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公开征求《鼎城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2025-08-22 09:38 信息来源: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为全面提高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根据《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省农业农村厅秸秆综合利用蹲点帮扶工作组指导意见,我单位起草了《鼎城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及有关单位踊跃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时间:2025年8月22日— 9月1日,在此期间,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形式,将意见反馈至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武陵区紫菱路1099号)。

联系人:邵进;联系电话:0736-7701783;电子邮箱:896415319@qq.com。

附件:鼎城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常德市鼎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2日

鼎城区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提高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根据《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和《湖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省农业农村厅秸秆综合利用蹲点帮扶工作组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5年年底,建立健全“综合利用是根本、低茬收割是关键、禁止焚烧是常态、有序焚烧要到位”的工作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鼎城模式”,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二、利用方式

结合不同作物特性和区域实际,推行“分类施策、多元利用”模式。

1. 早稻秸秆。采取农户自主粉碎还田,灌水翻耕模式。

2. 中晚稻秸秆。打捆离田利用占22%左右,以灭茬粉碎还田占78%左右为主要技术路线。

3. 油菜秸秆。以粉碎还田为主,转运收集为辅。对房前屋后、沟港河堤等不便机收区域秸秆,适度支持由村集体组织转运至秸秆五化利用主体。

4. 其他农作物秸秆。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其他农作物秸秆,采取粉碎还田与饲料化(玉米青贮加工)、能源化(压块燃料、打捆直燃)、肥料化(制作有机肥)、基料化(种植食用菌)等多元化利用相结合的模式,实现资源高效转化。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度扶持。

三、主要任务

1. 摸清工作底子,建立电子化台账。以村为单位对种植情况(早中晚水稻、油菜、其他作物)、还田和离田面积(到村组、大户)、收储网点建设情况、产业化服务主体情况、秸秆还田离田农机具情况、社会化服务组织情况开展摸底调查,以乡镇为单位建立电子化台账。

2. 科学布局划定片区。按照适合水稻种植的地形属性,结构差异,划分为3个片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利用模式精准施策。前河乡镇及管理处为一片区,石公桥、周家店、镇德桥、牛鼻滩4个乡镇为二片区,其余乡镇为三片区。各乡镇按片区划分自主选择经公示的离田、灭茬作业主体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片区安排1名联络员进行督导协调,确保综合利用工作落地见效。

3. 完善收储体系,夯实资源化基础。在现有秸秆收储运体系基础上,鼓励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拓展秸秆收储功能,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房屋使用权入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计划新建8000平米收储用中心1个(常德中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扩建5000平米利用中心1个(湖北济新源生态科技公司)、改扩建3000平米乡镇收储用中心1个(中联港中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改扩建1000平米收储运网点3个。对于今年未纳入收储用中心和收储运网点建设年度计划的,所需资金在2025年奖补结余资金中解决,若2025年奖补资金出现不足,在次年的奖补资金中优先安排。

4. 加强农机配套,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大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力度,计划引导服务组织新购置联合收割机40台、灭茬粉碎机200余台、优化升级自走式秸秆打捆机及深翻耕机械;引进跨区秸秆综合利用工农专业化组织5个;支持农机合作社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作业,重点推进灭茬粉碎还田68万亩、打捆离田20万亩;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2个、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2个。

5. 培育市场主体,构建产业化格局。依托水稻、油菜主产区优势建立项目库,支持培育年利用1万吨以上的综合利用主体3个,力争引进年处理1万吨以上的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2家,新建秸秆饲料化加工生产线1条、升级改造2条,能源化加工生产线1条、肥料化利用加工生产线1条。同时激活现有产业化主体,力争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

6. 创新利用路径,实现高值化发展。构建以肥料化利用为主导,饲料化利用和能源化利用为辅助,基料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协同发展的多元高值化利用格局。推进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开展秸秆饲料营养价值提升技术攻关,建设区域性秸秆饲料产业集群;鼓励秸秆生物质发电企业(常德北控生物质能发电有限公司)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支持发展以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为原料的能源工程项目;支持生产食用菌、育秧基质等基料化利用,推广菌菇生产、集约化育苗、无土栽培、改良土壤等技术;发展壮大草艺、建材等产业,推动秸秆替塑、替木,实现秸秆多途径增值。对接“碳汇”“耕地保护”“防沙固沙”等国家战略需求,拓展秸秆高值化利用路径。建成3万亩以上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灭茬粉碎还田的技术手段降低水稻二化螟的越冬基数)。创建50亩以上稻菇轮作基料利用展示区1个、推广稻菇轮作种植20户。

四、扶持政策

1. 支持还田离田作业。对打捆离田利用的主体,每吨补贴40元;对灭茬粉碎还田作业等其它利用方式的,区级统筹还田资金对各乡镇进行奖补。

2. 支持设备购置。鼓励引导灭茬作业主体新购灭茬粉碎、北斗系统等装置,积极向上争取各项补贴。

3. 支持收储用体系建设。鼓励各乡镇、村利用废弃、闲置场地,依托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秸秆收储用中心和网点。支持对区级收储用中心及镇、村级网点进行新、扩、改建设。所有中心、网点仓储设施层高须在6.5米以上,严格遵照建设要求实施。纳入补贴建设的设施,五年内不得出租或出售。设施建成验收合格后要立刻投入使用,做到应收尽收,供应就近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4. 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建设。计划新建秸秆利用饲料化、能源化、肥料化生产线各1条;扶持秸秆锅炉替换其他能源锅炉;扶持五化利用示范主体;培育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结合资金量对经自主申报并审核通过的项目进行适度补贴。

5. 支持技术示范区创建。计划创建2个100亩以上腐熟还田培肥示范区;创建5个1000亩以上稻虾共作全量还田示范区。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其他单位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区农业农村局,由杨珂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协同推进机制等。

2. 压实工作责任。

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制定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拟定相关执行细则和各类验收表格。牵头实施好秸秆综合利用全环节工作;指导技术推广与项目落地;协调镇街组织打捆离田、灭茬作业主体开展工作,开展涉农执法。

区发改局:负责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全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年度重点项目计划,做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协调生物质发电等秸秆能源化项目的上网电价政策落实。

区工信局:负责推动秸秆工业化利用和技术研发,协助企业申报项目并协调电力等需求。

区财政局:负责统筹落实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配合镇、街道做好罚款收据和罚款收缴账户保障。

区自然资源局:负责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予以支持。

市生环鼎城分局:负责建立秸秆禁烧巡查督导机制,运用卫星遥感、铁塔视频等技术手段监测火点,开展秸秆禁烧现场巡查督导。对所有火点进行统计分析、甄别并运用到秸秆综合利用乡镇奖补范畴。

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产品质量和计量器具监管,查处不正当竞争。

区农机事务中心:负责制定农机作业技术规程,协调跨区域农机调配,做好农机具购置补贴,维护运行智慧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对作业运行轨迹进行日常监管,定期整理相关数据与农业农村局、镇街进行衔接核对。

区税务局:负责宣传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区交通运输局、区交警大队:负责协调运输车辆和道路畅通保障。

区公安局:负责配合镇街和相关部门做好禁限烧执法。

各乡镇(街道):负责辖区内农作物秸秆禁限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组织实施工作。根据本镇街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一村一计划”。收集、整理、上报秸秆综合利用数据,建立电子化台账,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监测。

3. 强化资金保障。当前省厅已整合社会化服务资金45万、粮油单产提升153万、衔接资金682万、省级财政预算534万、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结余资金145万、区财政统筹210万,合计1769万;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争取整合环保等部门资金,统筹使用好往年秸秆综合利用结余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补贴资金按照扶持政策据实予以补贴,超出部分由实施主体自行负责。区农业农村局牵头财政、审计、纪监等部门组建验收小组开展验收,按照验收结论灭茬资金拨付到镇街,离田和收储用体系建设拨付到实施主体。预拨部分资金至乡镇用于离田、还田等支出。

4. 建立技术支撑。区级成立秸秆综合利用专家组,指导推动秸秆综合利用顺利实施。以区、镇街两级农技推广部门为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简便实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技术普及应用,建立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典型。加强技术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组织开展企业与乡村对接秸秆利用技术和装备,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样式“四新”推广应用。

5. 加强宣传引导。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融媒体、微信平台等多种手段,大

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意识。适时举办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提升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6.  强化督促指导。区农业农村局要会同两办督查室对方案落实进度开展督促,区纪委监委、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要对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和审计工作。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开展不力、火点数量居高不下、过火面积大幅增长、造成较大影响的乡镇负责人依纪依规提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或问责。对卫星、铁塔、各级督导乡镇所发现的火点,每一个火点分别扣减5000、3000、1000元。

本实施方案自2025年8月26 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8月25日。具体实施细则由区农业农村局和市生环鼎城分局结合实际拟定。

附件:1.收储用中心、网点建设要求及补贴标准

2. 鼎城区秸秆综合利用一乡一策量化指导计划

3. 鼎城区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使用计划表

附件1

收储用中心、网点建设要求及补贴标准

序号

内容

建设要求及说明

一、区级收储用中心建设要求及补贴标准

1

仓储仓库

要求:面积3000m2/处,为H型钢、C型钢、工字钢架结构要求,层高不低于6.5m,车辆进出自如,地面硬化厚度不小于20厘米。

补贴标准:按照3000㎡的面积,补贴主体投入的50%。改扩建的,按专业机构鉴定投入金额的50%予以补贴,单个中心补贴最高不超过60万元。

2

设施设备

要求:配置相应离田机具(含北斗)、1套标识标牌及消防安全设施。根据需求自行配套地磅、运输车、叉车等秸秆转运收储设施设备。

补贴标准:地磅、叉车按购置补贴(含国补)不超过购置总金额50%予以补贴,其中叉车、地磅各1台纳入补贴。单个中心补贴(不含离田机具等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3

秸秆离田作业

要求:完成秸秆离田任务面积10000亩以上/处。

补贴标准:40元/吨。

二、乡镇级收储用中心建设要求及补贴标准

1

仓储仓库

要求:面积1000m2/处,为H型钢、C型钢、工字钢架结构要求,层高不低于6.5m,车辆进出自如,地面硬化厚度不小于20厘米。

补贴标准:按1000㎡的面积,补贴主体投入的50%。改扩建的,按专业机构鉴定投入金额的50%予以补贴,单个中心补贴最高不超过2万元。

2

设施设备

要求:配置相应离田机具(含北斗)、1套标识标牌及消防安全设施。根据需求自行配套地磅、运输车、叉车等秸秆转运收储设施设备。

补贴标准:地磅、叉车按购置补贴(含国补)不超过购置总金额50%予以补贴,单个中心补贴(不含离田机具等补贴)最高不超过1万元。

3

秸秆离田作业

要求:完成秸秆离田任务面积5000亩以上/处。

补贴标准:40元/吨。

三、收储用网点建设要求及补贴标准

1

仓储仓库

要求:配备仓储设施或露天堆场,新建轻钢结构仓储的,纳入补贴。

补贴标准:按专业机构鉴定投入金额的50%予以补贴,单个网点仓储仓库建设与设备设施补贴(不含离田机具等补贴)总和不超过2万元。

2

设施设备

要求:配置相应离田机具(含北斗)。

补贴标准:单个网点仓储仓库建设与设备设施补贴(不含离田机具等补贴)总和不超过1万元。

3

秸秆离田作业

要求:完成秸秆离田任务面积1000亩以上/处。

补贴标准:40元/吨。

附件2

鼎城区秸秆综合利用一乡一策量化指导计划

单位:亩、万元

序号

乡镇

中晚稻面积

打捆离田面积

灭茬还田面积

资金计划

1

谢家铺镇

52833

20000

32833

61.1

2

黄土店镇

56581

11316

45265

65.4

3

草坪镇

40500

8100

32400

46.8

4

花岩溪镇

28699

2870

25829

33.2

5

尧天坪镇

47485

4748

42737

54.9

6

许家桥乡

48727

4873

43854

56.3

7

斗姆湖街道

21500

2150

19350

24.8

8

郭家铺街道

2506

251

2255

2.9

9

花岩溪管理处

2500

251

2249

2.9

一片区小计

301331

54559

246772

348.2

10

石公桥镇

76509

15302

61207

88.4

11

周家店镇

62957

12591

50366

72.8

12

镇德桥镇

27095

8100

18995

31.3

13

牛鼻滩镇

38578

3800

34778

44.6

二片区小计

205139

39793

165346

237.1

14

蒿子港镇

30006

18000

12006

34.7

15

中河口镇

44037

26000

18037

50.9

16

十美堂镇

93130

35000

58130

107.6

17

双桥坪镇

41050

4000

37050

47.4

18

灌溪镇

11501

1000

10501

13.3

19

蔡家岗镇

46500

4600

41900

53.7

20

石板滩镇

13984

2797

11187

16.2

21

韩公渡镇

96012

9600

86412

110.9

三片区小计

376220

100997

275223

434.7

总计

882690

195349

687341

1020.0

附件3

鼎城区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使用计划表

序号

内  容

数量

单位

单价

(万元)

小计

(万元)

1

综合利用企业回收

常德中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万吨

0.004

120

2

常德市兴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

万吨

0.004

40

3

中联港中坪农业公司

0.5

万吨

0.004

20

4

其他16家小规模主体

0.5

万吨

0.004

20

5

还田利用

灭茬粉碎还田

68

万亩

0.0015

1020

6

油菜、棉花、旱杂粮等

1

400

400

7

区级收储中心建设

常德中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70

70

8

中联港中坪农业公司

1

30

30

9

湖北济新源生态科技公司

1

30

30

10

乡镇级收储网点建设

宇成、民强、

大田

3

3

9

11

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其他农作物新型利用方式试验示范)

1

10

10

12

合计




176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