,到学校、S311省道、刘镇路和白石路等人流密集路段开展排查。针对自然灾害易发地段、烟花爆竹经营场所、燃气销售点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持续优化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化对重点要害部位及社会闲散人员的巡查与管控,切实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与管理,严格落实监护人的主体责任,对所属人员的管理到位,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