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鼎城区人民政府2023年决算公开

2024-09-12 10:22 信息来源:鼎城区财政局
字号:【

目录

第一部分2023年总决算

一、2023年财政总决算报表及社保基金决算报表

二、2023年鼎城财政总决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2023年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2023年鼎城区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2023年度鼎城区债务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2023年鼎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第六部分鼎城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

第一部分

一、见附件一

二、2023年鼎城财政总决算编制说明

2023年财政总决算报表分析说明

2023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压、降、争、增、保”五字方针和“全力抓收入、大力压支出、倾力保运转、极力推项目”要求,严格落实过“紧日子”各项措施,大力压减各项支出,多方筹集资金兜牢“三保”底线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基本平稳。

一、全区基本情况和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

鼎城区辖18个乡镇,4个农林场,4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2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万亩,总人口64万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在职人员11895人,纳入本次报表编制范围的独立核算机构173个。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4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275元,同比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10元,同比增长5.9%。

二、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2023年全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00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3.63%,比上年增加16939万元,增长8.4%。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843万元,比上年减少6381万元,下降1.06%。其中乡镇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668万元,占总支出的9.68%。乡镇大部分上级专项在决算中归口到专项资金的主管单位填列,没有填列在乡镇决算里面。

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007万元,加税收返还收入10167万元,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13323万元,加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7449万元,加债券转贷收入30720万元,加上年结余142074万元,加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及其他调入3933万元,加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485万元,总计80315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843万元,加上解支出21787万元,加债券还本支出13361万元,调出资金23499万元,支出总计65449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转结余148668万元。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2023年全区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50163万元,比上年减少40394万元,下降44.61%。基金预算支出230752万元,比上年增加87948万元,下降61.59%。

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0163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5206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9878万元,加债务转贷收入195199万元,调入资金23499,总计2839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0752万元,上解支出19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3203万元,总计27415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转结余9792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2023年全区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80万元,比上年增加311万,增长32.0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万,比上年增加18万。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8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5万元,加上年结余收入27万元,总计133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1280万元。总计133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滚存结转结余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三、财政收支结构分析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分析

1、分收入级次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年完成

上年同期

同比(+-)额

同比(+-)%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85200

192940

92260

47.8

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8007

201068

16939

8.4

上划省级收入

12157

-25016

37173


上划中央收入

55036

16888

38148

225.9

2、分征收部门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年完成

上年同期

同比(+-)额

同比(+-)%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85200

192940

92260

47.8

其中:税务

141460

129369

12091

9.3

财政

143740

63571

80169

126.1

(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结构分析

1、分收入科目                                                                                          单位:万元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本年完成

上年同期

同比(+-)额

同比(+-)%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8007

201068

16939

8.42

101

税收收入

71490

134748

-63258

-46.95

10101

增值税

30437

27218

3219

11.83

1010104

改征增值税





10103

  营业税





10104

  企业所得税

6375

7306

-931

-12.74

10106

  个人所得税

2043

2437

-394

-16.17

10107

  资源税

546

339

207

61.06

10109

  城市维护建设税

3416

3745

-329

-8.79

10110

  房产税

12024

7150

4874

68.17

10111

  印花税

2062

2376

-314

-13.22

10112

  城镇土地使用税

4193

4445

-252

-5.67

10113

  土地增值税

8847

14712

-5865

-39.87

10114

  车船税

3421

2327

1094

47.01

10118

  耕地占用税

2394

1856

538

28.99

10119

  契税

-4358

60767

-65125

-107.17

10121

  环境保护税

90

70

20

28.57

10199

  其他税收





103

非税收入

146517

66320

80197

120.92

10302

专项收入

5360

5983

-623

-10.41

1030203

     教育附加收入

2777

2749

28

1.02

10304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616

3161

1455

46.03

10305

  罚没收入

9791

12337

-2546

-20.64

10307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121282

32088

89194

277.97

10308

捐赠收入

1054

2323

-1269

-54.63

10309

  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69




10399

  其他收入

4345

10428

-6083

-58.33

2、分征收部门                                                                                           单位:万元

项     目

本年完成

上年同期

同比(+-)额

同比(+-)%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8007

201068

16939

8.42

  一、税务

74267

137497

-63230

-45.99

      增值税

30437

27218

3219

11.83

      企业所得税

6375

7306

-931

-12.74

      个人所得税

2043

2437

-394

-16.17

      资源税

546

339

207

61.06

      城市维护建设税

3416

3745

-329

-8.79

      房产税

12024

7150

4874

68.17

      印花税

2062

2376

-314

-13.22

      城镇土地使用税

4193

4445

-252

-5.67

      土地增值税

8847

14712

-5865

-39.87

      车船税

3421

2327

1094

47.01

      耕地占用税

2394

1856

538

28.99

      契税

-4358

60767

-65125

-107.17

      环境保护税

90

70

20

28.57

      营业税





其他税收





      教育费附加

2777

2749

28

1.02

  二、财政

143740

63571

80169

126.11

(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分析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02224万元,比上年减少35140万元,增长6.2%。具体明细如下表:              单位:万元

预算科目

本年完成

占全年支出的%

上年同期

同比(+-)额

同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95843

100.0

602224

-6381

-1.06

  一般公共服务

61921

10.4

60027

1894

3.16

  国防

697

0.1

1261

-564

-44.73

  公共安全

28410

4.8

27615

795

2.88

  教育

93500

15.7

90306

3194

3.54

  科学技术

6201

1.0

15330

-9129

-59.55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

5599

0.9

5604

-5

-0.09

  社会保障和就业

104149

17.5

103736

413

0.40

  卫生健康

44314

7.4

73138

-28824

-39.41

  节能环保

10527

1.8

9364

1163

12.42

  城乡社区

46356

7.8

45290

1066

2.35

  农林水

112837

18.9

102145

10692

10.47

  交通运输

26523

4.5

25285

1238

4.90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

9433

1.6

14645

-5212

-35.59

  商业服务业等

1764

0.3

1876

-112

-5.97

  金融

133

0.0

148

-15

-10.14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

11273

1.9

5649

5624

99.56

  住房保障

15460

2.6

2954

12506

423.36

  粮油物资储备

3091

0.5

3541

-450

-12.71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

3330

0.6

3585

-255

-7.11

  债务付息

10225

1.7

10205

20

0.20

  其他

100

0

520

-420

-80.77

(四)基金预算收支结构分析

2023年全区基金预算收入50163万元,其中污水处理费收入120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9661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898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相关收入540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230752万元,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55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115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1909万元,其他支出154560万元。

四、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1.培源挖潜,全力抓收入扩充财力。一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本级安排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1000万元,集中投入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企业梯次培强政策扶持体系,落实鼓励创新创业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举措,助力园区发展。严格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落实留抵退税7228万元。积极帮助86家企业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通过“银政担、信补贷、潇湘财银贷、知识价值信用贷”等信用产品为150家企业担保贷款3.74亿元,农担公司为150家经营主体担保贷款9114万元。落实购买商品房契税补贴等优惠政策,为3687户购房者补贴2793万元。二是开展税费精诚共治。强化征管部门责任,加大重点行业、骨干税源企业和纳税大户的监控力度,提高小额零星税源的管控水平。全面开展综合治税,查补税款6219万元。加强非税收入征管,鼓励各单位积极挖潜增收。三是加快盘活“三资”。乡镇水面出租、闲置乡镇院落处置、城市停车位和景区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入库收益6.5亿元,澧水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收入区级入库4.2亿元。同时,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工作,争取上级资金42.8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5.2亿元、特别国债5.58亿元。

2.严守底线,大力压支出保住“三保”。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始终将“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时刻关注库款变动、库款余额及保障水平等情况,确保“三保”资金及时拨付。全年保工资支出19.16亿元,保运转支出1.41亿元,保基本民生支出14.54亿元。二是保障重点支出。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待遇,安排8978万元全力保障低保、农村特困(城市三无)人员的基本生活,安排特殊群体解困补助资金1024万元,安排1554万元开展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残疾人两项补助工作。支持就业工作,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952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支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学前困难幼儿、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努力改善全区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区第五届运动会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以及全域旅游宣传推广,促进文旅事业和产业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投入资金1.27亿元确保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和黑臭水体治理、湿地保护项目顺利实施。安排交通建设资金2.8亿元,修建谢家铺-花岩溪、原沧山乡-安化县、韩公渡镇-崇河村、S224中河口段、G319东线等公路。安排城市建设维护资金1.75亿元,保障环卫清扫、城市绿化、污水处理、市政道路维护与城市基本运转,并启动江南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投入粮食生产资金1.92亿元,确保粮食安全和改善种粮条件。落实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545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3.加力提质,全面强管理提升绩效。一是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完成了专项资金监控、资金支付动态监控、公务卡结算等模块的上线设置,商品和服务支出以及“三公”经费控制额度嵌入系统。非税收入征管新系统上线,全面推行电子一般缴款书。湖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顺利上线,全年共通过“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发放补贴资金5.82亿元,惠及群众88.34万人次。二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重大财政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健全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将全区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根据部门整体支出、专项资金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及运行监控结果,全年共提出结果应用建议14条,收回有关部门专项结余资金及违规支出4546.93万元。三是加强财政职能监管。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专项清查、财经秩序专项整治复查和“三湘护农”专项行动等,全面整改相关问题。进一步强化财政评审管理,全年完成评审项目325个,送审金额13.07亿元,净审减金额2.74亿元,综合审减率20.96%。完成信息化评审工程38个,预算工程总金额4892.40万元,审减金额1429.59万元,审减率29.22%。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程序,全年完成政府采购项目776个,成交金额2.5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739.8万元,节支率2.86%。四是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加大财政结余结转统筹力度,区级财政安排基本项目支出一律不再结转,两年的上级专项及无需继续使用的资金一律收回财政统筹安排,确需继续使用的,纳入下年度预算统筹安排,2023年盘活存量资金3367万元。

4.防缓结合,严格控债务防范风险。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十大举措”,制定“一债一策”应对措施,开展压减项目、降息降成本、债务缓释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银行类债务的降息工作和“PPP”项目清理压减整治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和2023年财政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稳住了“收入增长”主线,保住了“三保支出”底线,防住了“债务风险”红线。当前,财政“紧平衡”的状态仍没有改变,对我区而言,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收支矛盾大。可用财力下降,而支出资金需求不断增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二是债务包袱重。我区债务基数大,目前已进入偿债高峰期,偿债压力凸显。三是财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在预算执行管理中,仍存在过“紧日子”思想不牢、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务资产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为确保完成2024年预算和财政工作任务,我们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千方百计抓收入稳增长。一是加快推进财源建设。积极落实上级减税降费、“稳增长二十条”等优惠政策,本级财政除了保基本支出和防范债务风险外,要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全力促进经济发展,夯实财税增收基础。二是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强化税费精准监管和精诚共治,加强税收清理,强化协同管理,力争在商贸、餐饮、经营性房屋出租、民营加油站等行业和税种的精准监管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三是深度盘活“三资”。加大力度拍卖矿砂、河砂,积极出租湖面水面,最大限度变现。全面清查底数,积极盘活公共资源资产,既坚守底线,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不留后手,不“竭泽而渔”,又尽最大可能激活沉寂资源、盘活沉睡资产。四是主动向上争资。认真分析和研判上级政策,尽最大能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补助。特别要抢抓特殊再融资债券、增发国债、提前下达新增债券限额等万亿财政政策机遇,强化项目储备和对接,加大力度争资。

2.竭尽全力控支出保基本。坚持“小钱小气”“大钱严格”,对于能节俭和不该花的钱,绝不多花一分一厘,对于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的支出,想方设法尽力保障。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的各项措施。严格压减非生产性、非必要、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除政策性增支、应急救灾和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的增支项目外,一律不得安排新增支出。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未落实资金来源,无力承担配套资金的一律不立项。严控基建项目,暂停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和技术业务用房、教研用房等行政事业单位用房的新建及维修改造,暂停新上信息化项目,暂停所有一般公务用车购置。对各类节庆、展会、论坛等活动,财政不安排资金补助。除后盾单位对乡村振兴联系点村帮扶补助外,严禁各单位利用本级财政资金额外予以补助支持。通过一系列节支措施,全力筹集资金、科学调度,保住基本支出。

3.多措并举强管理提质效。一是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流程,让财政基础信息管理更准确,部门预算更精细,国库集中支付更流畅,提升财政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重大财政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强化预算编制源头管控,加强绩效目标审核。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预算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管理环节。三是强化财政职能监管。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开展财政秩序专项整治,重点对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涉农资金等领域进行整治。强化财政票据管理,发挥源头控收职能。加强支付审核,规范单位支出行为。发挥财政评审、政府采购等职能作用,加强预算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和公务卡使用情况动态监控。开展“互联网+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4.综合施策控债务防风险。强化债务源头管控,杜绝新增隐债。积极研究中央“一揽子”化债方案,全力降债减息,优化期限结构,逐步缓释风险。积极推进部门化债责任制,按照“一债一策”化解方案落实进度。多方统筹资产、资源、资金,多措并举化解隐债,全力支持增强平台造血功能和融资能力,提升自身化债能力。积极争取一般债和专项债限额。加强债务监测预警,及时研判债务风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不出风险事件。

附件一:2023年度总决算

第二部分 2023年三公经费情况说明(附件二)

第三部分 2023年鼎城区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附件三)

第四部分 2023年度鼎城区债务情况说明(附件四)

第五部分 2023年鼎城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附件五)

第六部分 鼎城区2023年财政决算(草案)(附件六)附表:2023年决算报告附表.xls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