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灌溪镇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3-30 11:05 信息来源:灌溪镇
字号:【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灌溪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跟区委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鼎城目标任务,全面落实“三个三”的工作要求和“六个大力”的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做强高新园区、发展城市新区、建设宜居小区”,坚持稳中求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经济建设提质增效

今年来,推动岗张500千伏线路工程、银岭冷链物流园等项目落地,发放征拆资金1450万元。招商引资持续推进,组建专业招商小组,大力开展盘活招商,目前正在洽谈长沙宏德机械入驻中心桥村建设计划投资5000万元项目。争资争项有序推进,紧盯国省市投资动向,完成中心桥村村级公路提质改造项目。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抓实优化营商环境“生命线”工程,助企协调解决实际问题9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29家、企业41家、个转企12家,主镇区中影大时代、亿客隆超市等大小商铺林立。

(二)多措并举促振兴,乡村面貌日益改善

坚决守牢返贫监测底线,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安居、饮水安全等各项政策,申报乡村振兴项目10个,开发公益性岗位33个,申报产业扶贫项目2个(穗丰优质稻合作社、普宾蔬菜基地项目),争取补助及项目资金19万元,带动63户贫困户就业。享受雨露计划学生41人,补助金额6.15万元。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全镇打造双季稻千亩示范片3个、百亩示范片8个,落实早稻生产面积5000亩,专业化集中育秧3000亩,争取补贴资金23.84万元;中晚稻种植面积13500亩,其中高档优质稻10500亩。尽心落实惠农惠民补贴,今年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2154.05亩,补贴资金1306414.29元,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2台套,补贴金额25300元,确保让惠农惠民“一卡通”成为造福“三农”的“幸福卡”。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完成1123亩油茶新造项目验收,争取中央资金112万元。各村(社)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河东经济带餐饮服务业、庭院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河西产业带大华射击项目日益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可观。目前,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11.9万元,11个村(居)超过10万元,其中兴发垸村、黄土山村突破25万元,百家坪居委会突破30万元。

(三)靶向发力强保障,城镇品质逐年提升

坚持提升城镇管理精细化水平,投入50多万元完成兴发垃圾中转站建设,结合创文、巩卫工作规范,常态化巡查检修路灯、疏通下水道200多米,有序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留住城镇的烟火气。建设秩序更加规范,以“零容忍”态度推进控违拆违工作,今年累计拆除违章建筑30余起,拆违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用活村民建房政策,审批村民建房41宗,合理解决群众刚性需求。住房安全更有保障,常态化开展农民在建房屋安全巡查、乡村建筑工匠培训,让8名“土师傅”变“巧工匠”,困难群众危房改造3户,C/D级非经营性自建房整改全部完成销号。

(四)牢记宗旨惠民生,群众期盼热切回应

坚持久久为功,倾力办好民生实事,投入10万元开展镇敬老院提质改造,让老有所养更有保障;投入12万元开展浦灌大道沿线及西线公路环境整治,推进镇区美化亮化、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三个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乡贤赞助一点、镇村支持一点)的原则,投入80余万元推进中心桥村、黄土山村约996户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投入90万元升级富贵坪村24组电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聚力做好就业服务,组织70名待业人员参加“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为2名残疾人申报了创业扶持补贴,完成431名脱贫劳动力的就业信息动态更新。“蓝结家园”团队戒毒康复辅导站目前与高新区企业协作安置79人。全力加强社会保障,为80名生活困难人员申请临时救助资金14.32万元,帮助3个家庭申请大病救助资金,为99名行动不便的困难家庭老人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为21名残疾人申报了护理和困难生活补贴。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318人,为1286名续保人员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发放申报,发放补贴资金665万元。积极关心、支持学校、卫生院的发展,今年灌溪中学考入鼎城一中92人。

(五)毫不松懈保安全,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坚持安全排查全面到位,共查处各类隐患385处,简易处罚29起,罚款2900元;完成市区交办重大隐患销号14处,取缔了1处非法柴油储存点,3处烟花爆竹非法销售点,1处汽车喷涂作坊、1处废品回收站。常态化开展消防检查演训、安全宣传教育,严查严控食品、校车安全,全年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应急处突专业及时,坚守雨雪冰冻、防汛值守一线,科学调度抢险救灾,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报受灾群众1289户、4829人,获评2024年常德市鼎城区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诉源治理,全力化解各类信访矛盾,部门联动处理交办件18件、接访98件,约174人次。开展戒毒宣传活动、防范非法集资、防溺水、利剑护蕾、情暖端午等志愿服务活动34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解决环保投诉问题39件,整改销号2个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对2017年以来中央、省交办的13个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回头看”,投资7万余元生态修复提质榨洪堰区域,对今年省人大交办的原武陵精锑冶炼厂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问题进行整改,投资30余万元完成销号,风险防控稳健有效。坚持“过紧日子”,严格财经纪律,完善落实镇村财务管理规定与操作细则。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30年工作。狠抓“三资”突出问题整治,目前化解村级债务2350万元。完成“五经普”登记和改错,完成个体户抽样259个,法人单位登记718家,并顺利通过国家商贸司检查。

(六)履职尽责勇担当,自身建设持续加强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各项事业全面繁荣。抓实政治建设,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各党组织书记上纪律党课45次、党员干部讲微党课44次,组织3000余人次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实践活动。抓实组织建设,今年新发展党员8名、预备党员转正11名。着力提高党管武装工作质效,春季、秋季共入伍2人,按要求开展民兵训练工作。抓实减负赋能,专项清理村级挂牌307块、已解散或重组约60%微信群,推行精文减会、多会合一,让镇村干部轻装上阵谋实事。抓实纪律建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群腐问题集中整治及“两带头五整治”等专项行动,开展以案释纪警示教育2次、督促检查6次,谈话提醒近120余人次,共办结问题线索8件(撤销党内职务、依程序罢免村委会委员职务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3人、党内警告处分4人、诫勉谈话1人)。“纪委书记亮名片进农家”收集意见建议3条、协调处理诉求事项2件。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强根固本,夯实基础,全力以赴推进党建工作

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贯穿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压紧靠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各党支部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形成重视基层党建、大抓基层党建的强大合力,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成果,坚持为村干部减负赋能,持续开展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培训,进一步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能独当一面党建工作队伍。进一步优化落实片组邻“三长制”,鼓励党员投身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一线工作。三是持续优化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抓实2026年村“两委”换届的准备工作,严格开展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培育与村级班子“届中盘点、发展六问”后期跟进。四是探索开展党建联盟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二)稳中有进,保促结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全方位助推项目建设。围绕省市工作部署、区委提出“三个三”的工作要求和“六个大力”的工作重点,把项目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全力抓好宜常高铁等项目建设,按倒排计划有效推进。二是积极促进招商引资。树立亲商安商意识,加强双方沟通联络,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方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活招商引资政策,帮助项目方排忧解难,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户、早投产。三是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社区)立足资源禀赋,抓住市场机遇,盘清底子、依法依规发包闲置资源,挖掘乡村旅游潜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成立合作社,整合邻村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开展劳动力派遣、物业管理等服务,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

(三)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继续严守耕地红线。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优化工作流程部署,细化落实责任清单,依法持续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强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配套。全面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保持稳定。二是有序推进土地延包。紧扣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主线,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坚持承包关系长久稳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权利。做细做实工作方案,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原有承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强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强化保障,深度惠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临时救助工作,着重化解因病、因残困难家庭问题,强化动态管理,压实帮扶责任,兜牢民生底线。抓好卫生健康事业,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整合力量抓好控掇保学和中小学生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重点学生关爱工作,持续完善帮教制度;常态化开展进校宣传活动,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营造平安校园。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南野际农耕文化农场、大华军事文化园等文旅产业发展,努力将我镇打造成文旅融合的特色乡镇。

(五)筑牢防线,优化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一是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促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诉源治理,切实化解矛盾、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坚持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加大纠纷调处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重点调处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案件,切实做到“三个减少”、着力实现“两个不发生”,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三是巩固筑牢安全防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强化燃气、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领域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消防领域的隐患排查,保持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