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科技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3-30 15:36 信息来源:鼎城区科技局
字号:【

今年以来,鼎城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创新提升行动工作思路和市委、市政府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工作安排,结合区委“三个三”的工作要求和“六个大力”的工作重点,坚决践行科技创新支撑战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鼎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提供新动能。现将科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1.深化政策示范引领,优化科技创新环境。5月28日,区科技局联合区财政局印发《常德市鼎城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五项措施》,进一步夯实我区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力量,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区科技局将争取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盯重点研发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政策引导、项目储备、跟踪服务,积极落实省研发奖补政策。

2.强化科技平台支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我区现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17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5家,市级创新平台12家。一是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今年,全区共培育41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指导服务208家企业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二是推进技术合同登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57.01亿元。三是积极指导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服务47家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报数为9.6亿元,同比增长8.3%,2024年规上工业和服务业研发经费投入11.86亿元。四是深入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启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培育工作。今年,指导4家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创新平台,指导12家企业申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和推荐特力液压联合佳鸿机械等企业申报创新联合体,进行共性技术研究开发。

3.推动创新要素集聚,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一是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积极动员23家企业积极报名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热情。二是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力度,广泛征集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发挥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区财政和高新区财政共计投入担保金、风险补偿保证金980万元,先后为98家企业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94亿元。三是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激发科技队伍活力,专家服务团成员81名,精耕水稻、油茶等六大领域,重新选派科技特派员26人,确保产业、地域科技服务全覆盖。注重企业和科技人才素质提升,4月17日至20日,区科技局协助省市科技部门举办“2024年省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粮食产业)专题培训班”。 今年以来,我区已指导推荐7人申报省“三尖”人才项目,推荐3家企业申报省芙蓉计划创新团队、1人申报省科技创新决策咨询专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区科技局积极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力争达到的目标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保持正增长;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5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以上,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45亿元以上;新增国省级创新平台5家。

1.紧盯重点,在强化统筹中推动强科技“聚力增效”。一是聚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初创型企业。建立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的常态化“双高”对接机制,组织企业进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专家团队进企业和推动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创新转型的校企合作“双进双转”活动。二是聚力深化协同创新。建立区级领导联系科技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项目招引,分产业链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攻坚。强化部门协作,突出科技“大统筹”,优化全区创新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

2.依托平台,在精准谋划中推进关键技术“攻坚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结合区域特色培育传统产业科技研发平台。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转化中心、研发飞地等。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研发平台,现有省级平台强化运行和资源共享,提升平台质量。进一步加强与西安交大、北航、文理学院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力争今年完成北航“航天液体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德实验中心的落地。拓展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物理空间,启用新的科创大楼,创建新的国家级孵化器,打造新的园区创新性中小微企业集聚平台。充分利用园区闲置厂房,打造一批小规模的企业中试车间,确保创新型小微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3.分类指导,在梯次培育中推进创新主体“扩量提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赋能攻坚行动,持续落实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探索设立科创企业培育名录库,实施动态管理、分类支持、全程指导。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研发投入加计扣除、财政研发奖补和高企税收减免政策,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用好用活科技金融政策,争取加大科技金融风险池投入,融资信贷等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倾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培管联动,在优化服务中激活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发挥鼎城重点产业资源优势,以校企深度合作,广泛集聚创新型人才。进一步优化调整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引导科技专家积极开展培训,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科技型企业技术骨干、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养殖大户为主体培训对象,提高其科技业务水平和科研工作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活动机制,不定期举办成果路演、科技招商等活动。以科技活动周、送科技下乡等为契机,组织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组团”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组建产业服务团,开展科技指导及科技培训活动。争取“智汇洞庭·科创常德”活动在鼎城区(常德高新区)开展,推进“湘智兴湘”“智汇潇湘才聚沅澧”。

5.齐头并进,在凝心聚力中推动中心工作“提质增效”。扎实做好招商引资、争资争项等基础工作,加大项目筛选和储备力度,把项目建设与本地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做到产业不论一二三、项目不论大中小、资金不论多与少、对象不论内与外,千方百计多储备项目。抓好项目争取,加强与上级科技部门的沟通联系,深入研究上级政策投向,对标年度目标,主动谋划,压实责任。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技巧的掌握,集思广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