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征求《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度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2022年3月,常德市鼎城区被国家认定为棉花制种大县,为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健全良种繁育和应急保障体系,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加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的通知》(农政函〔2025〕2号)、《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棉花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相关文件,我单位起草了《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度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及有关单位踊跃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6月26日—7月4日,在此期间,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形式,将意见反馈至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武陵区紫菱路1099号)。
联系人:刘丽平;联系电话:0736-7701783;电子邮箱:dcnyzy@163.com。
附件: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度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26日
常德市鼎城区2025年度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全面执行《“十四五”全国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的具体安排。着力推进种业基地的提质升级,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种业基地,完善良种繁育和应急保障体系,确保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推进现代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以稳定基地面积和供种保障为基础,以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提升制种科技装备水平为重点,着力推进棉花智能繁育系统和生产服务社会化,全面提升棉花良种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推进“质量兴种”战略,密切关注全球棉花种业科技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技引领作用,聚焦长江中下游地区良种培育,力争在适宜机械化棉种及油(麦)后直播技术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二)持续深化县域企业共建合作
坚定贯彻“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充分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构建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县域层面,整合各类资金、项目以及优惠政策,加大对现代种业管理、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充分激发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市场开发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持续推动龙头企业与优势基地的深度融合,实现基地优化与优势企业同步发展。
(三)精准推动政策靶向发力
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点支持生产潜力巨大、科研实力雄厚、带动效应显著的龙头企业。优化奖励资金的配置,创新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重点助力县企结合共建、提升种子加工能力、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水平以及监管效能。通过持续数年的支持,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年度目标
通过实施棉花制种大县奖励项目,到2025年,鼎城区棉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保障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和社会化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具体建设目标见表1。
——公共信息、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建设棉花制种信息化平台,包括监管、物联网、产能对接和全程指导服务系统,以增强信息化基础,提升市场竞争力,并促进产业从生产服务向产能集成服务的转变。引入物联网管控和加工仓储系统,实现生产环境和病虫信息的全程监控、分析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同时,满足实时搜集核查企业生产信息和种子调运信息的需求,具备与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对接的能力,实现数据共享。开发手机APP和电脑软件,为农资农机需求和种子外销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
——基地设施条件持续改善。推进制种基地田间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水源、电网、路网等配套设施,棉种生产面积和供种能力稳中有升。
——棉种产业链条补强固延。县企共建全面推进,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紧密,三产融合发展,联农带农效果显著。
——种业监管服务持续加强。加强种业监督能力建设,定期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制种基地巡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不断强化生产基地巡查和种业市场检查力度,提升监管水平和能力。
表1鼎城区棉花制种大县2025年建设目标指标表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24年 | 2025年 |
生产规模 | 制繁种总规模 | 万亩 | 1.18 | 1.2 |
制繁种总产量 | 万公斤 | 56.7 | 61.1 | |
种子年精深加工量 | 万公斤 | 51.0 | 57.2 | |
高标准制种基地面积 | 万亩 | 0.95 | 1.2 | |
种业发展 | 棉花种业总产值 | 亿元 | 0.75 | 0.85 |
入驻种业企业数 | 家 | 3 | 3 | |
合作共建企业数 | 家 | 1 | 1 | |
建立稳定基地企业数 | 家 | 2 | 2 | |
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企业数 | 家 | 5 | 5 | |
合作经济组织数量 | 家 | 25 | 30 | |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 | 70 | 80.5 | |
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率 | % | 50 | 60 | |
科技创新 | 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 | 个 | 2 | 2 |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 人 | 70 | 85 | |
种业科研经费投入 | 万元 | 850 | 1000 | |
省级以上审定品种数量 | 个 | 0 | 3 | |
种子质量 | 种子质量合格率 | % | 100 | 100 |
农民满意度 | % | 98 | 98 | |
产业融合 | 社会化服务覆盖率 | % | 70 | 85 |
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面积 | 万亩 | 0 | 1.2 | |
高素质农民培训数 | 人次/年 | 500 | 500 | |
棉花种子年销售额 | 亿元 | 0.6 | 0.65 | |
社会化服务收入 | 万元 | 200 | 300 | |
带动创业就业人数 | 人 | 2000 | 2000 | |
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数 | 人 | 1500 | 2000 | |
制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万元 | 3.2 | 3.4 |
四、重点建设内容
根据《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棉花制种大县发展规划(2022-2025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关于开展加强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的通知》文件精神(农种政函〔2025〕2号)文件精神,2025年计划投入133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资金1000万元,地方整合资金及撬动社会投资332万元。重点聚焦加工仓储能力提升、繁制种田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平台、种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培育等项目。建设任务如下,重点项目详见表2(2025年度鼎城区国家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建设一览表)。
(一)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
1.制种田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
资金构成: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计划总投入26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0万元,地方及社会资本投入55万元。
建设内容:打造高标准制种田间基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改造,重点完善水源、电网、路网等设施以及开展田间沟渠、道路等清理和维护(与高标准农田地块建设重叠的,建设内容不重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重复的,地块不重叠)。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主体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审批-施工建设-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二)推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2.制种机械化生产服务组织培育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1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万元,社会资本50万元。按实际服务面积对社会化服务组织或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服务补助,机耕、机播、机收每亩补助标准不超过服务费用的50%;农机作业设备已列入国家或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不重复补贴,未列进目录但又是必须购置的农机,补贴标准为购置费用的30%。
建设内容:支持开展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机作业,统防统治,代繁代制,收储加工相关服务大户、合作社、企业等专业化组织服务水平,引导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与棉种企业或制种农户紧密合作,开展整村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行动,扶持3—5个棉花制种耕种收管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提高“耕、种、管、收”作业质量与效率,持续提升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蒿子港、石公桥等乡镇。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项目询价-政府采购-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三)提升种子加工能力
3.棉种企业加工仓储能力设施设备提升
资金构成: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计划总投入26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10万元,种业企业投入50万元。
建设内容:建设种子冷藏仓库4400立方米(与申报已建设的不得重复);购置种子抛光机1台、种子全自动包装机1台、种子混样机1台、拆包机1台、仓库转运设备2台套等。
建设地点: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主体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审批-施工建设-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四)推进制种智能化
4.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2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
建设内容:开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虫情测报、墒情监测、苗情监控等设备15台套以上,配套在制种企业安装温湿度监测、喷码机、监控等设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耕种管收储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建设种子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配套种子质量快检设备,实现对制种单位的制种作物类别、种植田块、投入品使用、加工单位地点、种子去向等基本信息入库,实现种子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及信用体系建设。具备对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平台端口的能力,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开发手机APP、小程序、电脑软件等应用程序,为政府监管、企业生产、农业服务组织、制种户提供便利化服务。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项目询价-政府采购-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五)提升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5.制种田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247.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23.75万元,社会资本124万元。按实际服务面积对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给予补助,每亩补助标准不超过服务费用的50%。
建设内容:培育种子生产环节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制种企业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紧密合作,扶持3家以上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为制种田提供病虫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提高制种棉田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水平。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项目询价-政府采购-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6.高素质制种农户技术培训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1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万元。
建设内容:采用专家指导、现场实训、参观调研、异地交流等方式,开展先进制种技术培训班,培训制种农户500人次。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六)支持县企结合共建
7.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万元,地方及社会资本投入10万元。
建设内容:建设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示范品种15个以上(制种企业生产品种为主),示范面积100亩以上。通过调查监测、专家评价、实收测产和组织观摩等措施,筛选和推广适应本地区生态条件、符合农民种植习惯以及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棉花优良品种5个以上,确保棉花大田用种安全、农民增产增收。
建设地点:鼎城区牛鼻滩镇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新合分场。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公开比选-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8.棉种企业育制种短板建设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20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0万元,制种企业投入43万元。
建设内容:建设种子检验检测中心400㎡,配套购置纯度与品质检验设施设备20台套(种子质量检测、分子检测、品质检测仪器---PCR仪、电泳系统、移液器、冷冻离心机等);安装通排风系统,检测台等。
建设地点: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主体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审批-施工建设-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七)加强基地监管服务
9.日常监管和市场秩序构建
资金构成:计划总投入16.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6.25万元。
建设内容:加强种业监督能力建设,为种子管理部门配套相应的监管执法设施和装备。每年定期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制种基地巡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对市场销售和基地生产的棉花种子抽样送检15批次以上,基地生产棉花品种抽检覆盖率100%。
建设地点: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实施主体: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实施程序:制定方案-项目询价-政府采购-组织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
表22025年度鼎城区国家棉花制种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建设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目标 | 建设地点 | 建设主体 |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 实施时间 | 资金安排(万元) | ||||
合计 | 中央资金 | 地方及社会资本 | |||||||||
合计 | 1332 | 1000 | 332 | ||||||||
一 | 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 | 265 | 210 | 55 | |||||||
1 | 制种田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 | 建设稳产高产制种基地,提升制种基地田间基础设施水平。 | 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打造高标准制种田间基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改造,重点完善水源、电网、路网等设施以及开展田间沟渠、道路等清理和维护(与高标准农田地块建设重叠的,建设内容不重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重复的,地块不重叠)。 |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 265 | 210 | 55 | ||
二 | 推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 100 | 50 | 50 | |||||||
1 | 制种机械化生产服务组织培育 | 推行制种全程机械化作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 鼎城区十美堂镇、蒿子港镇、石公桥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支持开展制种机械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机作业相关服务大户、合作社、企业等专业化组织服务水平,开展整村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行动,扶持3—5个棉花制种耕种收管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配套完善农机作业设备购置补贴(已列入国家或湖南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的不重复补贴)。 | 2025年7月-2026年4月 | 100 | 50 | 50 | ||
三 | 提升种子加工能力 | 260 | 210 | 50 | |||||||
1 | 棉种企业加工仓储能力设施设备提升 | 提升种子加工仓储能力。 | 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 | 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种子冷藏库4400立方米(与申报已建设的不得重复);购置种子抛光机1台、种子全自动包装机1台、种子混样机1台、拆包机1台、仓库转运等设备2台套。 | 2025年8月-2025年12月 | 260 | 210 | 50 | ||
四 | 推进制种智能化 | 200 | 200 | 0 | |||||||
1 | 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 健全现代管理体系,提升制种网格化监测、全流程监管、全链条信息畅通的信息化监管服务能力。开展田间生产、种子加工、仓储调运等信息监测,提升制种智能化水平。 | 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开展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虫情测报、墒情监测、苗情监控等设备15台套以上,配套在制种企业安装温湿度监测、喷码机、监控等设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耕种管收储全流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服务。建设种子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配套种子质量快检设备,实现对制种单位的制种作物类别、种植田块、投入品使用、加工单位地点、种子去向等基本信息入库,实现种子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及信用体系建设。具备对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等平台端口的能力,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开发手机APP、小程序、电脑软件等应用程序,为政府监管、企业生产、农业服务组织、制种户提供便利化服务。 |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 200 | 200 | 0 | ||
五 | 提升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257.75 | 133.75 | 124 | |||||||
1 | 制种田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 | 提高制种棉田病虫防治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培育种子生产环节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扶持3家以上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为制种田提供病虫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提高制种棉田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水平。 | 2025年7月-2026年4月 | 247.75 | 123.75 | 124 | ||
2 | 高素质制种农户技术培训 | 掌握棉花制种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高产栽培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水平。 | 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采用专家指导、现场实训、参观调研、异地交流等方式,开展先进制种技术培训班,培训制种农户500人次。 |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 10 | 10 | 0 | ||
六 | 支持县企结合共建 | 233 | 180 | 53 | |||||||
1 | 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 | 大力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速品种推广应用。 | 鼎城区牛鼻滩镇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新合分场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建设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示范品种15个以上(制种企业生产的品种为主),示范面积100亩以上。通过调查监测、专家评价、实收测产和组织观摩等措施,筛选和推广抗逆性强的棉花优良品种5个以上,确保棉花大田用种安全、农民增产增收。 | 2025年4月-2026年4月 | 30 | 20 | 10 | ||
2 | 棉种企业育制种短板建设 | 支持制种企业制种短板提升、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 | 鼎城区镇德桥镇同心坝村 | 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种子检验检测中心,面积400㎡,配套购置纯度与品质检验设施设备20台套(种子质量检测、分子检测、品质检测仪器---PCR仪、电泳系统、移液器、冷冻离心机等);安装通排风系统,检测台等。 |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 203 | 160 | 43 | ||
七 | 加强基地监管服务 | 16.25 | 16.25 | 0 | |||||||
1 | 日常监管和市场秩序构建 | 加强制种基地巡查和种子质量监督,提升种业执法、监管和服务能力,促进棉花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 鼎城区十美堂镇、石公桥镇、韩公渡镇、谢家铺镇等乡镇 | 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 加强种业监督能力建设和种子供需监测,为种子管理部门配套相应的监管执法设施和装备。定期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制种基地巡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对市场销售和基地生产的棉花种子抽样送检15批次以上,基地生产棉花品种抽检覆盖率100%。 | 2025年7月--2025年12月 | 16.25 | 16.25 | 0 |
五、资金使用与进度安排
(一)资金投入
2025年计划投入棉花制种大县建设资金1332万元,其中,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投入资金265万元,占比19.89%;推进制种全程机械化投入资金100万元,占比7.5%;提升种子加工能力投入资金260万元,占比19.52%;推进制种智能化投入资金200万元,占比15.02%;提升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投入资金257.75万元,占比19.35%;支持县企结合共建投入资金233万元,占比17.49%;加强基地监管服务投入资金16.25万元,占比1.22%。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33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5.08%;地方及社会资本投入332万元,占总投资的24.92%。奖补种业企业370万元,占中央奖补资金的37%。
表3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明细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投资概算(万元) | 投资占比(%) | ||
合计 | 中央资金 | 地方及社会资本 | |||
合计 | 1332 | 1000 | 332 | 100.00 | |
一 | 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 | 265 | 210 | 55 | 19.89 |
1 | 制种田间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 | 265 | 210 | 55 | 19.89 |
二 | 推进制种全程机械化 | 100 | 50 | 50 | 7.5 |
2 | 制种机械化生产服务组织培育 | 100 | 50 | 50 | 7.5 |
三 | 提升种子加工能力 | 260 | 210 | 50 | 19.52 |
3 | 棉种企业加工仓储能力设施设备提升 | 260 | 210 | 50 | 19.52 |
四 | 推进制种智能化 | 200 | 200 | 15.02 | |
4 | 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 200 | 200 | 15.02 | |
五 | 提升制种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257.75 | 133.75 | 124 | 19.35 |
5 | 制种田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 | 247.75 | 123.75 | 124 | 18.60 |
6 | 高素质制种农户技术培训项目 | 10 | 10 | 0 | 0.75 |
六 | 支持县企结合共建 | 233 | 180 | 53 | 17.49 |
7 | 棉花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设 | 30 | 20 | 10 | 2.25 |
8 | 棉种企业育制种短板建设 | 203 | 160 | 43 | 15.24 |
七 | 加强基地监管服务 | 16.25 | 16.25 | 1.22 | |
9 | 日常监管和市场秩序构建 | 16.25 | 16.25 | 1.22 |
(三)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进度分为四个阶段:
2025年5月-8月:开展项目建设内容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完成项目设计、财评、采购招标(比选)。
2025年9月-2026年4月:完成项目实施。
2026年4月:完成项目验收并拨付资金
2026年5月:开展项目年度实施总结和绩效评价。
六、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对项目实施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彰显鼎城区棉花制种大县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功能。定期及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区政府办公室、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要各尽其责,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确保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规范项目运行。拟定并完善项目建设申报、管理、验收等系列制度,确保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公示、采购、招投标及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强化对先建后补、以奖代投项目的全链条监管,定期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建设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负责工程监理和竣工结算审计工作。
严格资金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及时组织并开展项目验收工作,加速财政资金的拨付进度。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和拨付程序,严格把控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确保项目资金砖款专用,坚决杜绝资金的挪用、滞留、挤占现象,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效益最大化。
开展督导检查。强化对项目实施及资金运用的全程监督管理,确保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无缝对接。定期开展项目实施、施工质量及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并立即纠正问题。对于实施单位违反资金使用规定的,将采取停拨项目资金或中止项目执行的措施;对于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建设资格,并依法追回已发放的奖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